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地名:山西省太原市古交市

 茶香飘万里 2022-02-20

太史慈子义

古交市(140181),山西省辖县级市,由太原市代管。位于太原市西北。面积1551平方千米,人口21.08万(2020年)。因原为隋代交城县故治,因名故交,后讹为古交。

辖4个街道、3个镇、6个乡:东曲街道、西曲街道、桃园街道、屯兰街道、河口镇、镇城底镇、马兰镇、嘉乐泉乡、梭峪乡、岔口乡、常安乡、原相乡、邢家社乡。驻东曲街道青年路1号。

历史沿革:交城县(596)-析置卢川县[治炉峪口](713)-撤销卢川县,并入交城县(714)-河口工矿区[治河口镇]、古交工矿区(1958)-古交市(1988)

隶属变化:并州、太原郡(隋)-撤销(714,唐)-太原市(1958)

驻地变化:古交镇(596)-大陵庄(今交城县城)(691)-屯兰川(1938)-河口(1958)-古交镇(1959)-东曲街道(2001,更名)

地处太原盆地以西、吕梁山脉主峰关帝山东翼、云中山南端,外围地势较高,中部则逐渐低洼,形成盆地地貌。平均海拔1604米,西南之狐偃山标高为2100米,丘陵山地超过全市总面积的95%,而河谷平川尚不足5%。汾河及其支流狮子河、屯兰河、大川河等穿流市境。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矿产资源有煤、铁、铜、锰、石英、硫磺、石膏、石灰石。古迹和纪念地有古交旧石器遗址,以及刘庄摩崖刻石、南岩石窟、千佛寺、睦联坡革命烈士陵园等。

今日地名:山西省太原市古交市

(1)东曲街道(面积74.1平方千米,人口4万)

因位于汾河转向东南方向以东的弯曲地带而得故名。

驻地:长峪沟社区滨河南路北

辖10个社区、4个村:新村街社区、建设路社区、川东社区、青年路社区、义学路社区、汾西苑社区、小峪沟社区、河南社区、铁磨沟社区、长峪沟社区、西福苑社区、芦子足村、神堂岩村、许家山村、高五足村。

历史沿革:东曲街道(1985)-河南乡并入(2001)

今日地名:山西省太原市古交市

(2)西曲街道(面积21.2平方千米,人口1.8万)

因位于汾河转向东南方向以西的弯曲地带而得故名。

驻地:西曲社区金牛西大街22号

辖6个社区、2个村:石炭咀社区、滨河北路社区、迎宾路社区、矾石沟社区、西曲社区、滩上社区、永树曲村、港立村。

历史沿革:西曲街道(1985)

(3)桃园街道(面积62.4平方千米,人口4万)

因辖区内的桃园小区而得名

驻地:腾飞路社区

辖8个社区、6个村:腾飞路社区、当中街社区、千佛路社区、桃园路社区、青山路社区、郝家庄社区、马兰滩社区、福康苑社区、麻坪岭村、李家社村、梁庄村、高升村、石家河村、东大岭村。

历史沿革:古交镇(1984)-桃园街道(2001)

(4)屯兰街道(面积19.3平方千米,人口1.9万)

因地处屯兰河中下游而得名

驻地:木瓜会社区

辖7个社区:康乐苑社区、屯乐苑社区、木瓜会社区、电村社区、冷泉社区、鹿庄社区、风坪岭社区。

历史沿革:屯兰街道(1997)

(5)河口镇(面积201.47平方千米,人口2.3万)

因位于汾河北岸和磨石沟口,故名

驻地:河口村河康街1号

辖6个社区、14个村:扫石社区、汾水社区、寨上社区、火山社区、河下社区、河口社区、大坡村、石当河村、栲栳村、后沟村、耿家庄村、沟底村、小南坪村、神堂坪村、大南坪村、解家塔村、吾儿峁村、曹坪村、院家峁村、磨石村。

