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鼠疫!离我们有多远?

 图虫视野 2022-02-20
今天我们说说鼠疫的事。

鼠疫!离我们有多远

11月12日晚,北京市朝阳区政府官网发布通告称,2019年11月12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2人经专家会诊,被诊断为肺鼠疫确诊病例。11月17日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又发布公告称,本月16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镶黄旗巴音塔拉苏木采石场1人在乌兰察布市化德县医院就诊期间,反复发烧,经专家会诊,被诊断为腺鼠疫确诊病例,公告说,患者曾于11月5日在采石场剥食过野兔,目前,未发现本病例与锡盟苏尼特左旗发生并在北京确诊的前2例病例之间有流行病学关联。在不到十天的时间里,内蒙地区连续发现3人鼠疫确诊病例,是不是挺可怕?

11月12日晚,“北京确认接诊鼠疫病例”这则消息在社交平台刷屏后,有关鼠疫的各种信息在网络上迅速传播。而各大媒体对于这件事则是非常的低调,在新闻版面上都没有上头条,甚至在有些大的网站上用鼠疫这二个字进行搜索,结果竟然是无内容。在新华社上找到44条,关于本次鼠疫的有23条,基本是四个内容:1、锡林郭勒盟两例鼠疫病例在京确诊,2、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两名肺鼠疫患者一名稳定一名危重,3、北京市无新增鼠疫病例,4、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一病人被确诊为腺鼠疫。 除此以外,山西晚报则发表这样一篇文章”省疾控中心提醒不必闻鼠疫色变”,告诉人们不必惊慌。
虽然“不必惊慌”,但也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鼠疫到底是有多可怕?这可能是许多普通人都不曾想到的。人们经常听到的是艾滋病、狂犬病等传染病,只要得上就没得治了。而鼠疫多年没有发生了,人们对它并没有深刻的印象,以为鼠疫离我们很远,低估了鼠疫的恐怖性和严重性。岂不知,在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中,鼠疫位居甲类传染病之首,被称为“1号”病。甲类传染病只有两个:鼠疫和霍乱,而且鼠疫的严重性要远远的高于霍乱。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

甲类传染病也称为强制管理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也称为严格管理传染病,包括: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菌病、炭疽、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疟疾、登革热等.

丙类传染病也称为监测管理传染病,包括:肺结核、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诊、新生儿破伤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以及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等。

鼠疫有多么的可怕,看过上面的分类,应该能清楚了,大家都知道艾滋病、狂犬病是个难治的病,得上也就是等死了,而它们才属于乙类。乙类已经很可怕了,那么甲类是不是更可怕。不用多说什么,大家也能明白鼠疫的恐怖了吧。

鼠疫有三种主要类型:腺型、肺型和败血型。
腺型是全球最常见的鼠疫类型,由被感染跳蚤叮咬引发。鼠疫杆菌(鼠疫耶尔森菌)从叮咬处进入机体,通过淋巴系统侵入局部淋巴结,并在淋巴结里进行繁殖,引起淋巴结发炎、肿胀和疼痛,称为“炎性淋巴腺肿”。在感染后期,淋巴结炎可能会出现化脓性病变,发展为开放性溃疡。镶黄旗16日确诊的病例就是这种类型。腺鼠疫的人际传播较为罕见。腺鼠疫可进而发展到肺部,转成肺鼠疫。 
肺型或肺鼠疫是发展最为迅猛的鼠疫类型,潜伏期可短至24小时。临床表现主要是起病急,畏寒高热、头痛胸痛、呼吸急促、嘴唇发紫、咳嗽、咳黏液或血性泡沫痰,常因心力衰竭、出血、休克而死亡。任何肺鼠疫感染者均可通过飞沫把感染传播给他人,肺鼠疫如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则是致命的。确诊的苏尼特左旗的2人病例就是肺鼠疫
败血型鼠疫的临床表现主要是高热寒战、神志不清、昏迷,进而发生感染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广泛皮肤出血和坏死等。
鼠疫起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传染性强、传播迅速。特别是败血型鼠疫和肺鼠疫,如果不加治疗,病死率为30%-100%。
人类历史上一共经历三次鼠疫大流行,有二次波及中国。


