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治华|在西安过虎年

 120035948@qq.com 2022-02-20

在西安过虎年

文/王治华

闲来无事乱涂鸦

 虎年在西安过年,有大块的清闲。闲来无事乱涂鸦。

怎么乱涂鸦?

乱看书。此刻可以放下专业书,读些小说或者金庸的武打小说,轻松轻松;把背过读过的诗词过一遍,养养气;读读历史或哲学,明智;当然也看些休闲的杂志,有助于睡眠。

乱思考。别开教学教育的思考,我在想,兵马俑复活了,怎么和航天宇航员演春晚,或者梵高的画怎么和当代书法中的丑书贯通,再或者只有青蓝怎么回到原始的森林……

乱逛。可以不去学校,在林荫小道上随性地走走停停;在香积寺看石雕,闻晨钟暮鼓,得一份清净;在乡村田间听春天的声音。

乱写字。这段时间可以不临帖,不受法规的束缚,尽情的书写春联,楷书,隶书,行书,只要老百姓喜欢,我就书写,腰酸了,手累了,心可乐了。

乱写文章。可以不写教学论文,写些诗,写些小品文,写些随感,可以随时随地的写,心之所想,笔之所到,情之所抒,气之所舒,神之所达,为我所有,纵文思之所如,飘飘欲仙,岂不快哉!

俗话说,闲来无事多读书,我想把这句话略作改动,闲来无事乱涂鸦,涂鸦我逍遥的生活,最契合我此时的心境。

西安吃面

来西安不吃面,是件憾事,或者说是没有到过西安的。每次来西安,第一顿必须吃面,惬意!

西安的面馆大街小巷随处都是,回民街最集中。面馆开放的时间很长,随时可以吃,不限于早中晚三餐,这可能与部分西安人的生活习惯有关,这部分人白天吃两餐,上午十点左右一餐,下午三点左右一餐,其他时间是饿了才吃,所以晚上十二点吃面也是习以为常的事。西安的面的品种很多,如炸酱面,如油泼辣子面,如烩面,如臊子面,如凉皮,如 biangbiang面,如裤带面……形状各异,味道独特。装面的碗也有特色,上大下细,有深度,当地人称之为老碗,一碗下来,饱饱的,厚实,有点像西安人的性格。面馆里伙计的叫号声好听,刚中有柔,陕北语音中的拖音有了韵味。面馆里的客人很悠闲,有时喝点小酒,比如四人各要一碗面,点一份凉菜,外加面汤,就可以喝酒了,一瓶白酒 ,二一添作五,一人一杯开喝了,不时剥个大蒜送入口中,吃是次要的,聊是主要的,无事时可以一小时两小时,有事时半个小时,喝完出面馆时个个都是红脸笑脸,就像西安的特产柿子,事事如意。

我认为西安面食文化最集中体现在西安人的书法中。比如吴三大的书法 ,一坨一坨的,稳重,压得住,西安机场的“西安”两字就把厚重的土地与蓝天白云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再比如贾平凹的书法,贾平凹是个有争议的人,无论他的小说,他的生活,甚至他女儿的诗,更惹争议的是一个写书的人却去写字,且价格不菲,这让写了一生的字却卖不出钱的人嫉妒。争议归争议,存在就是合理。贾平凹的书法,无论是点还是勾,无论是竖还是横,无论是撇还是捺,都像宽面条,宽中有韧劲,有胸怀,有力量。我想西安其他的书家是比不上的。在西安,我也拜谒过许多寺庙,里面都有贾平凹的字,我觉得有点像菩萨,慈眉善目,教化众生。

我是个南方人,在品味了南方精细美食的同时,爱上了西北的面食和粗犷。

教育使人富有
文学使人高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