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雪心赋》注解-19

 青竹绿常在 2022-02-20

第十九章 补论

因往推来,准古酌今。

夫观山水,当考往者,推其方来准,则于今而参酌乎。故不可臆度妄为也。

牧堂之论深于理,醇正无疵。

蔡牧堂先生,乃西山先生父也,博学多闻于天文、律历,无所不通,尤精于地理,著《发微沦》,醇正醇厚之实也。惟其醇且正,故美玉之无瑕也。

景纯之术几于神,玄妙莫测。

晋,郭璞,字景纯,精于天文、地理、阴阳、历数,应验如神。著《葬径》,授《青囊》九卷,发天地之秘奥,泄阴阳之玄微。算术之精妙,几近如神,未易窥测,学者在潜心熟虑,以求之也。抑郭先生卜前其称之是矣,蔡先生卜后反覆言之耳。

【白话讲解】

因往迹而推来事,准古代而酌今天。牧堂的理论,深于思理而醇正无疵;景纯的术数,近于神算而玄妙莫测。

郭璞字景纯,卜宅在前,这里称赞他是合乎情理的。但蔡牧堂是生在作者卜则巍以后的人,反而先提到,这最后的章节恐怕是后来的人增加进去的。

阳宅断事当因以往发生之事来推测未来发生之事,要先以今天所发生之事,以测其是否准确,以今之事参酌乎古,不可乱加臆度而胡作妄为。

牧堂即宋代的蔡神与,号牧堂,西山先生之父,传说中说他博学多闻,精通历法、天文,样样皆通,尤精于地理,著有《发微论》。发微篇是地理之正宗,推阴阳之玄妙最为紧切,不学《发微论》之精髓,实不知阴阳之要旨。其文醇正醇厚,实而不薄,因为纯正而无疵,故贵如美玉。

牧堂之论深于理,此句之意是指出精于地理者以示于人前,以为取法,传书者将这一句也列入赋文中,只因其文对偶而混于赋文内,此两句和下文的意思并不相接,相信是后人注释时,加入文句为赋体,决非卜氏原作,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卜氏为唐代人,又怎能预知宋代有牧堂作《发微论》呢?

许多时候,如果没有深切认识地理书文理的人,便不能分辨真伪,不知何者为正?误将注解者文误为赋文原句。

景纯,指晋代的郭璞,字景纯,精通天文地理、阴阳历书,断事应验如神著有《葬经》及传授《青囊》九卷。《葬经》语简而精,词古而劲,地理知识包括殆尽,并非泛泛成文,阅读的人须细玩方知其真味。

天地间最秘密的奥妙、阴阳玄妙最细微之处、理气术数最精妙之处几尽包含其中,真是仙师真迹,学者不易深测其意。

郭璞生于公元276年,死于公元324年,是继管辂之后最富传奇色彩的术数家。

郭璞晋河东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西晋末年,避乱至江东,初为宣城太守殷佐的参军,后任著作佑,因母丧去职。以后在任王敦记室参军期间,因不附王敦谋反,而被杀害。

据《晋书·郭璞传》记载,郭璞少年时即好经术,博学多才,词赋写得很好,冠绝一时。但为人质朴,讷于言论。

郭璞热爱阴阳算历,听说有个郭公精于卜筮,就前往求学。郭璞从之就学后,郭公授郭璞《青囊中书》九卷,“由是遂洞五行、天文、卜巫之术。禳灾转祸,通致无方,虽京房、管辂不能过也。”

《晋书·郭璞传》大多记录的是郭璞卜筮的故事,关于郭璞相墓,只有两则。

一则是郭璞丧母。

郭璞母亲去世时,郭璞在暨阴(今江苏省江阴县东南)选中了一块墓地,这块地离江水很近,不到一百步。有人认为那不是一个好地方,因为水一涨就会淹没墓地。令人惊异的是,过了不久,大水竟然退去了,墓地周围几十里都成了桑田。

另一故事则颇具幽默意味:

晋明帝司马绍懂得相墓之术,听说郭璞给一家选了葬地,就微服出访,前去察看。见主人要将死者葬在只有皇帝才配理葬的龙角之地,就问:“为何葬在龙角?按照刑律,葬龙角是要满门抄斩的。”墓主人回答说:“是郭璞告诉我的,他说葬在这里,不出三年,当致天子。”晋明帝听说此处要出天子,忙追问道:“你在这里埋葬,为的就是要出天子吗?”墓主人答道:“不是出天子,只不过能导致天子来问一问而已?”晋明帝听后,大为惊异。因为郭璞的预言,已经应验了。

《南史·张裕传》也记载了一则郭璞相墓的故事:

