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片的拍摄能够有效的将患者的口腔情况展现出来,让医生更清楚的观察到患者口腔内的信息。为医生的诊断分析及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所以牙片的效果是非常重要的。但想要拍好牙片,还需注意以下事项。
和患者沟通拍摄流程,以取得患者良好配合穿好防护服等待拍摄。
患者就座时最好应取垂直的矢状平面位置(如图a)
被照牙颌面或切缘与地面平行
上颌骨的射线照片:鼻-耳平面必须保持水平(如图b)
下颌骨的射线照片:咬合面平面必须保持水平(如图c)

拍摄时,患者头部的就位固定非常重要。患者要暂时屏气呼吸,下巴要稳,不抖动,最好两侧的外耳道,耳朵头枕处也能稳定,固定,不移位。这样才会确保拍摄时候的稳定。
注意:要根据患者的身高调整椅子的高度,使患者的口角与医生的腋部相平齐,方便医生的操作。
将影像传感器置于患者口内,采用传统根尖片的分角线技术摄影。
患者体位、水平角度和X线中心线与传统根尖片摄影方法相同。但选择垂直角度时,因传感器质硬,不能弯曲,不易贴近牙齿和颌骨的腭(舌)故选择校正的垂直角度摄影。
本研究数字牙片与传统牙片投照角度比较见表一。(+:足侧倾斜,-:头侧倾斜)
牙位
| 倾斜方向
| X线管倾斜角
|
上颌切牙位 | 向下倾斜 | 42° |
上颌单尖牙位 | 向下倾斜 | 45° |
上颌双尖牙及第一磨牙位 | 向下倾斜 | 30° |
上颌第二、第三磨牙位 | 向下倾斜 | 28° |
下颌切牙位 | 向上倾斜 | -15° |
下颌单尖牙位 | 向上倾斜 | -18~20° |
下颌双尖牙及第一磨牙位 | 向上倾斜 | -10° |
下颌第二、第三磨牙位 | 向上倾斜 | -5° |
详细步骤如下:
牙位
|
上牙 | 拍摄角度 |
1、2 | 42° |

| 
|
先将直臂转到大概左5°/右5°位置,然后再转动弯管,使得球管头可以与牙齿更接近。 |
牙位
| 拍摄角度
|
3
| 45° |

| 
|
先将直臂转到大概左10°/右10°位置,然后再转动弯管,使得球管头可以与牙齿更接近。 |
牙位 | 拍摄角度 |
4、5、6/7、8 | 30°/ 20° |

| 
|
先将直臂转到大概左50°/右50°位置,然后再转动弯管,使得球管头可以与牙齿更接近。先将直臂转到大概左70°/右70°位置,然后再转动弯管,使得球管头可以与牙齿更接近。 |
下牙 |
牙位 | 拍摄角度 |
1、2 | -15° |

| 
|
先将直臂转到大概左5°/右5°位置,然后再转动弯管,使得球管头可以与牙齿更接近。 |
牙位 | 拍摄角度 |
3 | -18°~20° |

| 
|
先将直臂转到大概左10°/右10°位置,然后再转动弯管,使得球管头可以与牙齿更接近。 |
牙位 | 拍摄角度 |
4、5、6/7、8 | -10°/-5° |

| 
|
先将直臂转到大概左50°/右50°位置,然后再转动弯管,使得球管头可以与牙齿更接近。/先将直臂转到大概左70°/右70°位置,然后再转动弯管,使得球管头可以与牙齿更接近。 |
此展示图片仅供角度拍摄参考,实际拍摄需穿好防护服。
注意:拍上牙时可将直臂往下拉至离水平150°位置左右,下牙为190°左右,此角度仅供参考,以实际所需为准。
| 上下牙 | 牙位 | 迪珥扫描仪 | 蓝野传感器 |
成人
| 上牙 | 1、2、3 | 0.4 | 0.18 |
4、5 | 0.5 | 0.2 |
6、7、8 | 0.6 | 0.24 |
下牙
| 1、2、3 | 0.3 | 0.16 |
4、5 | 0.4 | 0.18 |
6、7、8 | 0.5 | 0.2 |
儿童
| 上牙 | 1、2、3 | 0.3 | 0.12 |
4、5 | 0.4 | 0.16 |
6、7、8 | 0.5 | 0.18 |
下牙 | 1、2、3 | 0.2 | 0.1 |
4、5 | 0.3 | 0.12 |
6、7、8 | 0.4 | 0.16 |
以上数据仅供蓝野高频x光机拍摄参考使用,实际拍摄根据患者情况适当调整。 |
(1)数字化牙片图像各种结构清晰显示为最佳曝光
(2)被检查牙齿位于图像中心
(3)正确的垂直角度即牙齿长度与实际长度相近似
(4)正确的水平角度即牙齿的邻面不重叠
(5)正确的X线中心位置即X线中心线通过被检查牙根中部并与其他结构无重叠。
宁波蓝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宁波江北投资创业园C区通惠路456号
销售电话:0574-27709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