第一次大流行:查士丁尼大瘟疫于6世纪中叶开始至8世纪消失,在欧亚夺取上亿条生命。
541年,鼠疫沿着埃及的培鲁沁(Pelusium)侵袭西罗马帝国。鼠疫荼毒培鲁沁后,迅速蔓延至亚力山卓,再继续沿着水陆贸易网扩散到东罗马首都君士坦丁堡,甚至整个东罗马帝国。此次流行导致帝国至少1/3人口死亡!查士丁尼鼠疫爆发后,从541年-717年,鼠疫沿着海陆贸易网扩散到西欧与不列颠。首先是高卢(法国),543年法国西南部亚耳爆发鼠疫病情,接着547年鼠疫传染至爱尔兰与不列颠西部,588年-590年的一次鼠疫横扫马赛、亚威农(Avignon),以及法国北部里昂地区的隆河流域(Rhone Valley),造成2500万人死亡。鼠疫不止波及英法等国,它使当时整个地中海贸易衰退,更造成许多昔日王国的势力因此消失,并改写了整个欧洲的历史。
第二次鼠疫从14世纪中叶开始,前后300年,欧洲大陆丧失三分之一到一半的人口。
这次鼠疫造成了令人闻风丧胆的黑死病。在1346年-1350年,黑死病大规模袭击欧洲,导致欧洲人口急剧下降,死亡率高达30%!
约1347年,往来克里米亚与墨西拿(西西里岛)间的热那亚贸易船只带来了被感染的黑鼠或跳蚤,不久便蔓延到热那亚与威尼斯,1348年疫情又传到法国、西班牙和英国,1348年—1350年再东传至德国和斯堪的纳维亚,最后在1351年传到俄罗斯西北部。估计欧洲有约2500万人死亡,而欧、亚、非洲则共约5500万—7500万人在这场疫病中死亡。当时无法找到治疗药物,只能使用隔离的方法阻止疫情蔓延。此后在十五、十六世纪黑死病多次侵袭欧洲。在东方,万历和崇祯朝的二次大疫被认为是这次全球大流行的一部分。据估计,华北三省人口死亡总数至少达到了1000万人以上。据史料记载,崇祯“七年八年,兴县盗贼杀伤人民,岁馑日甚。天行瘟疫,朝发夕死。至一夜之内,百姓惊逃,城为之空”。“朝发夕死”、“一家尽死孑遗”!
第三次大流行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的第三次鼠疫大流行,从云南、孟买开始,最后汇聚于北满,惊天动地地爆发。其后有山西鼠疫,东北第二次鼠疫,以及欧亚非其他地区的鼠疫,直到20世纪30年代以后才销声匿迹。全球先后死于鼠疫者达数千万。1855年,在中国云南首先发生了大型鼠疫,1894年在广东爆发,广州城在十日之内全城蔓延,并传至香港。广州和香港成为鼠疫流行的中心,经过航海交通,最终散布到所有有人居住的大陆,估计在中国和印度便导致约1200万人死亡。此次全球大流行一直持续至1959年,当全球死亡人数少于250万人才正式结束。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的鼠疫有明末大瘟疫、太平天国大瘟疫、1894年香港鼠疫 1910年东北大鼠疫、1949年张家口鼠疫、。
1、1633年明末大鼠疫
明末大鼠疫开始于崇祯六年(1633年),地点是山西。崇祯十四年(1641年),鼠疫传到北京,造成北京人口的大批死亡。 明末鼠疫这场大鼠疫是的“街坊间小儿为之绝影,有棺、无棺,九门计数已二十余万。” 北京在1643年的8月到12月间,保守估计死亡人数已高达全城的五分之一。所以当次年的4月,李自成攻进大明帝国的都城北京时,他面对的是一座“人鬼错杂,日暮人不敢行”的死城。
2、1855年太平天国大瘟疫
1855年中国西南地区首先发生了大型鼠疫,这被认为是世界第三次鼠疫大流行的前奏。在云南19世纪50-70年代期间,大约有五百万人死于鼠疫。19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瘟疫,战争,黄河泛滥的多重打击下中国历史进入了最悲惨的时代,人口损失过亿。
3、1894年香港鼠疫
1894年香港的腺鼠疫流行规模巨大,造成2679人患病,2552人病亡。当然这些只是得到确认的患者数和死亡数。成为香港开埠甚至有记录至今最多人死亡的瘟疫,香港三分之一的人口逃离香港。部份港口在1894年香港爆发鼠疫后已采取措施,以防鼠疫传入。然而这些措施最终并未能完全防止鼠疫的扩散。
4、1910年东北鼠疫
1910年11月9日,,1910年11月9日,鼠疫由中东铁路经满洲里传入哈尔滨,灾祸首发于傅家甸(今道外区)。鼠疫由沙俄西伯利亚传入满洲里,很快延及哈尔滨,危及东北全境,疫情严重,蔓延迅速,市内每天平均死亡50余人,最多一天死亡183人。随后疫情如江河决堤般蔓延开来,不仅横扫东北平原,而且波及河北、山东等地。东北大鼠疫不仅造成了当时人民的大量死亡,而且还带来了生存压力及经济生活的全面恐慌,特别由于交通断绝而影响了城镇人民的正常生活。  这场大瘟疫持续了6个多月,席卷半个中国,造成了6万多人死亡。
5、1949年张家口鼠疫 
1949年10月14日,在察哈尔省接近省会张家口的康保境内联合县租银地的一个名为察汉崩崩村的村庄内首先出现鼠疫疫情。数日之后即呈现出流行趋势。10月26日,疫情就已经侵入张家口市。染病者快则一天,慢则三至五天即死亡。至11月8日,察哈盟和察哈尔省共因鼠疫死亡75人,其它地区没有发现因鼠疫死亡人员,至12月初,疫情被控制并最终消灭。
臭名昭著的日本731部队曾经就把鼠疫当成“生物武器”进行研究,杀死了很多人。把鼠疫病菌给老鼠注入,跳蚤吸了老鼠的血也带了鼠疫,这些老鼠和跳蚤就成为了最有利的细菌武器,基本上一些小村子可以达到“屠村”的效果。
 