张裕的曾祖张澄丧父,请郭璞选葬地。郭璞选择了两处墓地,对张澄说:“我为你选定两个吉穴,第一处可以年过百岁,高官厚禄,位至三司,但子孙不兴旺。第二处寿数要减去将近一半,宦途黯淡,官位止于卿校,但是却能世代显贵。你准备选择哪一处?”张澄想都没想,直接挑选了第二处。后来张澄果然宦途不顺,才做到光禄大夫,六十四岁而亡,但子孙却隆盛昌吉。

郭璞可算作中国正史中第一位有名有姓而且事迹详尽的风水术专家了,后世的风水家视他为开山鼻祖,根据即在于此吧。

法度固难尽述,机关须自变通。

地理法度至多,难以尽述,在人随机而变通也。

既造玄微,自忘寝食。

学者既入精微之处,则悦乐日进,自然夜忘寝而昼忘食。

亟(jí)称水,何取于水,谁会孔圣之心。

此言水之有源可贵,谁意会孔圣之心乎!

尽信书,不如无书,还要离娄之目。

不如无书者,非真谓无书而言也。书乃先贤之秘诀,地理之准绳。盖书有真假,地理有纯剥,不可不辨,必得目力之明巧者,才能造于微妙,故以离娄明目者为喻。

【白话讲解】:

勘探风水地理的法度固然难以完全叙述清楚,那些巧妙的机关也需要自己能够变通明白。等到达到了探究玄微的地步,自然而然会废寝忘食。屡次称道水,其实又何曾是在谈水,这一点知道谁能领会孔子的心?尽信书不如没有书,还要靠离娄的眼睛来观察。

地理口诀不外乎龙穴砂水向五法,五法各有度数(准则),而五种法度又有古、今法度之分,当然以今之法度为最可依循的准则,但地理法度其义多端,难以尽述。而有关诀窍门之妙,则必须各人自己灵活推理而变通,方有所得。

日有所得,深造日进,自能深得妙理,但在寻求妙理过程中,因为已入精微之处,心有所得,自然身心偷快。为求得到更高境界、尽得地理之玄微,专志力学,自然忘记了正常的饮食。

学地理的人贵乎变通,自己深造玄妙之机。例如孔子坟之墓基,必定极言水情,其实穴坟的吉凶,不单只取之水情,其地之所以吉,子孙之所以茂盛原因必定有出于水情以上的,谁能领会呢?

孔圣人曾经说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谁能领会孔圣之心,山水之贵又在文意之外,要大家用目力、用心思去变通,才能领会山水真意。

离娄:传说为古代眼目最明的人。

尽信书不如无书,并非真的无书胜过有书。古代圣贤的口传秘诀和地理准绳,通常是不记载在书上的,以防泄露天机,记在书本上的,多是虚假之词,或多加掩饰,全本书中只有几句是真知灼见或者是独具慧眼的特别见解,而且地理书有真假之分,有纯与不纯之分,不可不分辨清楚。

尽信书之所言,而执迷不通,又不识分辨真假和纯驳之别,则不如无书,不致吸收虚伪知识及混驳的地理准则。以离娄为喻,意思是指必须得到明巧之目力才能勘察隐微之穴情,才能证出好穴。

赋禀虽云天定。

夫盛衰消长之变,一定而不可移者,虽圣智巧力无能为,盖天命之所赋也。

祸福多自己求。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故君子可不慎乎!

【白话讲解】:

虽然说人的赋禀是由天定的,但人生的福分还得靠自己去追求。所谓赋禀,是指人禀承上天所赋予之命,人生出来之命决定盛衰消长之变,是一定依天命进行而不会潜移易换的,虽然是圣贤才子,智力过人,精巧之士也无能为力去改造天赋的本命。

人有命,亦有运,命是不可以改变的,运是可以改变的,人之富贵贫贱、夭寿苦乐皆是运。吉凶祸福无门进来,是凡人自召而来的。善恶因果报应如影随形,立竿见影。此几句文字用心良苦,劝人好学、积善积德以改运。想得到佳结之地使自己安定下来,进而福荫后人,首先要求诸已身,而后能求之于吉地,正所谓好山头不如好心头,就是这个意思,君子又怎能不慎于行呢?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是之取尔。

水动,故智者周流无滞,而好水;山静,故仁者重厚不迁,而好山。此借圣言以明山水为仁智者之所好,故秀气所钟之处,必成吉地,是以取之尔。

天之生人,地之生穴,夫岂偶然。

天生一人,地生一穴,在随其所积而致之耳。生者营居以处,死则兆域以终,如吉人得吉穴,凶人得凶穴,夫岂偶然而至之哉!

【白话讲解】: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是各自取自己所喜欢的东西。天生一人,而地生一穴,难道是偶然的吗?

