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史笔谈165:万余宋军三川口阵亡、“跳梁小丑”李元昊大胜归

 金色年华554 2022-02-18

本号(纪岩松)打算以连载的形式,从大宋的人和事入手,以史料为基础,用通俗语言、清晰逻辑再现北宋100多年政权的跌宕起伏,姑且起名《宋史笔谈:北宋王朝盛世梦》。此篇为165篇。


西夏李元昊立国称帝,使得近四十年无战事的太平局面被打破,契丹可能又会趁火打劫,宋帝国的种种问题终于全面暴露,帝国统治摇摇欲坠。

安得文臣挽狂澜,安得猛将守四方?

揍他小子!

危急之际,朝廷取缔互市、削官去爵、悬赏备兵,再把吐蕃唃厮啰封为节度使、给钱给物请他夹击李元昊。

这些是必须要做的。另外,前方的郭劝、李渭不察敌情,贬职调离吧。

当然这些都只是做个样子,没什么实际作用,唃厮啰也不会真的来帮你,关键还得靠实力、靠战争解决问题。

朝廷迅速进入战时状态,陆续调兵遣将、征集钱粮、压缩其他项目开支、整军经武阅兵,群臣也热闹起来,开始各言边事。

尤其是接到西夏使者正式递交的“独立宣言”后,朝廷炸开了锅。

宋史笔谈165:万余宋军三川口阵亡、“跳梁小丑”李元昊大胜归

以首相张士逊为代表的大部分群臣都认为,李元昊不过是跳梁小丑,不足为惧,发兵即可诛灭。

唯独右正言、直集贤院吴育和大理评事张方平提出了不同意见

他们认为,西夏经过几十年的积累,早就今非昔比,李元昊更不是善茬;大家明明知道这些事实,可朝廷就是不加防备,以至于养虎为患,所以现在最好是名义上承认他,然后私修战备,积极备战。

这说的不无道理,采取和好的权宜之计,实际准备战争实务汉朝、唐朝开国之初不也是这样委曲求全,而后太平盛世国力大增才一鼓作气开疆拓土吗?既然大宋两朝皇帝讲究仁义道德、都没有备战,也就只能承认现实,况且现在备战犹未晚也!

宋史笔谈165:万余宋军三川口阵亡、“跳梁小丑”李元昊大胜归

但这话在一边倒的舆论中尤为刺耳。堂堂大宋帝国居然要受边鄙之地欺负?所以,这话除了被张士逊耻笑外,没什么实际效应。

主导舆论就是要打!揍他小子!

猛将在何方?

说打战容易,派遣将领难!

已经近四十年无战事,哪还有久经阵战的武臣宿将?朝廷多是纸上谈兵的书生

盘点来盘点去,有一个,枢密使王德用。

这位十几岁就参加过西夏作战的王德用,常年带兵,他一听说李元昊独立,就要求率兵前往。可惜他都60岁了,而且很快他就被罢职。

罢职的理由说来好笑:开封府推官苏绅和御史中丞孔道辅都说他状貌雄毅,面黑而脖子以下全部白皙,貌似赵匡胤而且很得军心,不宜久掌军权。

王德用一看遭皇帝猜忌了,马上把住宅都献了出来。但罢往外地后,河东都转运使王沿又说他曾经在西夏边境的府州买马。这一来,王德用又被再贬了一次。

宋史笔谈165:万余宋军三川口阵亡、“跳梁小丑”李元昊大胜归

自赵光义以来,朝廷是越来越怕掌兵大将了。

既然久不修战备,又要防备大将,没办法,只能瞎选择,摸到谁是谁。派往西北边疆的人变来变去,即使同一个人的职务也换来换去,最终主要选择了夏竦、范雍、刘平三个人

夏竦、范雍都是做过宰执的。夏竦先是知永兴军,半年后改为知泾州兼泾原秦凤路缘边经略安抚使、泾原路都部署;范雍为知延州兼鄜延环庆路缘边经略安抚使、鄜延路都部署。

刘平,原本是文人,后转为军职。他先是任环庆路副部署,后来改为鄜延路环庆路副部署,半年后再兼鄜延环庆路安抚副使、兼管勾泾原兵马事。

这么复杂的职务也不用去记他,我们只需知道,西北边境主要有夏竦、范雍两路大军区主帅和刘平这个副主帅即可。

小胜便猖狂

夏竦到任后,发现这战比想象中难打。

今时不同往日,李元昊比李继迁那时有钱、有地、还有兵;而自己这边,部队长期不打战,地势、情况不熟,想分兵深入歼灭李元昊太难了!一不注意就会被偷袭。

张士逊他们想得太简单了!

