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岁开新 薪火相传——孙其峰书画作品欣赏

 夕妙斋 2022-02-19

前言

孙其峰先生是当代杰出的艺术家、美术教育家。先生既是一位艺术创作的实践者,又是艺术理论的研究者,创作理论与创作实践并重,创作实践与教学实践并重。无疑,孙其峰先生是当代极具影响、成就卓越、德艺双馨的艺术大师。孙其峰先生坚持守正创新,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先生积一生潜心探求与实践,形成蔚为大观的时代气象,实现了对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孙其峰先生是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科的奠基人,先生的艺术思想与教学思想是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教学体系与教学特色的重要支撑,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中国花鸟画教学体系与教学方法,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中国画艺术人才。先生与花鸟画大家李鹤筹、张其翼、溥佐、萧朗等共同形成天津美术学院花鸟画教学学脉传承与文化精神谱系,后继不断,薪火相传,经过几代人辛勤耕耘、共同努力,构筑起天津美术学院花鸟画教学的强大阵容。
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科的发展历史与天津这座近现代城市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的独特地域文化的滋养密切相关。从1906年北洋女师范学堂倡导美育为发端,到20世纪30年代之后美术教育不断发展,在50年代之初形成了高等师范美术教育格局,特别是在50年代末发展成为独立建制的美术学院,培养目标由高等师范美术教育转变为高等专业美术人才培养,实现了历史的跨越。学院会聚了一批名家大家,中国画学科也逐渐形成较为完备的教学格局。孙其峰先生正是重要历史发展阶段中国画学科建设重要的推动者和组织者,他为天津美术学院学科建设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今年恰逢孙其峰先生103岁华诞之时,《中国书画报》推出特刊,共同表达对这位前辈老艺术家的景仰之意,并借此共祝孙其峰先生春秋不老、艺道常新!
天津美术学院院长 贾广健

Image

孙其峰,原名奇峰,曾用名琪峰,别署双槐楼主,花鸟画家、书法家、美术教育家。

1920年生于山东招远,1947年毕业于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国画科,曾先后师从徐悲鸿、黄宾虹、李苦禅、王友石、汪慎生、寿石工、金禹民等,擅山水、花鸟、书法、篆刻,兼通画史、画论。曾任天津美术学院副院长、天津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文化部中国画研究院院部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西泠印社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专家,是天津当代美术教育(高等美术教育和社会美术教育)的重要奠基人。

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天津市委宣传部、天津市文联授予其“当代美术教育家、国画大师”称号。荣获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中国造型表演艺术成就奖、天津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终身成就奖、西泠印社终身成就奖。2019年,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2021年,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Image

《锦上添花》
天津美术学院教授杨德树:孙其峰先生对艺术的贡献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在艺术教育和艺术创新上做出了突出的成就。
从艺术教育方面看,因为艺术是一门特殊的学问,从事艺术教育的人必须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学术内容。中国艺术中的“书”与“画”,一个是文字艺术,一个是思维形象艺术,两者是互通的,相互作用。孙先生在“书”与“画”的继承与发展上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在教学上尤其重视基础教育,对于书法的学习,他有一个指导思想,就是“五体全修”,而对于绘画他则十分注重意象审美的培养,从形、神、写、意几个方面提高学生的能力。他从基础学习逐渐引导大家达到更高的艺术目标。虽然孙先生集“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中国造型表演艺术成就奖”三个中国美术最高奖于一身,但他从不认为自己就是“高峰”。不论何时何地,孙先生都不忘自己是一名教育者,他身上具有“仁人精神”和“文人精神”,把有传承、有来源的艺术思想与有发展的当代艺术思想结合在一起给人以启发。几十年来,他在天津美院培养了一批批画坛中坚,他扶持提携后辈,一路指引大家走向艺术高峰。在大家心中,孙老德高望重、贡献巨大,在孙先生103岁生日之际,祝愿先生身体健康、艺术常青!

Image

《千岩竞秀 万壑争流》

天津美术学院教授贾宝珉:今年是恩师孙其峰先生103岁诞辰,学生祝恩师健康长寿、艺术常春!恩师在篆刻、书法、绘画等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在传承艺术、培养后辈上也花费了毕生心血。我自1959年考进河北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前身),便追随孙老师学习花鸟画、书法与篆刻。孙老师采取的是因材施教、分别辅导的教学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孙老师曾带我去中央美院、中央工艺美院、四川美院、西南师范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和湖北美院进行教学实践与学习。课前老师帮我备课,课中在旁聆听,课后总结课程中的优缺点和改正方法,使我较好地掌握了孙氏教学法。同时老师又领我拜会了很多名家,如刘海粟、陈大羽、周韶华、赖深如、苏葆桢等;引领我参加了中国画创作组的创作活动,见到了崔子范、周思聪、许麟庐、黄永玉、李苦禅诸先生,参看了他们的绘事和讲述,受到很大的启发。我在孙老师的教导下取得了很多成绩,较好地完成了孙老师交给我们的艺术传承任务,我由衷地感谢恩师教授我们的一切。孙老师一生都贡献给了绘画和教学体系的研究,其绘画风格传承和发扬了小写意花鸟画摹古承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我们值得尊敬的老师,也是我们值得学习的榜样!

Image

《夏日此地清凉多》

天津美术学院教授陈冬至:我自入学直至退休,一直伴随于孙先生身侧,年轻时作为助手常协助先生的教学工作。孙先生待学生极为和善,每每协助其整理图稿,他定会在旁指点,抓住一切机会给学生讲解示范,力图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授给学生。为教导青年学生明白艺术需要深入生活的理念,孙先生带领学生下乡,同吃、同住、同做农活,其初心如磐、笃行不怠的品格令人敬佩。
孙先生艺术修养非常全面,绘画以花鸟、山水著称,书法以隶、草见长。其笔墨师古而不泥古,既不失前人法度,又有独具一格的个人风貌。孙先生曾这样教育学生:“盖学书须广采博收,融会贯通,而后写出自家面貌,方为上乘。”他的这一理论在其笔墨之中尽显无遗。

Image

《一击万里》

天津美术学院教授霍春阳:孙先生一生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艺术教育上,在美术界尤其是在天津美院营造了一个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使大家以此为基础,建立、发展起了一个相对完善和成熟的美术教育体系。单从孙先生几十年来的中国画教学课徒稿中,便可看出先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图文并茂、法理互参的教学理念。他那勤奋刻苦、坚持不懈、以德立身的高贵品格对我们更是影响巨大。孙先生始终站在人类文化的高度看待艺术问题,植根中国传统书画,深入现实生活进行创作,诗书画印俱佳,将教学与创作互融互通,实现了自身艺术思想和艺术实践的升华,同时,为社会培养出了一大批致力于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书画事业的骨干力量。

Image

《大吉图》

Image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Image

《喜迎春》

Image

《竹林凝望天际青》

Image

《沙暖睡鸳鸯》

Image

《丹鹤舞翩跹》

Image

双喜图



Image

《四喜图》

Image

梅林凝望双宿飞

Image

陈周笔趣

Image

润物细无声

Image

闲步竹林依磐石

Image

枝头春意

Image

雪松宿凝寒

Image

归园小景

Image

箧中寻得归林鸟

Image

胜日寻芳洛阳春

Image

纷披错落自然趣

Image

王昌龄诗

Image

庄子·秋水句

Image

诗到书如联句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