乐:非快乐之乐,亦非音乐之乐,读音和卦爻之爻字相近似,是最喜欢的意思。前节说谁能领会孔圣人之心,今节详细的阐明山水为仁智所乐的理由,以证孔圣人的心事。

水是动的,有智慧的人喜欢周流无滞,通行无阻,因此乐水。山是静的,仁慈的人喜欢重厚而不迁移,因而乐山。

这是借圣人之言,说明山为仁者所好,水为智者所乐,秀气所会之处必为吉地,因此取用的是山川会合之地,亦即为善人所想求而得之的吉地。

天之生人,地之生穴,都不是偶然的事情,而是随其所积之德福厚薄定穴情吉凶。天之生人,生时必有地方供其营居,死则必有墓地给其养尸,除了因为因果报应而死无葬身之地以外,一人必有一穴。

地载生人亦归之于一人得一穴,只是吉人得吉穴,凶人得凶穴而已,后人能够觉得到的富贵贫贱、夭寿苦乐,皆因于此,不是偶然产生这种结果的,有因必有果,有果必先有因。

福人才得福地,吉穴才能使后人荣华,因此,积德行善是导致后人发福的主要原因。

欲求滕公之佳城。

汉,夏侯婴,封滕公,驾至东都门,马鸣不止,以足跑地久之,公使掘地三尺,得石椁,铭曰:佳城爵爵,三千年见白日,吁磋滕公居此。滕公曰:嗟乎!天地吾死葬于此乎!事皆前定,岂偶然哉!

须积叔敖之阴德。

楚,孙叔敖,为幼儿时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既归忧而不食,母问其故,曰:人言见两头蛇者必死也,儿今日见之。母曰:蛇今安在乎?曰:恐他人又见之,已埋之矣。母曰:无忧,汝今不死矣,吾闻有阴德者必有阳报,德胜百祥,仁除百殃,天之处高而听卑尔,必兴楚。及长为楚相,享以寿考,流芳百世,宜哉!

【白话讲解】:

如果求得当年滕公具有的佳城,就必须多积孙叔敖具有的阴德。

滕公,汉之夏侯婴。一日驾马至东门,马以足跪地,长呜而不再前进,使人掘三尺,得石椁(棺材外面套的大棺材)在太极圈内,椁上有铭曰:“佳城爵爵三千年见白日,吁磋滕公居此室。”夏侯婴曰:“磋乎,天也,吾死葬于此乎。”此是前定已久,不是偶然的事。

楚国孙叔敖,在幼年时,出游看见两头蛇,当时认为人遇两头蛇必死,于是杀蛇并且埋于地下,回家不食,母问其故,他泣告母亲说:“人之若见两头蛇必死,我今日见到了。”母问如今蛇在何处。叔敖回答:“免得他人又见之而受害,已埋在地下。”母高兴地对他说:“无忧了,你可以不死了,凡有阴德必有阳德报应,你今天埋蛇地下,便是积了阴德,胜过向上天求福百次,避殃千次。天处于高位,而见卑下蚁民之为善作恶,必助楚兴旺。”孙叔敖长大果为楚相,而且长寿并且流芳于世,正合其母所言。赋文借此两个典故,说明吉地不是偶然得到的,是在很久之前,早已定下谁人可以得到佳城,惟有积德可以感动上天。想得到佳吉之地,就必须像孙叔敖一样去积阴德,方能感动上天而得到好的报应。

积善必获吉扦。

吉地不易求而良师尤难遇,得而全之,诚阴德之所致也。

造恶还招凶地。

吾阅东山赵先生作《葬书问答》,有问曰:今之名卿大家,其先世墓地多验,如执券取物,至其盛时竭力以求,辄无所得。或歹倍谬取祸,岂有分定者,不可推移耶。对曰:不但如是而已也,家之将兴,必前世多潜德阴善厚施而不食其报,若是者,虽不择而葬其吉地之遇,兴子孙之昌,固已潜符默契,盖天异之也。后世见其先之鼎盛,而不知所自来,于是好贪巧取,牢笼刻削,以为不知何人之计,则其凭福忖势,造恶之深而获罪于天,自促其数者多矣。择而无得,得而倍谬,岂非天机之显著哉!此二句原在十八章,“只只山尖射”之前,切疑其与此章上下势相属,盖恐传袭之故,不辞僭妄而摘取于此,读者详之。

【白话讲解】:

如果多积善德,一定会护住吉好的扦插,如果屡次作恶,一定会招凶恶的地理。获得吉迁的条件有二,一是求得吉地。二是求得良师指点助迁,但是吉地已不易求,良师就更难以遇到了,如果两者都全得,全是积阴德所致。

福和祸多是自己召来的,积善者必获天赐吉地而得到吉迁。至于造恶又如何呢?其实世间是有因果报应的,造恶取祸者早已分定而不能转移。子孙之昌盛,早已分定,上应天命,后人只知其昌盛,而不知其所自来(积善而来)。若巧取强夺,贪享无度,甚至身陷牢狱,造恶之深,获罪于天自召其败,这是天理所不容的。积恶者,天必以凶地应之,即使获得吉地,也因人为因素和自然环境改变而转为凶地,反招凶祸。所以想求吉地,首先要求诸已,积德为先,避恶免祸,才能得到吉地。

