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腰椎相关退行性疾患,固定是为了更稳定

 神经外科胡永珍 2022-02-20

对于治疗腰椎相关退行性疾患,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联合融合器椎间融合术因术后融合率高、椎间隙高度丢失率低、早期稳定性好,已成为主要的外科治疗手段。但学者们在应用单侧与双侧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的疗效评估上的分歧从未停止。其争议主要集中在单侧内固定术是否可提供牢固的稳定性、确保融合器不松动脱出并达到椎间骨性融合的临床疗效。相比之下,双侧内固定又存在术中创伤大、手术费用昂贵、并发症发生率潜在升高等缺点。

椎弓根螺钉固定术

为达恢复三柱稳定性的目的而植入椎弓根螺钉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有效措施。因螺钉植入数量和方式不同,可分为单纯椎板切除术、单或多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单侧或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等多种术式。但所有术式的目的均是通过控制责任节段伸屈旋转运动的幅度、纠正椎体间异常应力从而确保骨、肌和软组织被破坏的手术节段的稳定性,同时提高植骨融合率。然而“恰到好处”的内固定并不容易实现。

若单纯行融合术不附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因椎间盘与软组织的切除,难以控制腰椎侧屈和旋转载荷;若内固定强度不足、螺钉握持力不够或术后承载负荷过大,特别是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螺钉松动、断裂和假关节形成的风险大大提高;若内固定强度过大,会导致腰椎邻近节段应力集中增大,加速邻近节段的退变。

双侧椎弓根螺钉 VS 单侧椎弓根螺钉

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术:通常临床上多采用后路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椎间融合术。该术式可保证较好的稳定性,并使螺钉及融合器的应力均保持最小。然而其缺点在于:(1)双侧固定需同时显露两侧。相对于单侧术式,其手术暴露范围广、时间长、创伤大。(2)双侧内固定容易导致固定强度过大从而增加发生邻近间盘退变的风险。(3)对单侧根性症状患者行双侧手术,无症状侧的显露、椎弓根螺钉的置入是对患者的额外伤害。

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的优势

虽然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在体外试验的稳固性不如双侧椎弓根螺钉系统,但在实际的临床疗效上却未必如此。

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融合术具有以下优点

(1)能够最大范围减少骶棘肌失神经性萎缩。有研究显示,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术仅需剥离一侧骶棘肌和椎旁肌,术后肌肉萎缩无力、腰背衰弱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同时可保留棘突及棘间、棘上韧带、健侧椎板及关节突,对脊柱结构破坏少,对神经根及硬膜囊干扰小,并发症少。

(2)手术减压及内固定操作范围所形成的瘢痕面积小,导致医源性椎管狭窄的发生率低。

(3)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医疗费用上明显小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在临床疗效满意率、融合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无明显差异。

(4)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在提供足够稳定性的同时,也可避免双侧椎弓根螺钉坚强固定术后的远期潜在危险。张建华等比较了单枚融合器和单枚融合器加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不稳症的疗效,后者植骨融合率较高,融合器相关并发症较少。对文献的Meta分析显示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可以明显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费用,在住院时间、融合率、并发症发生率和优良率等方面与双侧固定无明显差异。

(5)脊柱整体结构破坏减少,不破坏健侧椎板及关节突,术后脊柱不稳、假关节形成等并发症减少;

(6)骚扰神经根及硬膜囊的发生率减少,神经损伤并发症减少

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的不足之处在于

(1)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发生融合器沉降率略高于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2)由于单侧钉棒系统会因其固定不对称而导致应力不平衡、发生耦合运动,所以该术式不能对全椎间盘切除减压后提供足够的稳定性;(3)单侧内固定术抗旋转能力较弱。

在选择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时,应充分评估手术对侧结构的完整性,如有无肌肉-韧带复合体损伤等。对于退变性椎体滑脱或峡部裂性椎体滑脱需要复位、脊柱退变所致的继发性椎管狭窄需要双侧减压和伴有严重不稳、严重骨质疏松、椎体间隙严重狭窄的患者不宜选用单侧椎弓根固定术。该术式的适应证仅限于:

(1)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有严重腰部疼痛,术中发现腰椎明显不稳;

(2)单侧椎间盘突出根管狭窄症;

(3)Ⅰ度腰椎滑脱,伴有单侧肢体无力、疼痛、麻木,并且同时存在腰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