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部属太优秀,领导不愿放!林总给主席拍电报:亚楼不来,甚感困难

 伟天英 2022-02-20

四野战将系列96:刘亚楼(一)

作者:桅杆

写四野战将,不能不写刘亚楼。刘亚楼个性鲜明,能力出众,功勋卓著,名气也很响。在刘亚楼的军事生涯中,其主要功绩有二:一是任职东北野战军参谋长期间,协助林彪指挥作战以及推动东野正规化建设;二是创建人民空军。笔者迟迟没有动笔写这位名将,一是将军没有留下回忆录,资料相对缺乏;二是将军的履历比较特殊,写起来容易泛泛而谈。

刘亚楼主要在东总参谋长任上出名,是林彪最重要的助手。刘亚楼对“101首长”(林彪的代号)有多重要,这从一封电报中或许可见一斑。今天就和大家说说这事。

文章图片1

(一)林彪的指挥机构“甚简单”

大家都知道,林彪生活单调,指挥机构也非常精简,经常带轻便指挥班子靠前指挥。进入东北初期如此,在四平保卫战(二战四平)期间如此,在辽沈战役期间仍然如此,很少感觉指挥机构人手不足问题。从四平保卫战期间的两封电报,可以看出林彪的指挥风格:

1946年4-5月的四平保卫战,关系到我军在东北的地位,总部极为重视,前线战情也异常紧张。因此,主席不大放心,在4月23日专门致电林彪:“你处组织情形我不甚明了。机关似乎不和你在一起,政工和后勤工作似无人负责。目前作战关系全局,四平地区不久当有6万以上部队集中,我意以高岗代罗荣桓为第二政委,吕正操、萧劲光等亦率总部至前线协助你工作。”

接电后,林彪27日回电:数月来随我行动的机关甚简单,除了警卫人员外,工作人员不到100人,有2部电台。战斗时则更简单,只带参谋、警卫人员20人及一部小电台,随主要部队行动,侦察地形布置战斗。并说“这样的机构与行动很适合流动的情况,能直接参与战场指挥。人多机构庞大,则行动迟缓无法接近火线。故吕、萧仍在后面为好,如将高岗同志抽出来前方代理罗荣桓,那当然是很好的”。

当时,东总第二政委罗荣桓在大连养病(第一政委由彭真兼);第一、第二参谋长萧劲光和伍修权也在后方,林彪在前线没有一个副手协助。从电文语气看,林彪觉得这个“甚简单”的指挥机构,基本能够应付,但似乎也有些吃力,所以说高岗来前方“那当然是很好的”。

精干、轻便、靠前。这是林彪指挥机构的特色和指挥风格。以东北战场的规模之大和形势之复杂,林彪的战时指挥机构最少的时候一共才20人(包括警卫员),这是我们很难想象的,也值得我们思考:现在的战区指挥机构该怎么设置?

文章图片2

(二)林罗联名推荐刘亚楼任参谋长

前文说到,当时东北民主联军已有两位参谋长,即第一参谋长萧劲光,第二参谋长伍修权。但这两位的强项,主要不在参谋业务。所以,进军东北后,两位参谋长一直在后方,没有跟随林彪参与前线指挥。随着战役规模的扩大,林彪急需一位得力的参谋长。恰在这时,刘亚楼出现了。

刘亚楼1929年9月参加闽西红军,当年12月进入红4军随营学校学习,从此长期在林彪麾下任职。长征路上,刘亚楼是红2师政委;长征到陕北后,林彪任红大校长,刘亚楼先是学员,毕业后任红大训练部长、教育长。

文章图片3

杨至成、卢冬生、李天佑、林彪、刘亚楼等人在莫斯科

1939年,刘亚楼被派到苏联留学,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军事。刘亚楼读过中学,基础较好,加上学习刻苦,很快就攻克了语言关。在同批派往苏联学习的同学中,俄语最好的有两位:一位是卢冬生,一位就是刘亚楼。因此,两人毕业后都到苏军任职,刘亚楼在苏军中担任少校参谋。应当说,在苏军司令部3年参谋经历,对刘亚楼后来成长为我军“最好的参谋长”,是一段重要的历练。

1945年8月,苏联远东红军进军中国东北。刘亚楼所部进驻大连后,因为是中国人,调任苏军政工部门,负责民政事务,实际是负责与中方联络。1946年3、4月间,刘亚楼遇到在大连养病的老领导罗荣桓,便坚决要求归队。

文章图片4

在苏军服役时的刘亚楼(中)

经过一番考察,1946年5月初,林彪和罗荣桓联名推荐,总部批准刘亚楼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一参谋长。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在此期间,除了萧劲光兼任一段参谋长以外,伍修权一直是参谋长之一。但这两位参谋长从未负责过司令部的工作,直到刘亚楼上任,东总才有了负责司令部工作的参谋长,并一直协助林彪指挥作战。

从此开始,刘亚楼协助林彪整编军队、组织部队训练、推动部队正规化、协助指挥作战等,成为林彪最重要的助手。

(三)从一封电报看刘亚楼对林彪有多重要

刘亚楼担任参谋长后,民主联军进行了第一次大整编,随后就是三下江南及四保临江、夏季攻势、秋季攻势、冬季攻势、为期6个月的大练兵、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从东北民主联军到东北野战军,部队日益壮大,越战越强,并在1948年11月解放全东北。这其中,刘亚楼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章图片5

说刘亚楼是林彪最重要的助手,可能比较概念化。从下面这封电报,或许可以看出刘亚楼对林彪有多重要。

1949年7月24日,四野总部南下抵达武汉,林彪专门致电主席:“听说拟调刘亚楼担任航校工作(实则是主席点将刘亚楼组建空军、担任首任空军司令员),我们建议亚楼仍来前方指挥作战……如亚楼不来,则我们前线指挥甚感困难。”据说此前,林彪还直接致电在京养病的刘亚楼,表达了同样的意思,但笔者没有查到这封电报。

前文说了,进入东北的初期,林彪的指挥机构非常精简。但部队越来越多,向“大兵团”方向发展,仗也越打越大。这时,林彪“直接参与战场指挥”已不可能,“正规化”是必然趋势,也是大兵团作战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在苏联喝过“洋墨水”的刘亚楼,正好顺应形势,在东北部队正规化建设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随着东北战场作战规模的不断升级,对战役组织、战役协同、战役保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司令部的作用也日益突显。对此,林彪的体会肯定更加深刻。

文章图片6

四野参谋长刘亚楼

应当说,平津战役之后,四野最艰苦、最复杂的作战阶段已经过去。此时说出“如亚楼不来,则我们前线指挥甚感困难”,足以证明两点:一是刘亚楼这个参谋长非常出色,二是林彪认为刘亚楼非常重要。

有人可能会问:林彪思维缜密,精于算计,长于战役筹划。这样的军事主官,参谋长到底能起什么作用呢?我们下文继续解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