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油腻的中年人,条条扎心,你沾边几条?

 神经外科胡永珍 2022-02-20

油腻一词最早来源于微博,早在2017年,冯唐在《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男》中写道:“近几年,特别是近两三年,周围的一些中年人被很持续地很有节奏地拎出来吊打,主要的原因都是因为油腻。”

        油腻的意思是,形容某人不清爽、不体面、不优雅,就算不胖,言行举止、气质也会让人感觉难受、腻味,是对某些人特征的概括描述,这些特征包括不注重身材保养、不修边幅、谈吐粗鲁等。
        一种油腻是真正的、身体上的油腻。每个人到了一定的年龄,无论事业是否有成,都会由青年人的懵懂青涩变成中年人的肌肉松懈、满脸油光。

       在中国有句古话: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让人不禁联想到,我们中国的中年人群体真的是这么想的吗?
        人到一定的年龄,身体的各种机能都开始有不同程度的衰退,但一般人的生活水准却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渐提升,年轻时瘪瘪的钱包也开始鼓胀,填饱肚子不成问题,过食肥甘厚味却会造成问题,久而久之就成为脑满肠肥的中年油腻男或女了。

          “中年”这个词听着挺可怕的,虽然联合国定义45岁到59岁才算中年,随着最后一批80后今年踏入三十岁,大家摸着大把掉下的头发,纷纷自嘲中年。
        人到了一定的年龄,不修边幅,好饮酒暴食,三观苟且,或自视甚高,追忆往昔,或自诩放浪形骸。而其中也不乏位高权重,事业有成者。油腻二字一出,既然能引起共鸣,说明这一类人已普遍的成为现象。
         张爱玲曾在《半生缘》里写道,“中年以后的男人,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在,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在社会和事业上游刃有余的状态也往往被称之为“油”。“油”不是坏事,腻就是问题了,腻一方面是油脂太多,但更关键的是油脂变质。如同年轻时身体盛壮,油脂中精的含量高,所以让人脸上放光,而人到中年油脂里痰湿浊的成份大于精,所以依旧是满脸油光但是显得暗淡污垢。
        也许自身发生的一些变化,自己并没有注意观察过,不妨看看这个最新油腻的标准。

         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有网友总结,要坚持学习;坚持运动锻炼、别犯懒;多顾家、少些没必要的应酬;身处人群中,少卖弄知识,少刷点存在感,别总想着跟年轻人传授人生经验。

1、不要成为一个胖子;

2、不要停止学习;

3、不要呆着不动;

4、不要当众谈性(除非你是色情书作家);

5、不要追忆从前(哪怕你是老将军);

6、不要教育晚辈;

7、不要给别人添麻烦;

8、不要停止购物;

9、不要脏兮兮;

10、不要鄙视和年龄无关的人类习惯。

        实际上,“油腻”可能跟人有关,跟年龄无关,甚至跟外表也无关,更主要的还是在精神层面,与志趣相关。如果一个人从年轻时期就毫无自律意识,人到中年,恐怕十有八九会成为讨人嫌的“大油田”。
        说实话,现在很多对国家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都是四五十岁以上的中年人。通常这个年龄段的人,心智上更成熟做事情更加稳重,相较于年轻人有着更多的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中年人理应成为国家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但目前来看,我国中年人被边缘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