1940年731部队的历史照片。
新中国成立后,鼠疫得到有效控制,但由于我国目前在多个省区仍然存在着不同种类型的鼠疫自然疫源地,近些年一直有散发病例发生,因此,我国对鼠疫防控工作也一直没有放松。另据《全国鼠疫防治“十二五”规划(2010-2015年)》,我国人间和动物间鼠疫疫情持续存在,大中城市和人群聚集地周边地区不断监测到动物鼠疫疫情,近年来,每年都发生1-2起人间鼠疫疫情,几十起动物鼠疫疫情。 
2009年-2018年,全国法定传染病按类别统计,甲类传染病中鼠疫发病、死亡报告数据:
  2018年,发病数0,死亡数0。
  2017年,发病数1,死亡数1。
  2016年,发病数1,死亡数0。
  2015年,发病数0,死亡数0。
  2014年,发病数3,死亡数3。
  2013年,发病数0,死亡数0。
  2012年,发病数1,死亡数1。
  2011年,发病数1,死亡数1。
  2010年,发病数7,死亡数2。
       2009年,发病数12,死亡数3。
人类历史上几次鼠疫大流行的数字,告诉我们鼠疫的可怕,在消灭人口方面,鼠疫比战争还要有效。
鼠疫的可怕还在于它并不需要人类传播,它本身可长期存在于野生动物体内,一旦到人身上,瞬间就就能爆发,这类传染病最头疼,其本身存在“自然疫源”。也就是说大自然中这个鼠疫本来就天然存在着,就看人类是不是被传染上。
也许有人会问,鼠疫这么可怕,如果不小心得上了鼠疫,能不能治好?如果相信媒体和科学家的力量,总会告诉你应该能治好的。最起码从理论上说没有什么问题,因为现在有了抗生素,有了现代的高度发达的医疗技术。但实际情况却乐观不起来。首先,我们如果从网上查一下治疗鼠疫这个话题,你就会发现,关于治疗方面的内容很少很少,经常出现的话是这样的:鼠疫可防,可控,只要发现的早是可以治愈的。就连山西晚报发的那篇提醒“人们不必闻鼠疫色变”的文章,也只是讲到现在控制疫情传染方面的有了很大的进步,对能不能治愈只字未提。这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其次,从我国2009年-2018年,全国法定甲类传染病中鼠疫发病、死亡报告数据中看,2017年、2014年、2012年和2011年这4个年份发现的鼠疫病例死亡率都是100%,另外几年的死亡率也在25%以上。
所以我说,千万别不小心。一定要小心。重点应该放在如何避免被传染鼠疫上面来,而不是放在得了鼠疫如何治好的方面上。得上了,就得上了。想治好,有希望,非常小。再说一遍:重点在预防

