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司马氏篡魏手段的卑劣和晋朝的大乱导致其篡权受到后世指责

 政二街 2022-02-20

历史上篡位的皇帝不少,比如隋朝的杨坚,宋朝的赵匡胤和明朝的朱棣,但只有司马懿的家族被后世骂了上千年,这是为何?

究竟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司马懿夺取大权的过程手段太卑劣,做人完全没有底线

平心而论,司马懿在整个曹魏时期,虽然一直遭到猜忌,但曹操、曹丕、曹叡和曹芳等人毕竟没把他怎么样,而且让他担任高官并委以重任,也算是可以的了。

但是,司马懿有极大的野心,他不甘心一辈子给人打工,他想要自己的家族走向权力的巅峰,因此他一直在谋划政变上位。

而高平陵之变看似是司马懿在曹爽的逼迫下发生的,其实他很早就开始布局,没有曹爽的逼迫,政变也只是来得更晚一点而已。

在高平陵之变中,司马懿的手段相当卑劣,一点下线都没有。

司马懿

当时的情况是,司马懿先是带兵进入皇宫,逼迫郭太后下了几个诏书,他再拿着诏书将京城控制下来,并将其中一封诏书送到城外的皇帝曹芳手中,陈述了曹爽的罪行,并罢黜曹爽及其亲信。

曹爽得知此事后,立马派人控制了曹芳,并召集了数千将士以自卫,而司马懿不久后也派兵占据了洛水浮桥,切断了曹爽入城的通道。

这个时候,曹爽面临两个选择,第一是裹挟皇帝曹芳去许昌,然后召集人马勤王;第二个选择是投降司马懿,毕竟他的族人都在洛阳,他要是跑了,那他就成为孤家寡人了。

很显然,曹爽是偏向第一个选择的,因为司马懿是他的死对头,没少被他欺负,他实在不愿意投降,不然下场将十分悲惨。

但是,司马懿明白曹爽的心思,他最害怕的事情就是曹爽逃走,这样麻烦就大了,怎么办才好呢?

当然是使用卑鄙手段了,司马懿决定利用曹爽勇而无谋又少决断的性格,对其进行全方位劝降,然后再将他及党羽一网打尽,这也是成本最低的办法。

蒋济

至于司马懿使用的劝降人选,其他人就不说了,这里主要说两个人,第一个是领军将军蒋济,他虽然暗地里是司马懿的盟友,但实际上跟曹氏家族的感情也很深厚,受到曹氏四代人的厚待,与曹爽的关系也是相当不错的。

出于这层关系,司马懿让蒋济写信给曹爽劝降,并许诺只要曹爽认罪就既往不咎,蒋济认为可行,于是照办,曹爽看完之后开始偏向于投降司马懿,他认为只要能保住荣华富贵,放弃权力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第二个人物是殿中校尉尹大目,他是曹爽的亲信,政变发生时人在洛阳城内,司马懿为了劝降曹爽,让他去城外告诉曹爽,只要曹爽投降,只会罢黜他的官职,但会保留他的富贵,司马懿可以对天发誓,保证会遵守诺言,最终曹爽彻底相信司马懿,于是率军投降。

无论是蒋济也好,还是尹大目也好,他们都是相信司马懿不会杀曹爽的,所以才同意对其进行劝降的,但司马懿又是怎么做的呢?

曹爽投降之后,司马懿并没有遵守诺言,而是将曹爽及其亲信何晏、邓飏、丁谧和桓范等人以大逆不道之罪诛灭三族,而后又在全国各地展开大清洗,被杀掉的曹魏宗室及其拥护者多达五千余人!

曹爽

对于司马懿这种背信弃义的做法,许多人都感到十分不满,蒋济因为怨恨司马懿及愧对曹爽而生了场重病,不久后就去世了;尹大目也很痛恨司马懿,所以屡次试图对其进行刺杀,但都没有机会实施。

再比如说司空王凌,他是坚决拥护曹氏的,因此打算另立朝廷,拥立楚王曹彪为帝,但没有实施。

司马懿为了铲除王凌,发大军对其进行征讨,并且他故技重施,先是赦免了王凌之罪,还写信对其好言相劝,结果王凌不战而降。

而王凌见到司马懿后,司马懿根本没有姑息他,而是将其绑到洛阳杀掉,他的那些已经投降的部下,也都被司马懿灭三族。

王凌

过了段时间,司马懿依然感到不解气,便派人将王凌的坟墓挖开,将其尸骨拉到市集上暴尸三天,并将差点被王凌拥立为帝的楚王曹彪杀掉,那些没有死掉的曹氏诸王也都被他关押在邺城严密监控起来。

