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娘家:父母不在了,但那里依然是最温暖我的地方

 城北十五里666 2022-02-19

文:侯桂珍(塘中水仙)

图:来自网络

大前天的上午九点,和儿子坐上出租车,经过十多华里后,我下出租车去长途汽车站,换乘长途大巴回娘家,儿子继续在出租车上,去往几十公里外的目的地上班。

母子就此暂时分别。

坐在长途大巴上,暂时将儿子放一边,内心有了一种五味杂陈的味道。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儿子慢慢长大,他终将有自己的生活;他爹也有他爹自己的生活。

而长途大巴的那一头,父母已经不在,我们兄妹四人中在他们离世之后,一年一次的团聚,还在继续着,从刚哥哥家到姐姐家,到我家,再到最小的弟弟家。

那个我生活了二十九年半才离开的老家,那个无数次从自己心中的远方,又一次次返回的老家,在今天的心里,已经是空落落的了。

这样想着,内心就有一丝烦恼和忧伤。

很快受心情的影响,我再次晕起了车,开始呕吐,清晨喝下的半碗多小米粥,于断断续续里,从我肠胃里打了一个逛,又慢慢都去了手中的塑料袋里,还有眼泪为它们送行。

我一次次不停地在心里问自己:究竟这样的回娘家值不值得呢?

坐在我前面的一对母女,是和我一块上的车。此刻她们还在交谈,只是明显的,那个漆黑而过肩长发、红脸、长得还不错的女孩,最多不超过二十二岁的样子,一缕头发扎了一个揪揪,盘在头顶,看起来像出家道士的发型。

她说话的声音很大,气势远远超过她的母亲:“放屁呀,你?我这是第一次。”

这一句话,让我就是一愣,结合她母亲之前的话,和接下来她的话,她母亲说:“我记得是第二次。”

那女孩重复说:“我就那一次。”

不知道是干什么,但无论如何,和妈妈说话,能用这样的口气吗?你可知道:她是世界上唯一最疼爱你的人吗?

她们的谈话,以母亲的退让而结束,以女孩的明显强势和不礼貌、不孝敬、没教养的话语而结束。

一时间,我为自己的儿子而欣慰了,因为儿子也有过叛逆期,可是我们彼此之间从没有过一次这样粗暴的对话。

我不知道,谁家儿子敢娶这样的孩子做媳妇?

也或许:最大的伤害都给了自己最亲近的人了,又会一物降一物?

哦,所有的烦恼,也许都在不思考里,才会变得无声无息。

眼下,我就只是想眯起眼睛休息一会儿,却又不能够。

老家的人,大大小小十多口子,却只是在等我一个人了。一会儿当我的微信留言没有回复,就再给我打电话;电话打完了,不久,我看见又有微信留言,赶紧打开流量回复,就又打了个视频电话来。

终于到了离家最近的城市,离故乡的镇子还有三十公里,等待换乘短途大巴。弟弟在电话里显得非常焦急,他不停地询问是否晕车了?到了哪里?换哪辆车?要不要开车接我?

那一刻,我忽然觉得特别的温暖,虽然世上已经没了那两个最疼爱我的人,但父母的血脉一直在延伸着,在我的娘家,还住着弟弟,依然有关心的人。

当汽车行驶到镇子中心即将停车的时候,透过玻璃窗,就看见了侄女正眼睛里透着期待与欣喜的盯着短途大巴,虽然她已是一个七岁孩子的妈妈,依然如一个未曾出嫁的孩子——这就是一个有妈妈爱着的幸福的女儿的样子。

下了短途大巴,侄女远远看见了我,笑着过来接过我手里的包。我一颗已经紧闭的心,还在迷茫中原以为这样辛苦地回家不值得,也以为,断断续续中已经吐了一路了,终于可以轻松不再晕车了。

谁知道,放松的心情并没有维持多久,也就是刚走了没几步,忽然又开始了新一轮呕吐,一口痰,一把泪,直到吐得没得再吐为止。

旁边的侄女立刻扶住了我的左胳膊,亲昵得不得了。

她多像我的女儿呀。

我未嫁的时候,没有白抱了她两三年,教她唱歌跳舞,建立的感情,仿佛此刻有了作用;再看到家门前这条穿古镇而过的故乡的小河,既有曾经熟悉的模样,又有在原来基础上的改进,这满足了我的怀旧,又有新的值得期待的展望。

那一路坐车时的坏情绪,和后来晕车时的懊恼,都不值一提了,甚至有了一种忽然之间烟消云散的感觉。

而走进家门,侄女的一声呼喊:我二姑、终于、驾到——!

一家大大小小,往门外跑的,正站起身来的时候,“呼啦啦”十几口子人全有了动静。

而一桌子荤素菜肴、饮料、西瓜、水果西红柿等等,正等待着我这最后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的到来,和他们一起享用了。

时间已经到了下午1点39分——大人孩子早已饿了——大家看到我的脸色,七嘴八舌让我赶紧吃点东西压一压,弟弟赶紧拿来了一个热毛巾,让我先擦了擦脸,哥哥关切地握着我的手,满脸的慈祥。

我歉意地先让他们吃着,说自己只想喝点白开水缓一缓……

父母不在了,而在我娘家这里,依然是我感觉最温暖的地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