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雨水!好雨知时节,草木萌发,春天将至

 minru 2022-02-19

2月19日,迎来雨水节气。这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二个节气。雨水和谷雨、小满、小雪、大雪等节气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时至雨水节气,太阳的直射点也由南半球逐渐向赤道靠近了,这时的北半球,日照时数和强度都在增加,气温回升较快,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开始活跃,并渐渐向北挺进与冷空气相遇,形成降雨。雨水时节,天气变化不定,是全年寒潮过程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忽冷忽热,乍暖还寒。

雨水节气的气候本意,是指节气起源的黄河中下游地区降雨的概率开始高于降雪的概率。古人说:“东风解冻,冰雪皆散而为水,化而为雨,故名雨水”。雨水节气应当包含三层含义,一是融化,二是降水总量增多,三是降雪减少。随着降水的增多,回暖的速度有所放缓,在历数春季的六个节气之中,雨水期间的气温升幅是最小的,由雪到雨,由冻到融,是一件特别花工夫耗能量的事儿,这也是雨水时节回暖乏力的原因之一。

此时,虽然降雪开始减少,但并未终结,黄河流域往往是清明断雪,谷雨断霜,霜、雪可能发生在春季的任何一个节气当中。老话儿说:“三月还有桃花雪,四月还有李子霜。”就气候平均而言,多数地区的终雪,即最后一场雪,是在雨水到惊蛰节气。

雨水节气的含义也是降雨开始,降雨量级多以小雨或毛毛细雨为主。俗话说“春雨贵如油”,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它是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进入雨水节气,我国北方地区尚未有春天气息,南方大多数地方则是春意盎然,一幅早春的景象。

总体来说,雨水节气表示,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渐少了,雨渐多了。而在古人眼中,雨水的物候标识是:一候獭祭鱼,二候雁北归,三候草木萌动。

獭祭鱼是说,东风解冻了,水獭开始捕鱼,既吃,也在岸边得瑟。它将鱼摆在岸边,如同陈列供品祭祀一样,然后再吃,弄得像一个典礼似的。

雁北归,是说大雁向北飞。立春时河开了,雨水时雁来了。是雁,不是燕。古人所说的春分第一候是玄鸟至,也就是燕子来了。所以“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在春分,不是在雨水。粗略而言,小燕是春至秋去,大雁是冬来夏往。它们本身就是物候之候应,所以被称为候鸟。

草木萌动,即草木开始萌发。现在我们经常说“发生什么事儿了?”这个“发生”,从前是专门描述春天的词语。《尔雅》说:“冬为安宁,春为发生。”发生,原来专指萌发、生长。但雨水时节,往往还是草色遥看近却无,若有若无,或许这才是世人心目中的“最是一年春好处”。雨水节气在南方,被称为“可耕之候”,就是可以陆续的春耕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