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同志的胸怀

 laoyu2012 2022-02-20
图片
1958年4月5日,朱同志在西湖孤山西泠印社视察

众所周知,在近代中国的革命道路上,朱德同志和毛主席始终是站在同一战线上的,毛主席领导人民群众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并最终建立了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他的功绩世人皆知,而对于始终站在他身边的朱同志,在人们心中,或许显得低调得多。

1959年,在即将召开第二届人大会议之前,毛主席决定不再连任国家主席,因此建议中央开会选取新的国家主席候选人,当时的朱同志作为国家副主席是最有希望接替毛主席担任国家主席的人,然而他却拒绝了,那么,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01
始终跟随毛主席的脚步

1958年12月10日,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而此次会议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通过了《同意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关于他不作下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候选人的建议的决定》这一文件。

并且此次会议结束之后,中央正式开始商讨接替毛主席成为国家主席的候选人人选。众所周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毛主席当选为第一任国家主席,而朱同志则当选为国家副主席。按照一般情况,主席不选择连任之后,接替主席席位的则是副主席。

因此,在毛主席决定不再担任国家主席之后,无论是党中央还是外界,都默认朱同志即将接任国家主席的职位,然而,当中央将这个消息透露给朱同志的时候,却得到了意想不到的答案。

1958年12月29日,经过反复斟酌之后,朱同志提笔给当时担任书记的小平同志写了一封信,信中的主要内容就是婉拒担任第二任国家主席,并且推荐少奇同志成为下一任国家主席的候选人。

图片

朱同志在信中言辞恳切,真挚非常,并且逐一说明了自己为何不愿接替国家主席职位的原因,以及少奇同志为何能够胜任的原因。事实上,在朱同志所列举的诸多理由中,可以看出,他所思考的方向和毛主席拒绝连任国家主席的理由几乎是一致的。

毛主席之所以不愿继续连任国家主席,首先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年事已高,国家主席的很多工作已经没有充足精力来胜任,他在职期间,有很多具体的琐碎的工作也是少奇同志帮助他完成的。

因此,毛主席决定不再连任,这样一来,他能有更多的精力来完成很多党内的其他工作。在朱同志的信中,他不愿接任国家主席的第一个原因也是如此。

朱同志比毛主席还要年长几岁,毛主席都已经觉得自己精力不够用了,他又能比毛主席多多少呢,而且,在此之前,除了国家副主席的职位,朱同志还同时担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的职务。

在他看来,自己的年龄已高,是无法兼顾两种同样重要的工作的,因此,他不愿成为下一任国家主席。

02
刘少奇同志更适合一点

尽管朱同志已经说出了恳辞的理由,那么他为何推选少奇同志成为国家主席的候选人呢?首先,在毛主席向中央提出不愿连任国家主席的意愿之后,中央就已经开始商讨可以接替毛主席的候选人名单。

而在当时的党内,除了德高望重的朱同志以外,就只有一个少奇被一起纳入了候选名单,只是因为当时朱同志担任着国家副主席的职务,因此党内大多数人还是默认国家主席恳辞之后,有副主席接任的想法。

因此,在朱同志反复考虑之后,认为自己无法接任下一任国家主席,于是就着重开始考虑少奇同志。

刘少奇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股肱之人,在资历和声望上,也并不逊于朱同志,但是,他比朱同志年轻十几岁,因此在朱同志看来,无论是从精力上还是能力上,少奇同志都比他更适合接任国家主席的职位。

而且,还有一个原因,在毛主席担任国家主席期间,因为要处理的事物实在繁忙,因此很多属于国家主席的工作毛主席都将其交由少奇同志处理,而少奇同志处理地非常好,这在党内众所周知。

因此,在朱同志看来,少奇同志比他要更适合担任国家主席,所以在给小平的信中,他反复推选少奇同志成为候选人。

除此之外,少奇同志比朱同志更适合成为国家主席候选人的原因是,在此之前,朱同志的工作重点更多的在于军队方面,在具体的国家事宜上则参与不多,包括经济文化方面的政策实施,出国访谈等等。