可以说,司马懿的手段是相当卑劣的,他的腹黑超过了当时做人的底线,因此反对他的人非常之多,而那些顺从他的人当中,也有很多是佯装出来的,为的就是等待时机将其推翻。

司马师擅行废立,司马昭刺杀皇帝,皇权被这兄弟二人践踏到没有任何尊严

司马懿去世的时候,军政大权已在他一人之手,儿子司马师作为他的继承人,也是个狠角色。

当初,司马师为了防止妻子夏侯徽向娘家通风报信,竟然利用瘟疫作为掩护,将其给毒杀了!

要知道,夏侯徽可是给司马师生育了五个孩子啊,这都能下得去手,其腹黑程度一点也不亚于其父司马懿。

在高平陵之变前,司马师阴养死士三千,这件事连司马懿都不知道,可见他狠毒之余也极有谋略和野心。

司马师掌握大权之后,手段也是相当强硬的,曹芳联合大臣李丰等人发动政变,但不幸消息泄露,司马师先下手为强,诛杀了参与政变的大臣并灭三族。

司马师

后来,司马师觉得不保险,便废黜了曹芳,改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这件事引起了不小的风波,当初司马懿都没敢这么干,一时间魏国陷入混乱,镇东将军毌丘俭及扬州刺史文钦等人趁机讨伐司马师,但好在司马师将其及时镇压了。

司马师擅行废立,这当然是招致众怒的,司马氏家族的野心进一步暴露,而皇权的神圣性在臣民心中也开始逐渐变得模糊,这件事不但会让司马氏家族自食恶果,也给后世之人树立了不好的榜样。

如果说,司马师没有杀掉曹芳,显得还是十分克制的,那司马昭就恶劣得多了。

司马师去世之后,司马昭接替他掌握大权,此时曹魏朝堂看似风平浪静,其实反对司马氏家族的人非常之多,他们无不在等待时机反戈一击。

与司马师不一样的是,司马昭对彻底取代曹魏建立新政权的愿望十分迫切,为此他一方面通过战争来增加自己的威望,从而为篡位铺平道路;另一方面,他对曹氏家族进行严厉打压,尤其是皇帝曹髦,被他彻底玩弄于股掌之间。

到后来,连市井之人都知道司马昭有篡位之心,这让曹髦感到忧心忡忡,准备联合众大臣发动政变,但司马昭岂能坐以待毙,竟然派人刺杀了曹髦,由此开创了权臣弑君的先例。

曹髦

更可耻的是,曹髦被刺杀之后,司马昭为了摆脱恶名,竟然将执行任务的成倅和成济兄弟杀死并灭三族,以此来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

可见,司马昭是何等虚伪之人,有胆量杀掉皇帝,却没胆量承认是自己干的,还将有功之人当替罪羊杀掉,这样的人,除了使用强权让人屈服之外,有谁是真心实意效忠于他的呢?

司马昭原本以为,杀掉曹髦会让他篡位的阻力变小,但让他想不到的是,他的这种悖逆恶行,让他彻底失去了舆论和人心支持,反而延缓了他的步伐。

为了洗刷自己的污点,司马昭暂时拥立燕王曹宇之子常道乡公曹璜为天子,然后发动魏灭蜀之战,试图通过建立不世之功为自己重新创造新的政治突破口。

然而,让司马昭惊讶的是,他虽然顺利消灭了蜀汉政权,但潜伏良久的大将钟会也趁机发起了叛乱,差点就颠覆了他的统治。

钟会

要知道,钟会与司马昭是从小玩到大的朋友,他也是司马昭最信任的大臣之一,就连他都对司马昭虚与委蛇,还有谁是真心效忠司马昭的呢?

