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人存忌妒之心——《素书》悟读之【135】

 新用户97560OBk 2022-02-21

君子有容人之量,小人存忌妒之心 。

《安礼章第六》悟读【36】

【原典】

同美相妒。

【译文】

同样漂亮的人相互嫉妒。

【悟读】

欲无后悔须律己,各有前程莫妒人。

《素书》本句看似说同样漂亮的人相互嫉妒,喻示的是同样才能的人或同行难以相处,关乎处世之智慧。

“嫉妒”一词,来自拉丁语invidia ,词意是“有敌意地看着”。牛津英语词典嫉妒定义为“在注视着另一个人拥有一些高于自己的优势时产生的屈辱感”;而韦伯词典则把嫉妒定义为“在看到别人的优秀或好命运时感到的气恼、羞辱、不满或不安,同时感到一定程度的厌恶,以及占有相同优势的渴望。”

嫉妒之心,人皆有之,轻重不同而已。有的人只是想想而已,有的人却起占有之念并付诸行动。嫉妒之心,害人终害己。

概而言之,嫉妒之因多多,诸如“攀比心理、好胜之心、环境因素”等等。其中,容易被世人忽略的一点是,嫉妒往往来自个人之自卑嫉妒之人往往缺乏足够之自信,不敢正视自己,妄自菲薄,且自己难以察觉,或既便察知,却不敢面对。

值得说明的是,嫉妒往往是单方面的,而妒忌则往往是双方面的。

嫉妒也好,妒忌也罢,皆为人性之大敌,皆为人生痛苦之源。

欲破嫉妒,须师圣人,深悟“空慧”之智,修一颗平常之心。心若明镜,来者不拒,去者不留;不执于有,不执于我,不为物累;虚己淡泊,从容自在,风轻云淡。真正实现,“乾坤容我静,名利任人忙”。

南怀瑾先生说过,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钱财功名,向来为世人内心之桎梏,看得越重,束缚越深,越难挣脱。

佛曰,缘起性空。万事万物,因缘和合,变是这个世界的永恒之主题。一个人当下之所得,不过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活得通透之人,从来宠辱不惊,平淡知足,淡泊宁静,反得人生之逍遥常乐。


“少则得,多则惑”,是老子的教诲。其中,少,强调的是不住物欲,不沉醉于声名利禄;得,是得一颗清净之心,得其本来。这是一种极高的人生修养和生命智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