而少奇同志则截然不同,刚刚也曾提到,在毛主席繁忙之余,是少奇同志协助毛主席处理很多繁杂事务的,因此,倘若接任国家主席,少奇同志会比朱同志更好上手一点。

事实上,在朱同志晚年时期,他回忆起当年的想法,还曾说出过这样一个理由,从最初的革命战争开始,他就始终站在毛主席身边,因此,他的大多理念都是和毛主席一致的。

在毛主席告诉他自己不想再连任国家主席之后,他就开始考虑这件事情,自己如果接任国家主席,肯定不会做得比毛主席还好,因为他们的处事方式非常相似。

然而当时的国家已经开始迈入一个新阶段,既然要换一个领导人,就要换另一种领导风格,这样才能给中央带来新的生机。而这个想法他也曾和毛主席讨论过,并且也得到了毛主席的认可。

因此,在开始领会到中央想让他接任时,他才决定恳辞这个职位,也才有了后来他给小平同志所写的那封信。

03
毛主席作出解释

也许有人会有这样的疑问,毛主席决定不再连任国家主席,那么他对于接替他的候选人人选难道没有提议吗?是的,确实没有。

在毛主席明确提出不再连任国家主席之后,中央也曾多次征求他对于候选人的意见,然而无论是在公开场合还是私下里,他都只有三个字“别找我”,至于下一任候选人的提议,他从未开口提过。

直到朱同志写给小平的那封信被中央采纳后,正式确定刘少奇为下一任国家主席候选人时,为了解释为何不选朱同志而选少奇同志,毛主席这才公开作出了回答。

其实理由很简单,就如同朱同志信中所写的那样,国家主席不仅仅是一个好听的名字,更是一份重担,也是一个方向标,并不是说谁贡献大谁就能做,谁资历老谁就能上。

除了是国家元首外,国家主席还要面临很多繁重琐碎的工作,这些工作不仅要求任职者拥有足够的精力,更要求他拥有完善处理这些事物的能力,朱同志和少奇同志无论是资历还是贡献,都没有谁不如谁的说法。

但是朱同志从革命以来,他的工作重心更倾向于军队,而少奇同志则不同,即使是建国之前,他就已经成为毛主席的左右手,在毛主席有事期间,代理毛主席的很多工作。

建国后,也是如此,毛主席很多时候忙于党内工作,一些归属于国家主席的工作内容就会交由少奇同志代理,因此,在选择谁为下一任国家候选人时,少奇同志明显要比朱同志更适合一点。

但是因为当时无论党内党外有很多人不理解其中的原因,所以毛主席不得不出来作公开说明,在说明其原委之后,毛主席还着重赞扬了朱同志宽容大度的革命度量。

毛主席在讲话中称赞朱同志“肚量大如海”,并且在最后还号召党内外人士都要向朱同志学习,学习他不求名利,真实为人民着想的忘我精神。

1959年4月27日,在第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上,少奇同志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尽管他曾多次向中央恳辞,但是最终还是接受了中央的决定,而与此同时,朱同志成功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而在少奇同志担任国家主席之后,毛主席开始着重处理党内工作,而朱同志依然可以将重心放在他的军队建设上来,中央工作在少奇同志的主持下,井井有条。

并且,如同毛主席和朱同志所预料的一样,因为有着多年协助毛主席处理国家事务的经验,少奇同志接任国家主席之后,很快便能够上手处理工作,这无论对中央还是对国家来说,都是一件好事情。

在很多人眼中,国家主席四个字代表的是最高的权利,最荣誉的职位,然而在老一辈革命家眼中,这是一个重任,一定要选择最合适的人担任的职位,他们不在乎名利,只在乎谁能够更好地成为这个国家主席,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因此,他们选择了少奇同志,因为他们觉得他是最合适的人,而不是所谓最应该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