鼠疫离我们很远,又离我们很近。
鼠疫传染源为感染动物和肺鼠疫患者,宿主动物常见有啮齿类动物和野生食肉动物。自然界很多动物都可以感染鼠疫,这些染疫动物都可以成为人间鼠疫的传染源,尤其以啮齿动物(鼠类、旱獭等)为常见。野生食肉类动物(狐狸、狼、猞猁、鼬等)、野生偶蹄类动物(黄羊、岩羊、马鹿等)、家畜(犬、猫、藏系绵羊等也可感染鼠疫,在人们接触、猎捕或剥食这些染疫动物时就可能被传染上鼠疫。
看看这些动物是不是离我们很近,甚至有些人还把一些染疫动物当宠物养着,是不是鼠疫的危险就在身边?
目前中国有10个自然疫源地,也就是说这些地方的野外和野生动物身上天然存在鼠疫。想想自己是不是经常去这些地区。


鼠疫的传播途径有很多种,主要有:
1.媒介传播:主要是通过跳蚤吸血传播。蚤叮咬的传播方式为鼠-蚤-人,即跳蚤叮咬病鼠后再叮咬人,或剥取染疫旱獭皮或剥食其它染疫动物,此类传播方式常引起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
2.接触传播:人类通过猎捕、宰杀、剥皮及食肉等方式直接接触染疫动物时, 细菌可以通过手部伤口进入人体, 经淋巴管或血液引起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这种直接接触感染甚至可以通过非常细小的伤口形成感染, 如手指的倒刺等。
3.空气传播:肺鼠疫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鼠疫菌, 患者通过呼吸、咳嗽时便将鼠疫菌排入周围空气中,形成细菌微粒及气溶胶,这种细菌悬浮物极易感染他人。当鼠疫菌感染人发展成为肺鼠疫时,即使在疾病早期也有传染性。肺鼠疫人传人的传播方式可造成鼠疫大流行,其波及地区远远超出疫源地范围。
 

面对可怕的鼠疫,是不是我们只能束手无策了呢?只要我们平时注意预防,还是可以远离鼠疫的。
鼠疫要采取综合措施防控才能获得最大的效果。这些措施包括疫情报告、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所采取的综合措施。还包括预防性灭鼠灭蚤(鼠蚤同灭),健康教育和疫源地干预措施、强化监测等措施。当然这些都是政府要做的,而我们个人则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避免到疫区旅游或活动,避免接触啮齿动物(如:鼠类、旱獭);
2、避免与患有鼠疫的病人密切接触,与可能感染肺鼠疫的病人接触时,尽量和病人保持1米以上的接触距离,并带口罩,勤洗手;
3、采取必要的防跳蚤叮咬措施,使用驱虫制剂,常用驱蚊剂一般都可以驱赶跳蚤;
4、如果曾去过疫区,应持续2周自测体温,如果突然出现发热、寒战、淋巴结疼痛、咳嗽、咳血或出血等任一症状,应当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疫区旅行史,早期抗生素治疗效果较好。
5、栓养自家的狗猫等宠物,使这些猫犬减少觅食到染疫动物的可能性。
6、减少在人群密集场所的逗留时间。在鼠疫流行地区不要接触死亡动物,并使用驱虫剂。
7、生活在疫源地及毗邻地区的群众,进入鼠疫疫源地旅游和务工的人员要充分认识到“不私自捕猎染疫动物、不剥食疫源动物、不私自携带疫源动物及产品出疫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