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加快长三角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探索与建议

 wujinlan吴金兰 2022-02-18

  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浙江、江苏、安徽三省一市全域,行政区划面积35.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35亿人,人均GDP达到10.41万元,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它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战略交汇点,是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尤其当前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体制受到冲击,世界经贸格局出现深刻调整,长三角作为我国主要的产业集聚区之一,是国家探索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和率先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前沿阵地。其中,加快推进产业一体化发展,成为破题的关键。

一、长三角产业发展总体情况

  长三角滨江临海,航道条件基础好,可利用水资源充沛,土地开发难度低,产业发展、城镇建设受自然条件限制和约束相对小,给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优良的自然条件。经过多年积累,长三角城市群形成了产业门类齐全、综合配套力强的特点。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后,通过吸引和集聚大量外资外企,推动本土制造业积极加入全球产业链,构建形成了产业集群空间集聚、产业链空间分工合作的区域格局。

(一)产业综合竞争力相对较强

  从产业规模看,2020年,长三角地区实现二产产值9.66万亿,是京津冀的4倍;实现三产产值13.81万亿,是京津冀的2.4倍。从产业结构看,2020年,长三角二产产值占GDP比重为39.4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68个百分点,高出京津冀11.56个百分点(见图1);三产产值占比56.44%,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04个百分点。从产值效率看,2019年长三角地区拥有法人单位566.17万家,平均每家法人单位产值416.75万元,是京津冀的1.26倍,其中,平均每家二产法人单位产值643.85万元,是京津冀的1.22倍;平均每家三产法人单位产值328.56万元,是京津冀的1.15倍。总体上看,长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竞争力相对较强,具备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的良好基础。

图片

1 2020年长三角与京津冀各省市产业结构对比图(单位:%)

(二)制造行业集聚水平全国领先

  2019年,长三角三省一市共实现规上制造业企业营业收入21.5万亿,占全国的23.2%。从国民统计分类来看,有15个细分领域规上制造业企业营业收入达到5000亿元以上。根据产业链分类适当归成大类来看,长三角地区已形成7个规上制造业营业收入达到万亿级的优势产业集群,按照总体规模排序分别为电子信息,50689.89亿元;装备制造,35655.48亿元;金属冶炼,23137.65亿元;纺织服装,22203.57亿元;石化,21901.35亿元;汽车,14465.96亿元;非金属制品,10418.4亿元。其中,有3个集群在全国同行业占比中达到25%以上,分别为纺织服装,占比36.21%;装备制造,占比29.46%;电子信息,占比27.49%。4个集群占比在20%左右,分别为石化,占比19.08%;非金属制品,占比18.52%;金属冶炼,占比18.61%;汽车,占比17.99%。

  此外,食品加工(9309.91亿元)、橡胶塑料制品(7169.32亿元)、医药制造(5586.81亿元)等3个产业集群营收在5000~1万亿。其中,2个产业集群在全国占比20%以上,分别为橡胶塑料制品(27.93%)、医药制造23.39%(见表1)。

1 2019年长三角规上制造业营收高于5000亿元的产业

序号

行业

细分行业

营收(亿元)

电子信息

24220.45

21.65

23647.04

36.42

2822.4

37.04

50689.89

27.49

装备制造

14118.1

35.72

8290.62

27.45

3332.98

22.58

9913.78

27.14

35655.48

29.46

石化

17531.4

26.47

4369.95

8.99

21901.35

19.08

金属冶炼

13077.15

18.58

10060.5

18.64

23137.65

18.61

纺织服装

6109.33

66.58

9575.12

38.82

4772.6

30.56

1746.52

14.72

22203.57

36.21

汽车

14465.96

17.99

食品加工

5706.88

12.04

1881.68

9.64

1721.35

11.22

9309.91

11.32

非金制品

10418.4

18.52

橡胶塑料

7169.32

27.93

医药制造

5586.81

23.39

图片

二、长三角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实践探索总结

  近年来,长三角三省一市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依托各自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坚持政府、市场、企业多方联动,加快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围绕产业链和价值链统筹布局生产力,产业一体化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如,特斯拉国产Model3零部件本地化率从30%提高到100%;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建立互帮互济工作机制,协调产业链上下游的保供与复工复产,有力保障防疫物资的生产与供应。

(一)政府引导推动

  建立健全长三角产业链协同工作机制,强化资源统筹和协同联动,提升重点产业自给自足配套能力。一是协同开展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行动。长三角三省一市联合制定了长三角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行动方案,积极探索工作抓手和合作机制,加强供应链风险预计和应对协调服务,持续深入推进长三角产业强链补链工作,联合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二是分工开展产业链梳理研究。按照“一链一团队”原则,三省一市分别牵头机器人、新型电力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产业链,组建跨省市工作专班,开展现状梳理,摸排断链风险,提出相关建议。三是组建扩建长三角产业链联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分别牵头完成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四个长三角产业链联盟的组建扩建工作,召开了成立大会,并举行了揭牌仪式。

(二)合作平台探索

  积极探索共建产业园区、园区对口合作等方式,丰富合作的平台载体,探索市场利益共享机制,做深做实产业一体化发展基础。一是搭建跨区域园区合作平台。三省一市于2018年9月共同推动成立了长三角开发区协同发展联�%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