所以,夏竦提出十条对策,一方面现有部队要练兵,要挑选精壮,要去除冗兵、冗官,要合并小寨;另一方面,要利用羌族、唃厮啰父子的力量,并招募当地土人为兵,增加弓箭手、壮丁和猎户,来完善守备。

宋史笔谈165:万余宋军三川口阵亡、“跳梁小丑”李元昊大胜归

夏竦

朝廷自然不会听取,人家还会认为你夏竦不是真怂吧?

知河中府、龙图阁直学士杨偕(曾参与范仲淹集体进谏的一员)还专门上书驳斥他。

很快,宋军取得了一个大胜战,更加坚定了大家的这个想法。

1039年底,李元昊主动出击了,他选择的地方是延州

两国边境,在陕西从东往西,有鄜延路、环庆路、泾原路、秦凤路相毗邻。李元昊发现,环庆路边寨很密集,三五十公里就有士兵把守;泾原路(包括镇戎军、渭州)、秦凤路临近吐蕃,而且城池坚固、屯兵众多,还有弓箭手、骑兵;薄弱点唯有鄜延路!这里地势平坦、城寨稀疏、士兵寡弱,有的地方一两百公里都没有城寨

宋史笔谈165:万余宋军三川口阵亡、“跳梁小丑”李元昊大胜归

就这里了!李元昊先是试探性地攻击延州周边城寨。他派出的兵也不是自己的精兵,这种炮灰的工作得让其他人干。

先前,他招降了边境的一些熟户(归顺了宋朝的少数民族),现在由五个头领带着,前往边境将边防设施全部破坏,然后五路兵一起向保安军前进。

非常不凑巧的是,鄜延钤辖卢守勤此时正巡检到此地。卢守勤本身有病又胆小,被吓坏了,但关键他有个好下属,跟随他过来的巡检指挥使叫狄青。

狄青,时年31岁,行伍出身,作战勇猛,脸上一直保留着入伍时的刺字。他有个习惯,一到战场上必定披头散发、戴着铜面具,敌人一见都以为凶神恶煞来了,早就吓个半死。

这次也一样,狄青威风凛凛冲出去,奋力拼杀一番。

宋史笔谈165:万余宋军三川口阵亡、“跳梁小丑”李元昊大胜归

李元昊自知难敌,便撤了。但逃离之际,他又玩了一手,叫那些熟户故意将破损不堪的攻城之具丢在城下,能迷惑一下宋军也是好的。

接下来,他又率领三万骑兵围攻承平寨(今延安西北)

城中守将许怀德带着千余人突围,没想到,敌人三两下就被冲散了。过了一会,敌人再次列阵,还派了一人出来叫阵。许怀德见这人嘴里太不干净,就一箭射过去,敌人应声倒地。

这边占不到便宜,那边李元昊又接到消息,说环庆钤辖高继隆、同知庆州张崇俊等人居然绕到背后,攻到境内的桥堡等城寨去了!归路可不能被他们断掉,李元昊赶紧撤军返回。

宋史笔谈165:万余宋军三川口阵亡、“跳梁小丑”李元昊大胜归

撤之前,李元昊留下狠话,延州,我还会回来的!

李元昊为期6天浅尝辄止的行动,让朝廷极为振奋。

刘平更加振奋,他上攻守之策说,我们这有精兵二十万,比李元昊多三倍有余,趁机攻入,不出一个月,就可将边境的州全给占了!然后再联合吐蕃以大军进讨,李元昊这鼠辈穷寇何足道哉!

大家跟刘平一个想法,这李元昊,就是跳梁小丑嘛,要实力没实力,要武器没武器,有什么值得怕的!

部队立功了,该赏的赏,该升官的升官!狄青此次功劳最大,越级提拔!

狡诈如狐兔

高兴完之后,主帅范雍突然想起,李元昊不是说还要回来吗?不行,得赶紧搬救兵!

他马上上书,要求朝廷增兵。

这下朝廷不愿意了。打了胜战还害怕?做人,不能这样!

范雍很郁闷。但很快,他又高兴了。因为,李元昊遵守诺言要回来了,但不是来攻击,而是害怕了,要投降求和了!

