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泪痕春雨漫评两晋(三十七)天下一统 大家都是晋国人

 正哥与泪痕春雨 2022-02-20

(三十七)天下一统  大家都是晋国人

晋武帝可以这样迅速的征服吴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统战工作干得非常到位。

总的来说,吴国灭亡了,对于普遍的吴国人而言,并没有什么太抵触的心理,所以吴国人,也很快溶入了晋国的大家庭,接受了自己是晋国人的身份。

吴国的臣子们,溶入晋国大家庭后,完全忘记了亡国之痛。
虽然他们并没有发出“此间乐,不思吴”的豪言壮语。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实际上与刘阿斗,也就是半斤对八两罢了。

面对吴人的这种态度,让一些正人君子实在忍无可忍。因为你们身为亡国之人!没有半分哀痛之情,却是一副“此间乐不思吴”的样子,你们还有点廉耻吗?

对于这种责难,吴人是这样回怼的。
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三国复归晋。这是学前儿童也知道的常识。
我们吴国自然是灭亡了,但你老兄,好象也不是生下来,就是晋国人吧;我们吴国自然是灭亡了,但你老兄的魏国(蜀国),好象也灭亡了吧!
我们吴人没有表现出亡国应有的哀痛、悲伤,你们魏人(蜀人)就表现出了?
面对这种反驳,正人君子们,顿时都是一脸羞愧,不知如何应答了。

更主要的是,你们说的那套忠君爱国,就是军阀们骗人为自己卖命的宣传罢了。
什么魏国,什么吴国,什么蜀国,那都是割据势力;我武帝承三世之恩泽、奋三世之余烈,让天下复归于一统,这才是我们大家应该忠的君、爱的国!

如果说蜀汉皇帝、孙吴皇帝,能代表广大老百姓的利益,对于蜀汉、孙吴的灭亡,大家感觉伤心,这个我们能理解,因为这是人之常情。
问题是,蜀国的皇帝,就是一个扶不起的刘阿斗;吴国的皇帝,就是毫无人性的孙皓;现在,大家终于从他们的统治下解脱出来,这有什么好伤心的?
你有受虐倾向,喜欢被昏君、暴君统治,并不代表大家都喜欢这一口。
遥想当年,汉末天下大乱,群雄四起、军阀遍地,大家各为其主,你找我、我打你,折腾的天下十室九空。
现在,我武皇帝的率领下,天下终于实现了统一。我们就应该忠这个君、爱这个国,就应该珍惜这来不之易的、统一的、和平局面。
此时此刻,你却是告诉我们,吴人应该痛哭流涕,应该永远牢记亡国之痛?你这是想干什么?

如果吴人敢这样回怼,所谓的正人君子,更不敢多说话了。

遥想当年,蜀汉皇帝刘阿斗被俘,发出了此间乐不思蜀的名人名言。
这句名人名言,让人感觉,刘阿斗就是一个扶不起的刘阿斗。问题是,现在天下一统了、大家终于迎来普遍的和平,除了少数别有用心的坏人,真有人盼望天下再度陷入分裂之中吗?

刘阿斗说此间乐不思蜀,意思非常简单。那就是,我虽然失去了皇位,但是看到天下由分裂走向统一,我还是发自心底的感到高兴。

事实上,刘阿斗早就曾公开检讨自己,为了贪享荣华富贵,而不惜阻挠天下统一的错误。
总而言之,许多年以前,大魏文皇帝就曾派人,向我们表达了,他渴望和平解放巴蜀的愿望。但是我贪恋父亲留下的荣华富贵,为了自己可以割据一方,而不能理解大魏文皇帝伟大的胸怀。
现在,面对天朝的军威,我终于想通了,人不能总想着自己的利益。现在,为了巴蜀可以实现和平解放,我愿意放弃抵抗;我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巴蜀人民可以避免战乱的摧残。
每惟黄初中,文皇帝命虎牙将军鲜于辅,宣温密之诏,申三好之恩,开示门户,大义炳然,而否德暗弱,窃贪遗绪,俯仰累纪,未率大教。天威既震,人鬼归能之数,怖骇王师,神武所次,敢不革面,顺以从命!辄敕群帅投戈释甲,官府藏一无所毁。百姓布野,馀粮栖亩,以俟后来之惠,全元元之命。《三国志》