因为这一事件的缘故,司马昭始终不敢篡位,直到他灭蜀后两年因为中风去世,他的愿望也没能实现。

曹魏在经历了司马师和司马昭两人十几年的统治之后,神圣的皇权已经被践踏到毫无尊严可言,司马氏家族虽然大权在握,但并不得人心,反对之人一直都在,而且从来没有中断过抗争。

反观曹氏家族,也是权臣上位的案例,但曹操的为人比司马懿厚道,曹丕对待汉室宗族的态度也更加柔和,因此支持曹氏家族的人大多都是真心实意的,这就证明自身德行远比强权更容易让人信服。

司马炎强行篡位,还开历史倒车,引发中国百年黑暗,堪称历史罪人

司马昭去世之后,三十岁的司马炎继承了他的衣钵,而在此之前,司马炎并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个人经历,也没有什么威望,他唯一拥有的,就是祖辈留给他的权势。

然而,司马炎比较心急,他接手的第二年就逼迫曹奂禅位给他,他因此建立了西晋王朝。

司马炎

不可否认,司马炎是有一定功绩的,他灭掉东吴从而统一了全国,在位期间实施了很多很好的政策,大力发展了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太康之治。

但是,司马炎在执政后期骄奢淫逸,怠惰政事,还做了一件错误至极的事情,那就是开历史倒车,实施分封制,将族人分封到各地建国,让他们成为手握重兵的王爷。

司马炎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其先祖用卑劣手段上位的阴影还未消散,臣民并不完全心向司马氏,为了更好地巩固家天下,他便赋予自家人实权,让他们拱卫中央安全。

司马炎的初衷是好的,但考虑欠佳,因为汉朝的实践已经再次证明,分封制如果用得不好,对中央的危害反而更大。

很不幸的是,司马炎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一点,而司马氏后人个个都是野心家,所以动乱的祸根就此埋下。

更要命的是,司马炎还没有将分封制进行完善,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消除隐患,他就早早驾崩了,还留下一个著名的“何不食肉糜”的皇帝司马衷。

司马衷

司马衷继位之后,皇后贾南风作妖,搅得满城风雨,结果让司马氏诸王看到了机会,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八王之乱,他们为了争夺皇位而相互厮杀,西晋元气大伤,但受害最深的不是豪门大族,而是生活在最底层的百姓。

更可悲的是,就在司马氏后人争权夺势之时,北方的少数民族趁机崛起,他们趁着中原内乱浑水摸鱼,最后逐步做大。

这其中以匈奴人刘渊最为知名,他是第一个向西晋发难之人,趁着中原内乱统一了匈奴各部,在做大做强之后南下中原,从而引发了五胡乱华,连续俘虏了两位西晋皇帝,最后将西晋给灭亡了。

西晋灭亡之后,东晋在南方建立,北方则落入少数民族之手,相互之间攻伐不断,不断有国家建立和灭亡,中华文明进入历史上最为黑暗和动荡的的一段时期,史称五胡十六国,时间前后长达一百三十多年。

在这段时间里,中华大地千疮百孔,百姓民不聊生,无一日不打仗,无一日不死人,真是惨烈到了极点。

可以说,当时的中国,没有一个地方可以称得上是乐土,也没有谁有能力收拾这局面。

东晋十六国示意图

并且,由于人口锐减,农业发展和经济建设也大为衰退,中原文化也遭受了巨大冲击,历史进入一段被迫的民族大融合时期,这对之后的历史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

而造成这一切之人,正是司马氏家族,他们因为自己的私心而致江山社稷于不顾,从而给了外族以可趁之机,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至于说东晋,也是相当不堪的一个王朝,由于门阀制度的逐步做大,造成了严重的土地兼并,因此人民生活得也不是太好,反抗一直没有停止过,直至东晋灭亡。

东晋皇帝司马绍曾经和丞相王导聊天,问司马氏先祖当初是如何夺取天下的,“王导、温峤俱见明帝,帝同温前世所以得天下之由。温未答,顷,王曰:'温峤年少未谙,臣为陛下陈之。王乃具叙宣王创业之始,诛夷名族,宠树同己,及文王之末高贵乡公事。明帝闻之,覆面著床曰:'若如公言,祚安得长!

可见,司马氏家族中不乏明白人,他知道由于司马氏家族得位不正,手段太卑劣,又普遍缺乏让天下臣民信服的德行,灭亡是迟早的事情。

总结起来说,司马氏家族篡位之所以被骂千年,主要是因为篡位的过程中手段卑劣,不讲信义,践踏了人民坚定信仰的皇权,还在得位后先小家后大家,为了争夺权力和财富而牺牲人民,还引发了历史上著名的五胡乱华,让中华文明受到严重伤害,这些都是人们无法接受的,甚至是要大力批判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