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冰教授谈谈【210】唇裂修复中口轮匝肌的收缩力与张力的应用

 石冰团队 2022-02-18

鉴于口轮匝肌在维护上唇形态中重要地位,无论怎样思考和探究它的功能都不为过。

口轮匝肌是一个肌性组织,具有所有肌肉主动收缩的功能。在临床治疗过程,医者很期望利用肌肉的这一特点,修复一些解剖部位肌肉的缺失,特别是具有环形结构的解剖部位,医学上称之为“匝肌”,意思就是该处的肌肉收缩与松弛起到了像开关一样的效果。例如胃的上下端的贲门与幽门,软腭与咽上缩肌形成腭咽闭合口,以及肛门等部位,均是利用了环形肌肉的收缩与松弛达到对某种结构的开闭效果。当这些部位由于先天畸形或因肿瘤不得不切除后,试图恢复这种关闭功能时,普遍及做法是利用其他部位肌肉替代括约肌的功能,但至今效果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家只注意到了肌肉所具有的收缩效果,而忽略了肌肉所处的解剖条件,就是肌肉的起止点是决定肌肉能否正常发挥收缩功能的重要条件。换句话说,如果改变了肌肉的起止点,那么这一肌肉的收缩功能在多数情况下也就不存在了。那么,为什么我们在唇裂修复中对口轮匝肌起止点做了较大幅度的改变,而肌肉仍然具有收缩力呢?其实,唇裂修复术后肌肉表现出的收缩力,已经不是肌肉主动发挥的收缩功能了,而是肌肉被缝合与移位后被动形成的张力,通过张力改变了上唇的表面形态。肌肉被动形成的张力与主动发生的收缩力的区别在于,前者一旦形成则表面标志相对稳定,而后者则会因肌肉收缩导致上唇表面形态发生较多变化。

现在回过头来想一下,我们既往修复后的唇裂患儿上唇形态,是不是相比其他患儿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相对小的表情变化。我的上述分析及之前的一些探究均是想搞清楚口轮匝肌在唇裂修复中的变化与作用,从而使医者更好的利用口轮匝肌在唇裂修复中的特点,使手术修复效果更上一层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