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家特刊」著名书画家赖建火作品欣赏

 艺坛名家 2022-02-19

赖建火,1959年生于福建平和,集美大学艺术学院毕业,擅花鸟、山水,以写意葡葡著称。其独特的笔墨技法和原创性的造型语言,独创光感写意葡萄,作品突破传统,革新中国画延续千年的表达方式,创立花鸟画“光的体系”,创造中国画用光的重大突破。2013年经中国书协、中国美协、中国艺术研究院选入文化部 “百年代表中国艺术最高成就的100位艺术家”,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肯定并向全球举荐推介,出版《中国国际艺术大家·赖建火》等专辑和合集并有数万册发行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2020年获“全球艺术投资巅峰奖” “全球最具投资价值与收藏潜力艺术家”荣誉称号,获法国政府颁授的“法国艺术与文学勋章”,瑞典皇家画院聘为外籍终身院士与名誉教授。

赖建火作品欣赏

悟三句话 画三十年

——记参加全国美术作品大选拔

赖建火

著名美术评论家秦树双在 “国画创作应当光居其首” 的一文中论述道,中国画数千年来崇尚笔墨写意精神,唯有用光尚未突破,对光线运用的研究始自明清,至今从未间断,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光线创作难度的制约而未见显著成果。如今社会发展,文化繁荣,国画创作必将迎来用“光”的时代,用光也将成为中国画继用笔、用墨之后的第三大审美内涵。

致力于中国画用光的探索,我选择葡萄作为创作题材,从零开始,蹒跚学步。起初,借鉴西方绘画的用光模式,尝试用“灯光”的光线作画,但由于灯光的光线明暗对比强烈,缺乏层次感,所以画出来的效果如写实素描,作品只得其形似,而严重缺失中国画的写意精神。于是,我另辟蹊径,采用“自然光”入画,自然光是散光,光线柔和,层次感丰富,更适合水墨写意葡萄的创作发挥。再是调整思路,总结经验,结合中西画法采取坚守传统,以写意为主、以写实为辅,从局部到整体“各个突破、合而为一”的创作理念。首先,从果实开始创作葡萄的重量感,其次为葡萄叶的光线美感和葡萄藤的线条美感,最后协调果与叶、叶与藤、藤与果相互之间的和谐统一,构成完整作品。

我咬定光线写意葡萄,从此矢志不移,将自己逼上梁山。恰在此时,从一本画册里看到与苏葆祯写实画法截然不同的写意葡萄作品,其墨色淋漓、超凡脱俗的格调与苏葆祯细腻内敛、绚丽多彩的风格形成鲜明对比。我精神为之一振,徜徉在作品写实与写意之间,获得创作灵感,各取所长,将其融为一体而成功画出葡萄果实的重量感。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追求艺术创新的道路上我披荆斩棘,数十年如一日。期间,不仅尝试各种各样的画法,也试验淡彩浓墨、勾勒点染,甚至用滥涂乱画来诱发创作灵感,在经历了多少的废寢忘食与通宵达旦,烧毁成千上万张的习作之后,实现了创作葡萄作品的光线美感。但在整合葡萄的果、叶、藤构成画面整体时,作品很难做到协调统一,而出现的问题更是始料未及,传统构图和线条画法并不适合表现光线。因此,创作遇到瓶颈而陷入停滞状态,探寻具有光线审美内涵,有立体空间美感的构图形式和线条造型成为亟待攻克的又一道难题。

突破瓶颈,走出困境,拓新艺术格局,这是创作难度更大、艺术素养要求更高的挑战,不但没有用光的先例供参考借鉴,而要经受时日持久的艰难探索和抽筋拔骨般的刻苦磨练。为此,我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夜以继日的潜心钻研独具光线审美的笔墨造型和构图画法。首先,强化基础训练,提高笔墨造型能力,对用笔的顺逆提按、顿挫转折,缓急轻重,用墨的浓淡干湿、清浊枯焦,线条形式的长短粗细、方圆曲直,刚柔强弱,以及线条组织的疏密聚散、穿插重叠进行反复提练塑造,夯实基本功,丰富线条表现力。其次,研究构图和画法,探索光线构图的矛盾规律和多变性法则,运用开合有序、动静相宜、藏露适度的构图方法和拙中藏巧、稳中有险、出奇制胜的创作技巧,提高构图能力。再是从大自然中汲取营养,通过观察、写生,以硬笔线描形式练习葡萄枝叶藤果的各种组合造型,参照黑白相片的光影效果,触类旁通,运用笔墨凝重的“实”衬托线条空灵的“虚”,虚实互补,营造作品的空间层次感,运用线条的聚散起伏和节奏张力,取势造型,构建作品的动态立体感。