历史沿革:河口乡(1956)-河口镇(1984)-曹坪乡、大南坪乡并入(2001)

今日地名:山西省太原市古交市

(6)镇城底镇(面积50.63平方千米,人口1.3万)

因今之炉峪口为唐卢川县城遗址,镇城底与炉峪口隔河相望,形成犄角之势,起镇城之用,故名

驻地:镇城底社区雁鸿路

辖4个社区、9个村:镇城底社区、上雁门社区、下雁门社区、城家曲社区、长足上村、阴家沟村、八字山村、赤泥岩村、独兰村、山头村、西岩村、台盘村、佛罗汉村。

历史沿革:镇城底乡(1953)-镇城底镇(1984)-析置镇城底街道(1989)-镇城底街道并入(2001)

(7)马兰镇(面积114.56平方千米,人口2.2万)

因马兰煤矿得名

驻地:利民社区同心街1号

辖4个社区、10个村:利民社区、西塔社区、马兰社区、武家庄社区、姫家庄村、康庄村、南龙沟村、比社村、下石沟村、营立村、西沟村、七佛沟村、白草塔村、武家坡村。

历史沿革:马兰街道(1997)-与姬家庄乡合并为马兰镇(2001)

今日地名:山西省太原市古交市

(8)嘉乐泉乡(面积286.58平方千米,人口1.3万)

因位于背风向阳之处,泉水甘测,土地肥沃,适宜居民生活而得名

驻地:嘉乐泉社区

辖2个社区、13个村:铁炉沟社区、嘉乐泉社区、郝家曲村、佛堂坪村、咀头村、南村、盘道村、冶元村、阳岩村、明家洼村、阁上村、狮子村、红梁岩村、猫儿尖村、西岔村。

历史沿革:嘉乐泉乡(1953)-阁上乡并入(2021)

(9)梭峪乡(面积42.4平方千米,人口1.6万)

因相传境域古时原是莎草地,故名莎峪,后因谐音而得名

驻地:梭峪村

辖5个社区、4个村:长峁社区、狮河口社区、梭峪社区、会立社区、白家沟社区、炉峪口、李家沟村、长港村、杏林坪村。

历史沿革:杏林坪公社(1965)-梭峪公社(1983)-梭峪乡(1984)

(10)岔口乡(面积175.54平方千米,人口1万)

因位于屯兰河上游三条支沟的交汇之处而得名

驻地:岔口村委下阳坡村

辖12个村:岔口村、提子头村、周山庄村、安家沟村、关头村、大应寒村、赛底村、大济沟村、新房村、席麻沟村、杜里沟村、麻会村。

历史沿革:岔口公社(1958)-岔口乡(1984)

(11)常安乡(面积97.53平方千米,人口0.84万)

原名长干(竿)村,有长久实干之意,逐步演绎为长干或常干,后取吉利之意改名常安

驻地:常安村

辖12个村:常安村、东塔村、科头村、郭家梁村、水益村、龙庄沟村、小娄峰村、陸联坡村、南头村、曲坪村、麻家口村、辛庄村。

历史沿革:常安公社(1961)-常安乡(1984)

今日地名:山西省太原市古交市

(12)原相乡(面积106.25平方千米,人口0.67万)

以原相村得名

驻地:原相村003乡道与227县道交叉口西南150米

辖10个村:原相村、上白泉村、下白泉村、寺行村、白岸村、姚家社村、兆峰村、胡家峪村、赵河口村、下石沙村。

历史沿革:原相公社(1958)-原相乡(1984)

(13)邢家社乡(面积261.91平方千米,人口1.2万)

以邢家社村得名

驻地:邢家社村彩虹路

辖15个村:邢家社村、康家社村、西峪沟村、刘庄村、龙子村、中社村、油房坪村、郑家庄村、陈家社村、关头村、草庄头村、宋家庄村、南沟村、上庄村、瓦屋沟村。

历史沿革:邢家社乡(1953)-草庄头乡并入(200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