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头上一撮白发是什么样子的?「头上一撮白发」,英文叫“poliosis circumscripta”或“white forelock”,即翻译为“局部白发症”和“白色额发”。 前额白发的母女 可涉及身体任何有毛发的区域,包括头皮、眉毛和睫毛,其中以前额附近和眉毛为多见,呈三角形、菱形或条索状,可伴或不伴眉毛变白。 对白色额发区域的毛囊进行活检发现,受影响的毛囊内黑色素减少或缺失。 那怎么分析这个情况呢,继续看吧。 二出生就有还是后来出现?白色额发首先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即出生后就有,还是后来才出现的。 前者可见于某些遗传综合征,包括斑驳病、Waardenburg 综合征和结节性硬化症;后者继发于局部炎症、良恶性实体瘤(如黑色素细胞瘤)及药物。 三先天性局部白发症怎么办?先天性局部白发症可见于结节性硬化症、斑驳病、Waardenburg 综合征和神经纤维瘤 1 型等。如果是先天性多数有以下特点(具体鉴别点见表 2):
在这些疾病中,除了局部白发症还会合并其他皮肤问题或器官异常。 其中,斑驳病多数不需要特殊治疗,但是需要注意防晒,白色皮损影响外观者,可进行自体表皮移植手术治疗。 而对于结节性硬化病、神经纤维瘤 1 型及 Waardenburg 综合征,通常有家族史,白色额发可能是其早期表现,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查以确诊,常常需要基因检测。 白化病多为全身皮肤及毛发均受累,不会表现为局部白色额发,而其他毛发皮肤正常。同样的,Griscelli 综合征、Chediak-Higashi 综合征和 Hermansky-Pudlak 综合征通常都是弥漫性皮肤色素减退和白发症,而不是局部白发症。 值得提醒的是,即便做了全外显子测序,也未必能确诊所有的遗传性局部白发症相关综合征。比如,神经纤维瘤 1 型,由于 NF1 的基因很大(60 个外显子,编码 2818 个氨基酸),且存在假基因,所以测序难度大,目前多采用 cDNA 测序结合 MLPA 法,灵敏度可高达 95%。 另外,许多 NF1 患者为嵌合突变(并非所有体细胞均基因突变),测外周血可能会出现假阴性结果,这种情况需要检测精液、皮肤或肝脏等组织的基因。 表 2 遗传性局部白发症的特征 四后天性局部白发症怎么办?后天性(即获得性)比较容易鉴别,多数有局部皮肤炎症病史(如三叉神经痛)、肿瘤病史或者使用某些特殊药物,常继发于局部炎症(如睑缘炎)、良恶性实体瘤(如黑色素细胞瘤)及药物。 其中,可继发局部白发症的药物包括维生素 A 酸、前列腺素类似物、咪喹莫特、氯霉素、氯喹、西妥昔单抗和淋巴细胞免疫疗法。 三叉神经痛,表现为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疼痛,这种疼痛通常剧烈,难以忍受,进行性灼烧感伴有出汗增多,流泪疼痛与睫毛/眉毛麻痹有关; 局部炎症,如睑缘炎可能导致局部黑色素细胞破坏,眉毛变白色等; 头皮真菌感染,可能导致局部黑色素细胞破坏,导致局部白发症; 此外,局部白发症较少由于局部创伤引起,仅有一例报道一个年轻男性重复拔掉睫毛并发睫毛变白。 五发现孩子局部白发症怎么办?发现孩子有局部白发症,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分析是否有问题:
说到这里,差不多把这个问题说清楚了,做了个流程图鉴别诊断思路,医生和家长都可以参考哈。 图:局部白发症鉴别诊断思路流程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