莫损人而利己。

求利于己,勿驾祸于人,但积德为求地之本也。

勿丧善以欺天。

君子处事以诚实为本,岂可丧其善心而罔欺乎天哉。

穴本天成,福由心造。

穴钟山川之灵,自有一定之所,非人力私智所为,是谓天成。得此生成之穴,则不期福而福自至。然非此心之善,何以致之世人,徒求风水于地,而不求风水于心,抑何愚哉!古人云:人定亦能胜天。人心善恶之端即鬼神祸福之由也。故曰:积善有余庆,积不善有余殃。秦不及期,周过其历,祈天永命,归于有德,而心术之坏,气数随之此,必然之理也。卜公特发此,于篇终示人,得地之言切矣!求地君子可不知所先务乎。

【白话讲解】:

不要去损害别人以使自己得到利益,也不要违背善德而欺瞒上天。穴位本是天然成就的,但福分却是由自己心思来得到的。

天地之力孕育山川,山川灵气相会孕育成穴,由穴孕育生人,不是人力能够胜天的,切勿处事虚伪,丧失善心而罔欺天意,做事要诚实行善,顺应天意,必得佳城福地。

心为气之主,气要符合德泽,才是生气。人之心气合一,感应自然互相配合,并非上天有心要求人心气合一,为善去恶,而由各人自己决定。

上文说过,吉穴乃天地山川灵气所会,自然有一定之地方作穴,非人力智力可以造成的,世人如果想用风水之法在地上求穴,而不用风水于心中求地,实在是在水中捞月,徒劳无功,反会招祸。

如果说人定胜天,人心善恶之端倪,即天上鬼神所定祸福之由,只要积善才能胜天,天命实归于有德之人。坏了心术,气数也随之而变,这是必然的道理。

《雪心赋》在终结篇,由卜公发出劝善之文,尽说得地在于立心行善,求地先求诸于心,福祸皆由心造,君子不能不知何者为先务,何者不可做,慎之,慎之!

发明古诀,以雪吾心。

古诀,即古人之秘诀。如前诸篇所论,卜公集诸家之蕴奥,以雪其精微极至之心,其功倍于前人,可谓至矣。学者可不因其心以求其旨乎!

地理精粗,包括殆尽

此赋探造化之原,泄砂水之秘,足以包罗古今,出入百家。诚地理之枢要,精粗本末,岂不包括详尽耶!

【白话讲解】:

我在这里对古代的吉凶之地予以发明阐释,借此来雪我的心意。有关风水地理的粗、精内容基本上已经包括殆尽了。古诀:指古人秘诀。整篇赋文总论诸家山水之法的蕴奥,尽雪作者精微的心意以告之有缘人,其功力及包含之广博,倍胜前人著作,学者必要因卜氏之心意而领会其精微旨意。

《雪心赋》探尽造化之玄机,泄尽砂水之秘情,包罗万有,古今地理百家尽收其中,成为地理书籍中峦头功夫之中枢,粗精本末之技,岂不是包括详尽而没有遗漏。

先贤卜则巍因自许“心地雪亮,透彻地理”,因此将其著作取名《雪心赋》。

切记宝而藏之,非人勿示。

此卜先生之至嘱也,是书——上可以安邦冠国,赞助皇图;下可以建县扦州,辑安黎庶。其于坟宅,生者得以安居,死者得以利藏。事有关于送终之大节,庶几有补于世之万一,故当宝而藏之,不可传非其人,以误世也!

慎传后之学者,永世无穷。

卜先生作此书,不私以秘己,惟公以传人,然亦惟慎于授受,诚得其人而传之,则流布万古,岂有终穷乎!

【白话讲解】:

一定要记住,将其当作珍宝来保存好,慎重地传给以后的真正学士,这样的话,后代的风水地理学者就会世世代代,永无穷尽。

卜氏虽然透露了天机,但他认为地理大师上可以帮助统治者建都立业,下可以建县、建坟、迁州、立郡、安置黎民、筑宅分房,生者得以安居,死者得以藏骸。关于养生送终的大事,山川变化,奇妙无穷,此书实有补于世人之不足,应该把《雪心赋》当作宝藏一样收藏起来,若所遇非人,千万不要轻易显示赋文,避免误了苍生。

此赋不出阴阳的范围,千古勘察地理峦头的秘法尽列书中,但不要轻率传于别人。只要慎于传授,便不怕泄露天机,将秘诀推广出来,公诸于世是可以的。只要得其人而传之,则在世间流传万古,岂有穷尽之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