对于刘阿斗的这种表示,曹魏皇帝回应说。
董卓乱政到现在,天下大乱60余载,百姓深受其害。大军深入巴蜀,你如果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肯定会让巴蜀兵祸连结;但是你在关键时候,不在意自己的利益得失,而是积极响应我们和平解放巴蜀的倡议。就凭你这份仁爱之心,老天也会保佑你一生幸福的。
乃者汉氏失统,六合震扰。.......自是以来,干戈不戢,元元之民,不得保安其性,几将五纪。朕永惟祖考遗志,思在绥缉四海,率土同轨,故爰整六师,耀威梁、益。公恢崇德度,深秉大正,不惮屈身委质,以爱民全国为贵,降心回虑,应机豹变,履言思顺,以享左右无疆之休,岂不远欤!


现在,吴国皇帝孙皓被俘了,他会发出什么名人名言呢?
晋武帝对孙皓说,我早就设置了这个位,等你前来。孙皓说,我在吴国,也设置了这个座位,专等陛下前来。
我们总觉得孙皓这种说法,充满了狂妄的意味。其实呢,从孙皓在晋国的各种言论去看,孙皓绝对是标准的词令高手。所以听到孙皓这种看似狂妄的回答,司马炎那是放声大笑。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晋武帝听到孙皓的这种回答,为什么会放声大笑呢?
因为孙皓的意思很简单,您希望天下一统,我也希望天下一统啊!关键是,全国人民也都希望天下一统;更主要的是,它现在就是终于一统了!
换而言之,我虽然失去了皇位,但是看到天下由分裂走向统一,我还是感觉由衷的高兴!因为这就是多年以来最大的愿望,所以我愿意利用自己的影响力,让大家一块维护这种来之不易的大统一。

什么叫词令高手,这才是标准的词令高手!

我们处于皇权的视角看历史,难免会感觉“乐不思蜀”的名言太让人丧气;难免会觉得“我也曾设此座以待陛下”的名言太过狂妄。
其实呢,换成国家民族的视角,它就是表达了当事人,对天下由分裂走向统一的由衷喜悦。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他们的这种喜悦之情,是发自心底的吗?估计不是的。因为他们失去的东西太多了。
事实上,不要说历史当事人了,就是读史者处于他们的视角上,也会充满了无穷的惆怅与恨意。总而言之,如果让我处于刘阿斗的位置上,我一定不会轻言投降,大不了让蜀中变成一片焦土。总而言之,如果让我处于刘阿斗的位置上,我一定会找机会夺回属于我的一切,大不了让天下再度陷入战乱。

不管怎么说,到此为止,魏、蜀、吴已成为历史。
就如始皇帝统一天下后,赵、魏、韩、燕、楚、齐都是历史了。

面对此情此景,大家可以发自心底的哀伤与惋惜。毕竟,那么多国家,说没就没了;关键是,大家对此竟然都是麻木不仁、有娘就是娘,完全忘记了亡国之痛。
问题是,如果大家永远不忘自己是赵人、楚人......;如果大家永远不忘自己是吴人、蜀人........。会是什么结果?
从这层意义上,面对此情此景,更多的人,都会感觉一种由衷的喜悦,毕竟天下终于统一了,普遍意义的和平时代终于来临了。
但是很不幸,这段普遍意义上的和平时代,非常短暂;而一个漫长的、恐怖的战乱时代,很快就要拉开序幕了。

欢迎大家关注下一节  司马衷的太子地位何以稳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