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大山人,在敬仰目光里永恒!

 丘山三也君 2022-02-19
图片

|书法大师班|
重装启航重塑价值



图片

中国艺术史上,八大山人可谓凭一己之力将荒寒孤傲一境推向极至。这位出身朱明王室的奇人,在历史长河中,不知是造化捉弄,还是故意地隐去了自己的名姓,只留下一大批浓郁张狂,酣畅淋灕的精妙创作,让后人惊叹不已。

回望元明以来的中土画坛,先是异族践踏,后是文网密织,士人断绝了仕进的路途,退而结网,寄情山水,居然开创出一片别有天地的新奇境界。

图片

杂剧散曲的萧瑟纵逸自不必说,山水画的发展更是到了风神疏朗的化境。南宗绘法的清闲淡泊,恰好契合了元人退避隐忍的心境,自然相得益彰,应手得心。

赵孟頫的圆润精熟,黄公望的清远细密,吴镇的苍润古劲,倪瓒的淡逸空灵,王蒙的郁勃繁密,各自千百成峰,既是后人的膜拜对象,也成为难以逾越的磅礡山岭,轻视不得。

图片

然而艺术上的传统和风格,若无天纵之才的吐故纳新,只能是镣铐桎梏,了无生趣。而八大山人的出现,似乎正是为中国画的脱胎换骨埋下伏笔。从此,天远海阔,又是一番胜景。

八大山人的书画,究竟特别在哪里?黄苗子老头儿说得好:这八大山人大半生饱经忧患,“世间无常,国土危脆”更使自己饱尝颠沛流离。而空门禅榻,亦非遁世之所,只得把满腔抑塞磊落的情怀,一股脑儿都洒泼在毫端纸上。

图片

八大山人的书画,不管是山水也好,花鸟也好,行草真书也好,只是借这些山水、花鸟,书法来发挥郁结在心的感情和意志。风雨晦暝,人情世态的磨炼,使他的作品现出一种倔强屹傲的精神。

他画鱼、画鸟,爱用浓墨在眼眶四周作一圆圈,然后狠狠地用焦墨点在眼睛上部,观者一眼就看出那咄咄逼人的怪眼,具有炯炯有神的迫力。那不是什么鱼眼、鸟眼,恰正是八大山人那双愤世嫉俗的冷眼、白眼。

图片

比如《孤松图》,八大完全摒弃了传统绘画技法里对松树的表现。没有苍劲清葱,没有铁干虯枝,画面也不对称。倔强的枝干,用几乎是枯笔的线条立了起来,好象会硌着你的眼睛。

枝条看似平淡且稀稀落落,然而它有劲儿,整个画面给人以力度,以支撑,这正是八大山人人格力量的外化。

图片

再比如《墨荷图》,画面葱郁饱满。荷叶用泼墨法,铺天盖地,力透纸背,更难得是叶叶生动,或特出如擎盖,或萎折如蕉叶,各具情态,恰如亲见。

荷茎挺立如屈铁,一气呵成,刚柔相济。荷花则以单线轻轻勾勒,整幅画只让人觉得墨气淋漓,欲生风雨。格局、气度之大,令人咋舌。

图片

再比如《双鹊大石图》,最能见出八大性情。石是怪石,没有江南园林里太湖石的瘦透玲珑的美感,浑浑噩噩,彷彿立足不稳,让人紧张、收敛。

石上石下两只鹊鸟,一俯身以请,一昂首斜视,似在交流,又更似在对峙,同样传达着紧张的情绪。鸟的技法依然是后人熟悉的“怪眼鸟”,倔强、冷漠,好像对这世界充满太多的怀疑与愤郁,欲说还休,欲罢不能。 

图片

八大山人的画不仅仅是纸上的水墨,所有的意象都是他自我情感的全情抒发。自我是作品里唯一的主角,一松一竹、山花山鸟,都不过是这位艺术狂人自我的投射。

时光可以消逝,山河可以沧桑,这画中的激越不平,傲视独立将成为永恒,在来来往往前仆后继的敬仰目光里永恒。



|书法大师班|
★深度阅读,发现价值★
猛戳右下角,志趣相投的我们都在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