在数十年探索光线艺术的艰辛历程中,有三句话感悟至深,当我创作处于迷茫徘徊时起到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

1988年,厦门大学艺术学院魏传义院长选送我的葡萄作品赴新加坡展出,之后有台湾客商慕名而来向我求画并订购作品。台湾客商对作品质量的要求十分挑剔,当时,为迎合市场而匆忙创作的作品用色亮丽,使他不很满意的说:“葡萄是沉甸甸的,你现在的作品不同以往,不仅色彩鲜艳华丽,也缺乏重量感,成功的艺术品不是以媚悦众,而是震撼心灵”。台湾客商这一针见血的批评,使我受教非浅,并引以为戒,艺术切忌急功近利,要精益求精,作品的价值不在数量而在于质量。

1992年,当我的创作处于茫然无措时,试图通过滥涂乱画来激发灵感。此时,恰遇以前在云霄师范学校任教时的同事陈汉阳老师来访,当他看到我的作品时脱口而出:“你现在的绘画与众不同,画面有强烈的光感效果,作品极具生命力”。或许言者无意而听者有心,陈老师这句话的提醒如同黑夜里划破天际的闪电,一言点明,我豁然开朗:研究光线艺术,创造光线美感,给处在迷茫中探索的我指明了中国画用光的发展方向!

2003年,为提高光线效果,作品在笔墨重复后的画面显得混浊灰暗,为此请教擅长油画的李西湖同学,与其探讨结合中西画法来提高绘画技巧,并要求他多提意见和建议。寒喧中他说:“你把黑色的物体画得有光线了,我还提什么意见”。老同学不经意间的这句客套话,一语道破,使我茅塞顿开,提高画面的亮度不就一片光明了吗?于是,我迅速改变思路,调整画法,加大作品的浓淡对比,强调空间关系,把亮度提高,困扰多年的创作难题就迎刃而解。

艺术创作的灵感源于生活。2005年夏天,有一次我从南靖县城骑自行车回平和,途经洪濑口路段在路旁一间残房的屋檐下躲避暴雨时,抬头间突然发现房前的一棵老葡萄树,那肆意生长的葡萄藤毫无规则的缠绕在东西横向的电线上,就如国画作品中纵横交错的线条组合和气韵生动的构图造型,自然天成,妙趣横生。这时,我仿佛看到了上苍为指引创造光线艺术而特意赋予的一幅精美绝伦的天然画卷,瞬间,唤醒无限遐想,一幅幅变幻无穷、神态各异的构图式样奇迹般的在我脑海里接连浮现。我欣喜若狂,在感恩造物主无私馈赠的同时,也从大自然的恩赐中领悟到线条造型和构图变化的自然法则,从而爆发出巨大的创作能量,激发对作品改辕易辙的创新灵感,把光线创作理念由追求形式美感转向构建线条造型,并且大刀阔斧对作品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重组,由此创造出不同于西方写实光线的中国画“写意光线”。此时,我不由自主的联想到自己的创作历程,自始至终是每当遇到困惑时,即感悟在生活中的启发而顺利突破难关,为此,我无限感慨冥冥之中,天助我矣。

2006 年初,中国文联向全国文艺界发出开展全国美术作品大选拔通知,《人民日报》在头版的醒目位置报道这一消息并加上短评指出,这次全国美术作品大选拔史无前例,非同寻常,是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需要,在文化部直接领导下组织开展的。这次选拔不分年龄、学历、职位和艺术流派,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以作品为标准,让作品的质量说明一切。中国美协第一时间在官方网站增设新人新秀栏目,向全国征集优秀作品在网上展示宣传。我敏锐的意识到这次选拔活动没有“清规戒律”,强者胜出,这无疑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当即潜心投入,把精心创作的作品图片投送到中国美协的网站平台展示。

