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依法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十大案例——案例五:网络诽谤自诉转公诉

 永心向海 2022-02-20

Image



今年1月起,全国妇联与全国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中国女法官协会、中国女检察官协会、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女律师协会等四家团体会员联合开展征集,从近两年办理的大量案件中推选出49个优秀案例,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和律师事务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评审,推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十大案例”。

“依法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十大案例”征集评选活动自2015年起举办,展示了近年来司法机关、妇联、工会和律师等社会力量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重要作用和维权成果,展现了我国尊重和保障妇女人权的生动实践,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全国妇联宣传部、权益部有关负责同志,全国总工会女职工部、中国女法官协会、中国女检察官协会、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女律师协会相关代表出席了发布会。
第四届“依法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十大案例”

一、产假期间被扣生育津贴获赔案

二、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维护内退女职工特殊权益案

三、发挥社工作用解决探望权纠纷案

四、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司法拘留案

五、网络诽谤女子出轨自诉转公诉案

六、“一站式”取证严惩性侵儿童案

七、家暴起诉离婚法院缺席判决案

八、强奸重伤幼女判处死刑案

九、离婚藏匿子女刑事拘留案

十、支持“外嫁女”获同等村民待遇案

Image
案例五
网络诽谤自诉转公诉 侵犯他人名誉终尝恶果

一、案情简介


网络诽谤女子出轨自诉转公诉案    
2020年7月至8月期间, 郎某在杭州市余杭区良渚街道某快递驿站内, 偷拍被害人谷某 (女) 取快递视频, 并伙同何某捏造谷某结识快递员并多次发生不正当性关系的微信聊天记录、“赴约途中”“约会现场” 等视频、图片, 陆续发布在某微信群, 后经他人迅速转发扩散到上百个微信群、多个微信号等网络平台, 引发大量点击、阅读及低俗评论, 严重影响了谷某的正常工作生活。同年8月至12月, 此事经多家媒体报道后引发网络热议, 其中仅微博话题 “被造谣出轨女子至今找不到工作” 阅读量就达4.7亿、讨论5.8万人次。2020年12月14日被害人谷某自诉被立案后, 余杭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时间成立专案组, 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并协同取证, 固定关键证据。12月22日,检察院建议公安机关将本案以公诉程序立案侦查。2021年2月26日,检察院依法对郎某、何某以诽谤罪提起公诉。4月30日,余杭区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开庭审理此案并当庭宣判,分别以诽谤罪判处被告人郎某、何某有期徒刑一年, 缓刑二年。判决后, 被告人均未上诉。 

二、典型意义


本案是一起司法机关对普通民众在网上受到侮辱诽谤以公诉程序查处的案件。本案的意义, 一是展示司法机关严厉打击任何领域侵害妇女权益的鲜明态度和坚定立场, 体现了司法机关加强对妇女人格权的刑法保护, 维护网络社会秩序, 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 践行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二是为明确“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公诉情形提供个案参考。本案中, 被告人恶意编造侮辱女性的不雅内容, 利用网络诽谤他人, 不仅严重损害妇女名誉权和人格尊严, 使得被害人的工作、生活和身体健康遭受极大影响, 而且经网络迅速传播, 给广大公众造成不安全感, 严重扰乱网络社会公共秩序, 影响“围观”群众对国家法治、个人安全、社会治理的信心。本案由自诉转为公诉, 是司法机关主动作为, 对刑法第246条规定的创新应用。三是有助于鼓励广大女性面对诽谤等违法行为侵害时, 不做沉默的羔羊, 勇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同时引导广大公民树立“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的正确观念, 自觉规范网上行为, 共同维护网络秩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