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同之悲惨岁月——屠城

 燕山茶社 2022-02-20
文章图片1

大同古城墙

一、古代屠城的原因

古代打仗有很多屠城的例子,明明已经战胜了对方,为什么还要屠城呢?

第一,是为了报仇雪恨。城中的军兵和老百姓抵抗顽强,有效阻挡了对方的进攻,也给对方造成了一定的伤亡。城破之日,攻城的一方为了泄私愤,就要屠城。第二,把城中男女老幼都杀死,给对方心理造成重创,让他们没有招架之功,更无还手之力。

第三,屠城可以有效防止对方士兵化装成老百姓继续搞游击战的事件发生,可以有效减少己方的伤亡,防止对方东山再起。

第四,攻城之后,攻城的兵将消耗比较大,迫切需要后备给养物资补充,掠取城中物资,为了减少抵抗的阻力,就要实行屠城。

第五,提高己方士气。攻城成功之后,将帅纵容士兵烧杀抢掠,把城中有生命的东西杀干杀净,可以让士兵士气大阵,忘掉攻城时受到的阻力,贪图一时抢来的便宜,继续战斗。

文章图片2

二、叛顺降清

清兵入关后,派恭顺侯吴惟华进攻山西,于清顺治元年(1644年)五月初十,兵临大同城下。原已投降李自成的姜瓖(xiang),杀死留在大同的农民军首领,开城降清,清廷命姜瓖为征西前将军,并铸印以示信任。冬天姜瓖统帅大同、宣化诸镇之兵,配合英亲王阿济格在保德、宁武击败农民军总兵高一功,姜因此于顺治二年(1645年)六月进京觐见顺治帝。

文章图片3

三、反清归明

清军人关后,对汉族人民大肆屠杀,引起了百姓的仇恨。顺治五年(1648年)南明抗清形势大振,桂王政权波及七省,山西除太原外,大部分地区已与陕北联成一片,形成北方抗清的基地。蒙古喀尔喀(内蒙乌盟境)也起来反抗。姜瓖见状开始策划反清。这年十一月,清廷派阿济格、博格统兵驻防大同,以防备喀尔喀。姜瓖心虚,怀疑是来对付自己的,故于十二月初八(1649年1月20日)乘宜大总督率领司、道官员出城筹备粮草的机会,杀其家属,并率军出城袭击清军,阿济格猝不及防,一直被追到阳高城下。姜琅自称大将军,上演了又一场反叛主子的闹剧。

姜击败清军后,立即派兵向雁北各瓖地进发,同时向全省发出檄文,号召明朝旧官员联合抗清。姜壤同党姚举杀死冀宁道王昌龄,攻下忻州,派姚安攻陷朔州,派万练攻下宁武、苛岚、保德等地。姜的左大将军刘迁说服雁门关、代州、繁峙、五台等地归附。浑源、山阴、右玉、广灵、平鲁等地纷纷响应,。明朝官员虞元、白湾、张万全等兴兵占领蒲州、运城、解县、绕县诸城,太原告急,清廷派固山额真巴颜等载红衣大炮奔赴大同,将大同团团围住,城周围还挖了壕。

大同城内军民与姜一道投入保卫大同的战斗。

文章图片4

四、被害屠城

清廷下谕劝姜归诚。顺治六年(1649),摄政王多尔滚亲征大同,中途因喀尔喀军情,先出张家口,后又折向大同,攻占浑源。应县参将张祖寿、山阴知县颜永锡都向多尔滚投降。多尔滚又送书向姜劝降。姜派马得胜从大同北山攻击清军,博格派鳌拜击败姜琅骑兵,姜壤从此关闭城门不出。

文章图片5

助马路(大同市新荣区助马堡)、得胜路(大同市新荣区得胜堡)反清义军五千人,援助大同,被清兵截击。姜率师北出救援,也未成功。阿济格回京后,其职由固山贝子吴达海(满)接替。尼堪率另一路清兵从左卫(左云)合围大同。八月英亲王阿济格又亲征大同,这时大同被围已达九个月,城中缺粮,军民多战死饿死。当时吴达海(满)平定了朔州、宁武,吴三桂平定了陕北,大同已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八月二十六日,姜部将杨震威等斩姜及其父姜琳、弟有光,带上人头投降了清军。九月清廷给阿济格下令:除了献出姜人头的杨震威等23员及其家属外,其他所有官吏兵民尽行杀戳,并将大同城墙拆去五尺,名曰“斩城”。也就是“屠城”。从此,大同废,不立官,将大同府移治阳和(今阳高)称为阳和府;大同县移治西安堡(今怀仁西安堡)。姜瓖府衙及住宅均掘地三尺,大同从此变成一座荒城。

文章图片6

五、复兴

直至顺治八年(1651年)总督佟养量、巡抚薛陈伟等联名上书,请求复还大同,至第二年才将府治县治复还,并从周围各县移民,使大同逐渐复兴。

文章图片7

(图源网络侵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