2007年7月,中国延安文艺学会、中央电视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颁奖大会。本次大会肯定我作品的独创性及艺术成就在当代画坛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授予“中国当代艺术最具影响人物”的荣誉称号,通知我赴京出席颁奖大会。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到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长刘云山因国事外访特致信祝贺大会成功召开。《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光明日报》等全国20多家新闻媒体对本次大会进行报道宣传。

紧接着,从北京陆续传来信息,我独具光感特色的写意葡萄作品与众不同,引人注目,惊动了中国美协,引起文化部的高度关注。文化部当即组织北京有关艺术机构的专家学者观摩评议,作品也随即移送中国艺术研究院审查鉴定。经专业学术鉴定,我的作品风格独特,出类拔萃,同时得到北京众多艺术名家的一致肯定和众多艺术机构的一致公认。时任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对我的作品做出12字总结评价:开创先河、独树一帜、古今未有。中国美协花鸟画艺委会主任郭怡孮做出权威的学术鉴定:作品大气磅礴,从点、线、面构成的熟练程度,看出基本功非常扎实,这种画法至今在国内外尚未发现,而且效果极好。同时获悉著名花鸟画家霍春阳极力称赞我的作品是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是中国画的一大亮点。著名花鸟画泰斗孙其峰老前辈推崇备至,盛赞作品不仅在中国古今未有,乃至世界也是独一无二,甚至数次向文化部举荐将我的作品推向全国,推向世界。享誉中外的艺术大师吴冠中赞赏有加,并意味深长的感慨说:将来真正的艺术家出在乡下啊。

2008年4月,魏贺咏同志给我传真文化部的宣传文件,并指出这次全国美术作品大宣传从各个不同的艺术领域采取老中青三结合的方式,以老带新,集中宣传。同时也告诉我说:“你的作品太好了,不仅画好,书法也好。经中国艺术研究院专业学术鉴定,你的作品以其独特的笔墨技法和独创的艺术形式,取得花鸟画领域的重大突破,在中国画坛独树一帜,为此,文化部指定向全国重点推介宣传。从今以后,全国研究你作品的学者会有很多,或将形成一种新的学术流派。你为中国艺术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是对我们文化工作的一大支持,文化部感谢你,也恭喜你,祝贺你!并向你的单位领导转达文化部的感谢”。

同年12月,文化部编撰的大型精装画册《影响中国的100位艺术大家》出版,而后,又陆续入编出版《中国十大画家》《中国花鸟画十大名家》等合集,分别赠送国家有关部委、国家图书馆、各大艺术团体和美术院校,以及外国驻华使馆和外国驻华文化机构。

画册出版后,引起书画界同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文联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的组稿编辑陶哲来电畅所欲言:你的作品在北京得到众多艺术名家异口同声的称赞,这在中国绘画史上极为少见。而且,他们都是活跃在当代画坛的不同画种、不同流派、不同画法的学术权威,说话的份量是一锤定音的。特别是吴冠中大师对艺术作品的要求异常严苛,得到他肯定的艺术家在全国为数不多,如今,吴老说一句话,在当代艺术界就会掀起轩然大波,你的作品得到了吴老的高度赞赏,殊属不易。祝贺你,你将以独具艺术魅力的形象出现在当代画坛。

文化部艺术人才中心的组稿编辑冯丽来电推心置腹说:赖老师,在文化部的评审会上,吴冠中大师对你的作品评价非常高,如今你的作品不再是你自已的事情了,已经属于国家。你得到的这一切,都是来之不易啊!从今以后,希望你更加努力,创作更多的精品力作,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现在,北京有许多艺术家慕名而来,还有上海、西安等地方艺术家也纷纷来电指名调阅欣赏你的作品,并要求提供更多的图片材料让他们先睹为快。山东济南有位老前辈来电直言:绘画艺术取得重大突破谈何容易,凡古今有大成者亦是年逾古稀或在耄耋之后,你年尚知天命而有大成就,绝非易事。你的作品与众不同,说明有与众不同的思路和与众不同的画法,艺术创新需要有良好的环境条件,而你生活在偏远的农村县城,当初,为什么想要这样画,又是用什么方法画出来的,让他百思不得其解。