宋史笔谈165:万余宋军三川口阵亡、“跳梁小丑”李元昊大胜归

由不得范雍不信。因为李元昊是折腾了好久才来投降的。

他开始是准备诱降老熟人、仍然镇守金明寨的李士彬的。

他先给李士彬写了封信,约定一起谋反,然后同锦袍、金带一起投到金明寨的边境上。

这反间计够阴损。李士彬要不只能投降,要不就被宋军杀掉。

果然,宋军拾得书信物品后,个个疑神疑鬼。

所幸,李士彬的上级相信他。因为,他没有要反的理由,世代镇守边疆,与西夏是世仇,况且哪有将密约谋反的东西四处乱丢的?

一计不成,李元昊再生一计。他想,李士彬即使仍得信任,估计处境也不妙。所以,这次他悄悄地派使者去诱降。

没想到,还是失算了,李士彬直接将使者给杀了

够狠!金明寨是通往延州的门户,所以必须拿下。李元昊决定用更加阴损的招。这次,他不诱降了,他派出部落去投降。

宋史笔谈165:万余宋军三川口阵亡、“跳梁小丑”李元昊大胜归

李士彬自己也是熟户出身,他信了!他向范雍请示,要不将这些部落迁到南方去改造一下?

范雍说,不用!不战而屈人之兵难道不好吗?就编入你麾下!

结果来投降的络绎不绝。金明寨是安置不了这么多人了,范雍再把他们遣散到各个城寨。

就这不算完,李元昊又故意派将士进入金明寨境内去骚扰,一见到李士彬,个个丢盔弃甲、不战而退,边走边嚷嚷说,我们早就听闻你“铁壁相公”的威名了,无不心惊胆战!

李士彬听了,不禁有种英雄四顾豪气顿生的感觉。

延州之战

接下来,好戏正式开场了。李元昊派遣使者求见范雍,说要求和。

范雍一听很高兴,一高兴就放松了防备。

李元昊则对部下们说,我想求和,可是宋朝非得要战,你们说,该当如何?

那还用说,要战就战!

1040年正月里,整个帝国都还沉浸在过年的气氛里。李元昊率领十余万义愤填膺的虎狼之师出发了。

宋史笔谈165:万余宋军三川口阵亡、“跳梁小丑”李元昊大胜归

他来得很快,从北面保安军的土门路直驱而下

范雍接到消息大惊失色,他赶紧令仍在庆州的副主帅刘平率兵到保安军,与鄜延副都部署石元孙(军分区副司令)一起合兵前往土门。

李元昊却置保安军于不顾,他扬言,我要直取金明寨!

李士彬严阵以待,结果等到半夜都没敌人过来。他松了口气,睡了个放心觉。

第二天一大早,李元昊重兵来攻。

李士彬睡梦中惊醒,慌忙叫左右牵马,没想到,这些下属因不满李士彬的严苛管教,早就被那些假投降的熟户给收买了!所以,他们牵来弱马,然后把李士彬父子给抓了,直接献给李元昊。

金明寨就此陷没。

宋史笔谈165:万余宋军三川口阵亡、“跳梁小丑”李元昊大胜归

接到李士彬的报信,范雍开始还不信。他派人前往侦察,却没一个能回来的。到底什么情况?

直到李元昊攻下金明寨,领兵直奔延州方向而来,范雍才知道麻烦真正来了。延州城小,鄜延副都部署石元孙又领兵在外,守城的才区区数百人。

见此状况,城内的卢守勤哭了。他边哭边向范雍建议,咱们派都监李康伯去向李元昊求和吧

李康伯说,打死我也不去!

怎么办?

范雍再次向刘平及石元孙下令、向屯兵附近的鄜延都监黄德和及郭遵下令,你们赶紧回师救延州!

刘平本来赶了四天的路到了保安军,与石元孙会和后再前往土门。没走多久,听说李元昊已经去金明寨了,又接到了范雍的回师要求。两人赶紧率军往回赶。正月二十日,两军才又回到保安军。

宋史笔谈165:万余宋军三川口阵亡、“跳梁小丑”李元昊大胜归

刘平对疲惫不堪的将士们说,义士救人之急,赴汤蹈火犹如平地,更何况我们是为国立功!

他下令,昼夜兼程全速前进!

