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1【藏滇行】03

 悠然静闲 2022-02-18
      离开隆子县城,沿着新G219国道继续东行,半途两次岔入向南的边境专用公路,抵达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上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两个中国最小的乡,玉麦乡与扎日乡。与西面通往喜马拉雅山南麓中尼边境上的三条沟不同(陈塘沟、樟木沟和吉隆沟),人迹罕至的玉麦沟与扎日沟均没有边境口岸,只有边防哨卡。玉麦乡,中国最小的乡,完全密闭的环境,发生过极为感人的故事,父女三人坚守32年保卫了国家近2000平方公里喜马拉雅山南麓的领土,而“感动中国”。而后返回G219国道,继续东行100多公里,再次岔入专用道,来到秘境扎日沟,当晚入住在这个国境线上的小镇。原生态的林区,空气湿润,风景优美,曾是苯教、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印度教、耆那教四大教派公认的朝圣之地,主要看点有扎日河谷的原始风光、扎日神山与翡翠般的错嘎湖。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清晨离开隆子县,前往玉麦乡,没走出多远,天气就变得不大好了,汽车在雨雾中穿行,飞奔在喜马拉雅山北麓山巅的新G219国道上。从隆子县城至玉麦乡大约200公里,蜿蜒的雄曲峡谷风光一路伴随,在距离玉麦乡将近40公里处(海拔4400米),汽车离开G219,走上边境专用公路,翻越海拔5003米的恰拉山,来到这一带最大的村落、与玉麦乡分别坐落在日拉山两侧的曲松村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进入曲松村之前有一个边防检查站,需要查验边防证。在这里刚巧碰到一位来自北京的边警,于是我们三位北京人欣然与他合影留念。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这一带除了藏族人外,还生存着中国另一个少数民族—门巴族人,他们也使用藏文,但各部落方言差别较大,多住在喜马拉雅山南麓山下的沟谷之地。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离开曲松村后,汽车沿着前往玉麦乡的国家专用公路(曲玉路)在山间盘旋。曲松与玉麦之间矗立着海拔5000米的日拉山,前往玉麦乡必须要翻越这座高山,远远的就可以看到山顶上的雷达站。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通往玉麦乡的这条专用公路的路况很好,路宽6、7米双向两车道的公路完全是在山梁上盘旋,百折千回,蜿蜒曲折。过去玉麦交通十分不便,仅有一条小路与外界相通,车在这样的路上行驶不如说车是在悬崖上跳舞。玉麦人很少走出大山,但每年11月到次年6月大雪封山,玉麦乡都会与世隔绝,因此在大雪封山前,玉麦人必须要去县城囤上一年的青稞和土豆,为此他们需要穿越沼泽遍布的原始森林,翻越过三座海拔5000米左右的山口,绕道近200公里到隆子县城,一趟艰险之路走下来,脚快的也得需要7、8天。如今G219和专用边境公路使得这里的交通状况得到极大的改善。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沿途时而可见藏岩羊,它们曾经是这片大山的主人,如今公路修通后它们深受侵扰,使得它们只得在公路两旁跳跃觅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很快透过迷雾和路旁茂密的植被看到山下的玉麦乡(海拔3560米)。这里属于印度洋季风气候,充沛的雨水使得玉麦有着西藏其他地方罕见的草木丰茂。因为地理环境、交通状况等因素,祖国边陲的这座小镇是一片罕有外人涉足的净土,对于旅游者来说,这里就是“旅游小天堂”,但这里已经不是那个仅有一座藏包三个人的玉麦乡了。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说起玉麦乡大家应当有所知晓,这个中国最小的乡发生过感动全中国的故事。藏族老人桑杰曲巴(1960年被任命为玉麦乡第一任乡长)和他的两个女儿央宗、卓嘎姐妹,两代人32年坚持放牧生活在这里,为祖国守护了喜马拉雅山南坡下近2000平方公里的国土,因此央宗、卓嘎两人被评为201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记得2010年初次来西藏,当地的朋友对我们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为普查全区水资源,上世纪90年代自治区水利厅的工作人员千辛万苦来到山南地区中印边境上,冒险翻过日拉山(垭口5003米),发现南坡下盆地中住着一户人家,入户后询问这些面色黝黑的人是否是中国人,他们回答的非常干脆“当然是中国人”。返回拉萨后向自治区汇报,区里立即派人前往慰问和安排。朋友告诉我们由于那里地处南坡,风水极佳,景致之美在西藏绝对罕见。当时我非常羡慕,但认为自己此生大概不会到达那里,没想到十年后我居然就来到了这里,看到了这个祖国边陲的美丽山村和周边美景,祖国的变化真的是日新月异,另人兴奋。“家是玉麦,国是中国”是玉麦人的情怀,也永远是每个中华儿女的心声。