2009年1月,为庆祝中美建交30周年,促进中美两国的文化交流与民间合作,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率领的中国文化代表团访问美国,为扩大宣传影响,中央电视台派摄制组全程新闻跟踪报道。文化部特邀我为正式成员,并携带作品参加在华盛顿举行的 “文化中国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美国行” 为主题活动的中国名家书画展览。文化部领导特别指出:要珍惜这次历史给予的机遇和荣誉。可遗憾的是,由于我数十年持之以恒对艺术创新的不懈追求,以致身体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其时已身心俱疲,举步维艰,而忍痛放弃。

2013年8月,全国美术作品大选拔历经长达八年的甄选评审,终于落下帷幕。此时,我呕心沥血奋斗了几十年的艺术成果得到国家的认可。当接到北京传来的喜讯时,我热血沸腾:“赖老师,文化部对你的作品做最后审查,这次审查由蔡武部长亲自主持,全国最具权威的书画泰斗欧阳中石、沈鹏、黄永玉、范曾,以及中国书协主席张海、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等六大名家组成评委。你的作品获得六位名家评委的一致赞同,一致通过了”!同时也特别告诉我:“蔡部长称赞你的作品是当代真正的中国画,并且一锤定音:作品代表国家向世界宣传 ”。文化部长对我艺术成就的肯定,一言九鼎,一字千钧,这就是国家给予我的最大褒奖和授予我的最高荣誉!

随后,文化部正式通知:“经中国书协、中国美协甄选,作为一百年以来代表中国艺术最高成就的100 位艺术家,你名列其中。你是在花鸟画领域取得重大成就而入选的,现在通知你,如今国家要宣传,需要你准备作品图片和文字材料,配合国家宣传”。

国家宣传的巨大力量如排山倒海。北京、天津、济南和香港特区及全国的文艺出版机构、报刊杂志、网络影视同步启动;展览、出访、交流及参加博览会、创办研究会的邀请函件从全国各地汇聚传来;齐白石、徐悲鸿、李可染、张大千、潘天寿、吴冠中等大师名家的合集征稿纷呈而至。为彰显中国五千年文明的辉煌成就,讴歌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展示现、当代艺术家的创作成果,国家隆重推出,高调宣传,先后入编出版了仿古籍线装画册《中国艺术百年》《中国艺术传世名家》以及国礼级高端珍藏画册《中国艺术大家》等合集。

2018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定我的艺术成就为发展中国艺术,传播世界和平文化做出突出贡献,向全球举荐推介。为弘扬东方艺术经典,推进文化交流国际化和艺术成果全人类共享,国家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协同美、俄、日、瑞典等国开展广泛的文化交流与民间互动并举,携手英、法、德、意等欧洲发达国家的著名文艺机构,联袂推出《中欧十大艺术名家》合集和出版《中国国际艺术大家· 赖建火》专辑等。

2019年11月,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国家文化出版集团隆重推出国庆献礼巨著《庆国大典》。至此,我出版的专辑和入编出版的合集数十种,印数达到数十万册,分赠世界的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2020年12月,随着出版刊物的广泛传播,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得到不断提升。经国内外十多家权威艺术机构从全球甄选20名在国际艺术市场极具投资价值与收藏潜力的艺术家,我入选荣获“全球艺术投资巅峰奖”,并被授予“全球最具投资价值与收藏潜力艺术家”荣誉称号,同时荣获法国政府颁授的“法国艺术与文学荣誉勋章”。此外,还被瑞典皇家画院聘为外籍终身院士与名誉教授。

文化部在新世纪初提出,中国画创新必须具备“中国传统、中国特色、中国气魄”的12字指导方针,我崇尚师法自然,研究光线艺术,独创具有传统内涵、有时代精神的中国画光感写意葡萄。取得的艺术成就是经历数十年的勤学苦练,从点滴做起,在感悟、执着和勤奋中磨砺,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技法和独创的艺术形式,实现作品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从而取得开拓花鸟画创作的新领域,革新中国画延续数千年的笔墨方式,创造中国画用光表现的重大突破。我对成就艺术辉煌的艰辛历程刻骨铭心,当接到北京传来的喜讯时,我是百感交集。知足感恩,感恩伟大的祖国母亲,是历史赋予的机遇和舞台,感恩在艺术道路上给予我关心支持的良师益友。我庆幸搭上时代发展祖国富强的高速快车,从偏远的农村县城一跃登上国家宣传的大舞台,并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肯定和举荐,跨出国门,走向世界。(2022·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