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脑震荡,真的忽略了吗?

 神经外科胡永珍 2022-02-20

脑震荡是颅脑损伤中最普遍的一种类型,在颅脑损伤中程度最轻、最容易被忽视,但脑震荡患者在门诊中占比很大。
随着竞技运动的兴起, 对运动相关性脑损伤的关注度日益增加;同时频发的暴力恐怖事件和局部冲突战争,使人们对其导致的军人及其运动员相关性脑损伤也高度重视,在这些脑损伤中,轻型脑损伤占据了绝大部分。 


定义

脑震荡传统定义是头部外伤后立即出现短暂的脑功能损害表现, 但没有器质性的神经病理改变的一种轻型脑损伤。
根据第三次国际运动相关脑震荡会议共识,将脑震荡定义概括为:钝性力或突然加速、减速、旋转力等生物机械力作用于头部、面部、颈部或身体其它部位传导至头部引起的急性、短暂神经功能障碍性病理生理过程。 


临床表现

脑震荡患者临床上可能表现为生理 (头疼、恶心、呕吐、视力模糊、复视、闪光、平衡障碍、声光过敏、耳鸣、眩晕) 、精神行为 (疲劳、嗜睡、入睡困难、烦躁、抑郁、焦虑) 和认知 (迟钝、迷蒙、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 等方面的若干症状或体征。
(1)意识障碍:常见表现,伤后立即出现(<30 min)。这是目前脑震荡很主要的一个指标, 但是后面的观点讲到意识丧失已经不能成为脑震荡的必要条件。 
(2)认知功能障碍,近事遗忘(逆行遗忘)、精神恍惚、定向力障碍、注意力不集中、忆力下降、回答问题迟钝、重复语句。 
(3)情绪障碍:烦躁、易怒、忧郁、恐惧、情绪化、倦怠等。
(4)睡眠障碍:思睡、睡眠时间减少、入睡困难、失眠等。
(5)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头痛、恶心、呕吐、头晕、皮肤苍白湿冷、血压下降、脉搏细弱缓慢,一般随意识恢复而逐渐消失;患者可遗留眩晕、心悸、耳鸣、躁和抑郁等症状,3~5 d 逐渐恢复。
脑震荡的症状和体征较多,但伤后即刻出现定向障碍或者意识障碍为其主要症状;伤后24h内出现平衡功能缺失;伤后48h内出现反应迟钝及学习能力和记忆力减退。
引起脑震荡的外力作用于头部后产生的脑干症状如意识不清、昏迷等通常比较短暂, 一般不超过30min,并伴有出汗、面色苍白等临床表现,体检可见呼吸浅慢、血压下降、心率迟缓、肌张力弱、生理反射减弱甚至消失。
临床常用诊断标准和分类

诊断标准:
(1)脑外伤病史;(2) 短暂意识障碍<30 min;(3) 逆行性遗忘;(4)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5)CT、MRI 无明显异常。
记忆受损的特殊现象是逆行性遗忘和创伤后失忆。前者是指患者意识恢复之后不能回忆受伤当时乃至伤前一段时间内的情况。脑震荡的程度愈重、原发昏迷时间越长,近事遗忘现象越显著,但能够忆起远事。
逆行性遗忘可能与海马回受损有关,创伤后失忆是指从创伤发生到重新获得连续记忆,一般在在24h内,时间越长提示病情越重。
诊断分类 :
(1)脑外伤后神经反应 (无意识障碍 );(2)脑外伤后综合征(伤后症状持续 3 个月以上 );(3)脑外伤后遗症。 

治疗原则与注意事项 

大多数的脑震荡症状在一周内恢复,平均3~5d。症状超过7d未恢复考虑为脑震荡后综合征。但一般认为脑震荡后综合征的脑震荡症状大多超过了3个月。脑震荡症状持续超过1年者,称为慢性创伤性脑病。
以休息静养 (清淡饮食,作息规律,避免过度用脑,减少阅读、看电视电脑等) 并配合神经营养和脑血管调节药物治疗为主。
注意事项:
(1)无论何种类型的脑震荡,均应建议休息 7~14 d;
(2)留诊住院观察或交代病情变化随诊;
(3)急性期可镇静镇痛治疗;
(4)头痛呕吐严重者可适当脱水治疗,必要时复查 CT 或 MRI 以防漏诊;
(5)作好心理医疗工作,解除患者思想顾虑,立治愈信心 。

总结

通过病史收集和查体,发现以下情况时, 需要行头颅CT扫描:(1) 持续的严重头疼;(2) 呕吐, 特别是频繁呕吐;(3) 抽搐;(4) 意识丧失时间>5min;(5) 持续的创伤后失忆 (伤后4h 简明威斯特创伤后遗忘量表<18/18) ;(6) 伤后2h,GCS<15或GCS持续降低;(7) 颅骨可疑骨折;(8) 有血凝病或出血疾病;(9) 局灶神经功能缺损;(10) 警觉、认知等的持续异常;(11) 年龄>65岁。
如有头皮出血或撕脱伤、多系统创伤、危险机制、临床表现延迟可作为行头颅CT扫描的相对指征。
如果CT扫描异常,可以住院观察治疗。如果CT扫描正常,伤后4~6h症状好转,没有持续的创伤后失忆,警觉、行为和认知恢复正常,距离医院较近且有人照顾者可以回家观察,并向患者或家属讲明观察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1]闫德祺,王刚,高玉松,王凤仙,罗新铭,张松坡.脑震荡的诊疗研究进展[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8,32(02):133-136.
[2]李培建. 易被忽视的脑损伤——脑震荡的诊断和治疗[J/CD].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2018, 4(3): 188-189.

坚持科普,希望医生和患者少走弯路,疾病得到尽早诊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