二十二日,部队到达万安镇。刘平、石元孙令步兵押后,两人率骑兵先行,抵达三川口(延川、宜川、洛川三河汇合之处)西十里处休息。此地离延州只有十五里了。

宋史笔谈165:万余宋军三川口阵亡、“跳梁小丑”李元昊大胜归

二十三日早上,刘平发现步兵还没跟上,他不禁犹豫,难道出问题了?他怕中计,马上和石元孙又往回走,走了二十里地,终于发现了步兵。此时黄德和、郭遵的部队也赶到了。

大军一会和,步骑兵总共万余人。冒着数寸大雪继续前进,来到大柳树,快到昨晚休息的地方了,离延州也只有二十里路了。

夕阳就要西下。这时来了探子,他说,范太尉(范雍)已经在东门候着了,怕晚上混进奸细,所以请大家将人马分成小队,守军好一一辨认。

刘平、石元孙信了。他们整理队伍,分成小队,前面小队走一段再放下一队。弄了两个小时,差不多放了五十小队。

两人忙完就去找探子,结果探子不见了!情况有变,他们赶紧令部队合兵,然后来到了三川口。

延州近在眼前了,只有五里地了。

但他们却回不去了。一瞬间,四面八方战鼓齐鸣,李元昊大军将他们拦住了。李元昊在延州这几天围而不攻,等的就是这么一天。

宋史笔谈165:万余宋军三川口阵亡、“跳梁小丑”李元昊大胜归

两军都以偃月阵对阵于小河两岸。大战一触即发。李元昊先派小部渡河,冲击宋军。郭遵率兵杀退了进攻。

不错,挺猛的,可以玩一玩。李元昊再派小部手持盾牌叫战,其中还有一员骁将扬言,他要与郭遵单打独斗。

郭遵挥舞着几十斤重的铁杵,凶猛无比,直接将他击得脑浆进裂。

两边大呼小叫一拥而上,马上血肉横飞、战况激烈。这伙盾牌军被打退了,激战中刘平左耳、右腿都中了箭。

此时天色已黑,但宋军将士士气很旺。连胜了两场,战士们纷纷将斩获的首级、战马拿出来,这可是论功行赏的依据。

刘平说,战事正急,大家先自己记着,以后肯定有赏!

宋史笔谈165:万余宋军三川口阵亡、“跳梁小丑”李元昊大胜归

话未说完,李元昊又开始冲击了。他摸清了宋军底细了,没多少兵力,主帅也受伤,可以总攻了。

这猛一冲击,宋军难以抵挡,后退了二十余步。此时,负责殿后的黄德和一见前军稍微有点后退,马上率领自己的人撤了。其余部队跟着立马溃散。

刘平还派儿子刘宜孙去追黄德和。刘宜孙抓住黄德和的马辔说,回去吧,合力杀贼,怎能先撤?

黄德和逃命要紧,懒得管他,策马狂奔。

本来就寡不敌众,现在又溃不成军,哪够李元昊冲杀的?

郭遵手持大槊,左冲右突,但他再勇猛,也架不住敌人一轮轮的拼杀。最终,万箭齐射之下,郭遵人马俱亡!

宋史笔谈165:万余宋军三川口阵亡、“跳梁小丑”李元昊大胜归

刘平勉强组织了千余人,力战退入山中。他急忙设立了七个简易的堡垒用以御敌自保。

一里开外,李元昊也不着急,他想要刘平投降。

他先派人过来打听主将的位置,结果,刘平让士兵们别理他;过一会,他再派人装作延州的使者,结果,刘平又杀了使者。

到了凌晨,李元昊再令将士们大喊,几个残兵败将,此时不降,更待何时?

刘平这边回应,狗贼,该投降的是你!明天救兵一到,你们能逃得了吗?

等到二十四日黎明,李元昊最后一次发话,投不投降?不然,全都没命了!

这次,刘平沉默以对。他们知道,得留着力气决战了。

没什么悬念,宋军已无还手之力,刘平、石元孙兵败被擒。

宋史笔谈165:万余宋军三川口阵亡、“跳梁小丑”李元昊大胜归

此时,刘平先前所上的攻守之策仍未到京。被围城七天的延州城危在旦夕。

李元昊本要一鼓作气将延州拿下,不过当夜天降大雪寒风凛冽,河东的宋军又攻入了夏境内,这座空城不要也罢,还是凯旋而归吧。

此战,史称延州之战或三川口之战,宋军阵亡万余人,李元昊控制了横山(陕甘交界的桥山北麓)以南至延州一带。


多谢欣赏。读完此篇,如仍感兴趣,敬请关注本号(纪岩松),后续连载更精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