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州禅师:你修了个寂寞

 Jamiuw 2022-02-19

图片

有僧人问赵州道:“如果能做到内心里一丝都不挂,是否就契悟了禅理?”

赵州反问道:“不挂什么?”

这僧人说道:“不挂一丝。”

赵州说道:“这不,又挂上了吗?”

这段公案,说的是一个人修行,往往喜欢追求不起一念,坐在那里双腿一盘,然后压抑自己的意识活动和情绪变化,如果不成功,就觉得自己没修好。

那成功了呢?

有经验的人就明白,成功了也没什么。通过压制念头入定,也会产生很妙的喜乐感,境界也随之而来,甚至还会启发神通,比如隔空视物,遥听远音,目睹前世什么的。

但是,很难持久和稳定。就像把一个大气球硬压入水中,凭的是一时的蛮力,到力耗尽,气球就会浮出水面。

并且成功率不高。有时候突然就可以了,但更多时候无论怎么努力都没有状态。

佛经中形容这种情况叫抓虱子。虱子很小,跳的很快,想要捉住它太难,偶尔运气好一把按住,但一松手它又跑得没影。

启发的神通,也只在那一定之间出现。下次再起定,不一定还会有。因为并非主动作念而起的神通,是被动出现的,所以自己也分不清听到的声音来自哪里,出现的影像是现世的场景还是前世的业相。

等于,修了个寂寞。

当然也有那种心力特别强的,可以随时随意压制念头很久,就像搬起一块大石头,压住小草一样。但我们都知道小草的生命力有多顽强,它伏在地底,等哪天石头挪开了,它会再次野蛮生长。如果是棵小树苗,那更不得了,它会悄然生长,然后在某天破石而出。

赵州禅师就是这个意思。万法如丝,要想不挂一丝,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心放平放直。“钩子”不捋直,就跟扛着个钓鱼竿在人间旅行一样,再小心谨慎,也难免勾东勾西。

与其为了不勾东西跑到野外无人处,何不把钓鱼竿扔了呢?这样既得自由,也无烦恼,闹市可去,隐世可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