分享

中医治证不治病3.3

 钟家台 2022-02-18

生命空间的完整性,有日月之寒热,地域之燥湿,饮食之多少,人文之冷暖等;生命时间的完整性,有父精母血,有过去养育状况,曾经的文化修养等。在更加广泛的意义上,生命时间的完整性,包括了地球自生命诞生以来的数十亿年的时间(据澳大利亚生物学家的研究,在一个叫鲨鱼湾地方,有一种由细菌堆积形成的叠层石证明,生命最早的形式至今有36亿年。);空间的完整性,包括了深邃的宇宙,太阳系之外的天体等。《素问·天元纪大论》:“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揔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生命在这样的时空完整性中,经历了数十亿年的风风雨雨,“生生化化”,有了多姿多彩的生命形式。在阴阳的共同作用下,生命之核形成了与时空环境相因相应的协调平衡机制,正是有了这种因应协调性,经历了多次物种大灭绝,生命也没有从地球上消失。

因应协调性是活生生的人,顺应外部环境动态变化的生命机制,可分为感应性和反应性调节两个基本环节,因为感应而因应调节,因为调节而因应变化,感应变化做出适可而止的调节反应。感应性和反应性调节十分复杂,具有能动性、节律性、随机性、平和性等基本属性,不是孤立存在的,随时随地感受着外部环境的影响,调节内在的气化活动,使生命内外之气保持协调一致。

除了感应性之外,反应性调节既存在固有调节,如春夏秋冬、昼夜更替的生长收藏的气化调节,也存在随机调节,如反常气候、特殊文化氛围的气化调节;既有看不见的内调节,如五藏气血的阴阳制化调节,也有看得见的外调节,如饮食、穿衣、创造文字、发明技术等。因应协调性的生命活动,随外部环境变化而变化,和自然保持同步协调,感应性是前提,有了感应,才有相因相应的反应性调节。反应性调节视感应性而动而止,感应适度,反应性调节无过无不及则健康。

人是地球生命经过了漫长进化后形成的物种,有喜怒哀乐,过春夏秋冬,昼夜有寐寤,饮食有饥饱。显微镜不知道喜怒哀乐,CT不知道春夏秋冬,B超不明白饥饱寐寤。中医是活人的医学,是多维联系的生命理论,把春夏秋冬、喜怒哀乐、寐寤饥饱等等,都作为理论构建的客观基础,形成了以“应”为纽带的生命医学理论。证候病机就是生命之应发生异常,对外不能顺应,对内不能协调,丧失了生命之和的疾病本质。要把握这样的本质,没有把人当成自然完整性的活生生的人的文化态度不行,没有天、地、人相因相应的理论指导不行。

因应协调性是生命的根本,是健康长寿的决定性因素,治疗疾病,本质上就是恢复因应协调性,因此,“随证治之”不能把实验室等感知的症状作为治疗目标,必须以多维联系的阴阳气血和五藏表里等失和的寒热虚实等病机为治疗目标,促使因应协调性维持生命之气的中和平正机制的康复。求未来不计眼前得失,强根本莫较一时好坏,临床医疗太强调看得见的直观性,很容易忽视因应协调性这个生命根本。

因应协调性是健康长寿的保证,也是带病延年的基础,无论什么样的治疗,都不能损伤因应协调性这个根本,根本伤了,治“病”就失去意义。有位退休的干部,胆囊结石多年,没多大的痛苦,听说微创手术损伤小,就作了胆囊切除术,术后心动过速,自测心率每分钟90次以上,短短两个月体重下降20斤。手术前,生活质量很好,手术后,生活质量下降了,身体差了。胆囊是活生生的人体内的胆囊,和肝、脾、心等其它肉体组织存在相因相应的生命联系,胆囊没有了,多维联系的完整性破坏了,反应性调节有了缺失,因应协调性就会发生问题。胆结石是“病”,是仪器看得见的“病”,它在活生生的人究竟产生了什么样的危害,就要看气化活动的影响情况了。美国等国家治疗胆囊结石,除非频发胆绞痛、胆管堵塞等危及生命,不主张手术切除。

在活生生的人,局部是整体内的局部,要服从整体的因应协调性。外界环境,不同层面、不同维度的时空因素,无不和生命相联系;内在形态,不同脏器、不同细胞的生命联系,无不相因相应。生命是完整的生命,自然是完整的自然,社会是完整的社会(人是社会性动物,孤立个体无法延续生命,也无法生存。人有理性识神,人的社会以文化为基本的维系,人的社会性其实就是文化性的体现。),在实验室的逻辑中,炎症就是炎症,春夏秋冬没有关系;高脂血症就是高脂血症,社会环境没有关系,胆结石就是胆结石,可以一取了之,一切了之。

中医的基本观念、逻辑规则、概念意义等,都体现出生命与自然气候、社会环境的整体关联性。中医认识自然,目的在养成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中医关注文化情感,目的在修养恬憺虚无的生命德行。阴阳神气观是中医理论的统帅和灵魂,包含了天地、日月、宇宙及其运行的气交气变,包含了性格情志的文化感应,包含了五藏阴阳制化等因应调节的生命客观,是自然完整性的观念存在,不是实体解剖的肉体存在。

从中医逻辑讲,辨证论治要求“无失气宜”,以临床病人及其相关因素为客观;从中医概念上看,内涵了自然完整性的生命印迹,是生命感应性和反应性的抽象。如寒的概念,从病机上讲,是寒性病机的理性概括;从生命之应讲,是对自然气候的冷的感应,也是患病之后的反应-寒冷的自我感觉。寒的病机、寒的感应、寒的反应,内涵了日月运行的气交、气化意义,体现出相因相应的生命价值,这在解剖台上看不见,显微镜下也看不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