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曾经的玉麦乡虽然地处偏远,山高谷深,但规模最大的时候也曾有20多户人家,300多人的人口。直到1962年这里安逸的生活被印军的频频挑衅而打破,面对着严峻的生存环境和印军不时的侵扰,大量玉麦乡民搬迁到了外面,最后在这片近2000公里的辖区内只剩下了乡长桑杰曲巴一家人。桑杰曲巴一家人(母亲和小女儿先后去世)坚持抵边放牧,将国旗飘扬在玉麦乡的土地上。每天天不亮,他们就开始在外放牧,巡走领地,这个看似无关紧要的放牧行为,却是对国土最好的保护。桑杰曲巴的一句话很感人“我们要是再走了,这里就没有中国人了。我实在是舍不得玉麦,这是我们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地方啊!” 中印边境,桑杰老人一家人就是这样用弱小的身躯宣示着国家的主权。如今老人已经去世,女儿接替了他的乡长职务,在他们过去住过的地盖起了一个新居,门口标有“桑杰曲巴旧居”的标识。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如今的玉麦乡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除了乡政府及相关机构、驻军外,陆续迁来12户人家,共有人口近50,幼儿园、小学、卫生院应有尽有。通往外界的道路修通了,供电、电话、广播电视、移动网络也通了,2009年8月总投资249.82万元的玉麦乡电站正式通电,2012年10月玉麦乡综合文化站工程建成验收。2017年,玉麦乡历史上第一个大学生索朗顿珠从西藏大学本科毕业;2017年玉麦乡通往外界的国家专用公路全线贯通。。。。。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玉麦边防哨卡在玉麦还有一些人很值得敬佩,这就是驻守在这里的边防战士。从玉麦村继续向南十几公里就可来到中国边境哨卡,再往前就是中国藏南三隅之一的门隅地区(珞隅、察隅),是门巴族人主要聚居地目前大部分被印军占领。隆子县的总面积一共是10566平方公里,其中被印度占领面积大约2410平方公里,占隆子县总面积的22%,而且都是海拔低的好地方。哨兵虽然不让我们靠近哨卡,但对于我们的到来还是很欢迎的,因为这里实在太寂寞了,这些子弟兵真不容易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扎日沟位于隆子县东南部扎日曲的中段(南段在印度管控区内),距离玉麦沟的直线距离只有几十公里,沟里有一个近千人的小镇(扎日乡)。沟里到处是茂密的原始森林、清澈的溪水、绚丽的花丛以及各种野生动物,且都保留了原始的状态。河谷风光、扎日神山与错嘎湖是这里的名片。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扎日乡政府所在小镇被当地人称为马其墩(网民谐称马其顿) ,海拨2500米左右,中间有条清澈见底的洛河穿镇而过。这里海拔相对较低且平缓,故成为1962年中印边界上印军首先侵入的地方。实际上这里距离老国境线,即我国出版的地图上标注的中印边界的国境线还有数十公里,没有公路前往那里,据说老国境线边上还立有清朝的界碑。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由于地势相对平缓,小镇外面处处是原生态的河谷风光。牦牛在茂盛的草滩上慢慢游荡,微风之下山巅云团飞舞,绰约多姿,袅袅婷婷,美不胜收。据说最漂亮的时间是在6、7月份,鲜花遍地,可惜我们来得有些晚,而且当日天气不大好,雾雨蒙蒙。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由于近来边界上印度人时有侵扰,不太安宁,所以我们不能走得更向前,只得在小镇附近转转。虽然天气不好,但我们的相机还是没有闲着,大家与草滩上游荡的牦牛好好地热闹了一番。努力将牦牛赶到适合自己拍摄的地方或角度,将成群的牦牛驱散、奔跑,最后惹得牦牛愤怒了,将头上犄角对准我们。。。。。。确实有些对不起这些清休的牦牛们。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位于边境线上的扎日神山与错嘎湖曾被中国、印度、不丹的佛教信徒视为圣地,在藏族人心目中与冈仁波齐、梅里雪山齐名,曾经有很多的信徒前来转山拜湖。但自1962年后因为非法的"麦克马洪线"的存在和印军的挑衅,使得转山无法进行,据说最后一次藏人转山是在1966年。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错嘎湖在转山中必然会经过,且在中印边境控制线我方一侧,湛蓝如翠。但游湖之路很是危险,虽然近年仍有一些胆大的游客(都是些很有经验的驴友)冒然前往,但确有人在山体塌方和迷路中遇难了。转山就更危险了,2004年两名北京驴友冒险转山,越过了麦克马洪线,被印度军队枪击身亡。错嘎湖和扎日神山这两个地方都不能去,除了观景河谷风光外,就只能在小镇里转转。扎日乡不大,干净整洁,洛河从中间奔腾穿过,街边有不少餐馆、酒店、超市,但街上行人极少。这个小镇上有驻军指挥部,小镇规模比玉麦乡大多了,所以我们当晚选择在这里落脚。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2021【藏滇行】03-感动中国的玉麦乡与扎日沟
      
待续:2021【藏滇9行】04-沿新G219至米林绕抵波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