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康贴士】抑郁症可不是“不开心”那么简单

 豆20710111103 2022-02-21

刘阿姨今年55岁,退休在家2年了,本想过起曾经畅想的退休生活,最近半年,她却感到精力似乎不济,胃口也变差了,好吃的东西似乎没那么好吃了,有时还会觉得腹胀;晚上的睡眠也变差了,有时早上5点多就醒了,后面却再也睡不着;还感到后背痛、小便不适等。女儿陪着刘阿姨看过了神经内科、消化科、泌尿科等临床各科治疗,检查多种却都还正常。到底咋回事呢?后来有医生提醒她应该去看一下精神科。于是,刘阿姨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了上海市同济医院精神医学科,经过医生详细的评估这才发现,原来刘阿姨是得了“抑郁症”。

可即便如此,刘阿姨与数百万计还未识别的抑郁症患者相比还是幸运的。抑郁症是世界疾病谱排名第二的疾病,根据WHO疾病负担报道,抑郁症所致疾病负担在全球非感染性疾病中列首位占10%,近似于所有癌症所致疾病负担(11%)。据最新研究表明,我国约有4000万抑郁症患者,其中90.5%的患者从未获得诊治,只有3.4%的患者寻求过精神科的帮助。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精神医学科主任医师李清伟带大家了解抑郁症的症状和早期征象。

近年来大家对抑郁症的知晓率日渐增高,但多数人仍只是以为情绪低落、悲观厌世才是抑郁症。很少有人知道失眠、胃肠功能减弱、全身乏力、持续的腰酸背痛等身体症状也有可能是抑郁症的表现,这导致很多患者浑然不知自己已被抑郁症侵袭。甚至一些家属尤其是青少年的父母误把抑郁症当成矫情、懒惰、逃避学习、青春期叛逆等,对于患者的就医要求置之不理,甚至阻拦。

首先,要了解,早期抑郁症可能有下列表现:

1.“微笑型”抑郁:这类患者虽有抑郁的主观体验,但在旁人面前却总是有说有笑,没能察觉他是“强颜欢笑”。

2.“勤勉型”抑郁:典型的抑郁症患者往往做事提不起精神、不愿动、工作效率低,有些患者为了弥补自己的低效,成了“工作狂”,终日忙忙碌碌,却事倍功半。

3.“隐匿型”抑郁:患者以躯体不适为主,抑郁情绪并不明显。这类患者辗转求治于各大医院的内、外科,做了许多不必要的检查,甚至被误诊。

当然,通常的抑郁症,是可以通过临床表现加以识别的。抑郁症发病初期最明显的表现通常是情绪差、缺乏精力、做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劲。患者常常诉说“高兴不起来”“活着没意思”“心里非常难受”等。有时可以勉强自己参加活动,但进一步询问就会发现患者根本不能从中感受到快乐。69%的抑郁症患者有比较明显的躯体层面的表现,如很容易感到疲劳,常常诉说“什么也没做却感到疲惫”、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表现为没有胃口、完全丧失进食的欲望,甚至表现为恶心、想吐;睡眠差,表现为有半小时还不能入睡、容易醒和比平时早醒半小时以上,醒后无法再次入睡;性欲减退乃至完全丧失,女性患者还会出现月经紊乱、闭经等症状;头晕、头痛、心慌、心悸、出汗也是常见。当患者有以上表现的时候就需要警惕是否有抑郁症。此外,也有一些抑郁症病人的表现较为特殊,医生称之为非典型症状,食欲下降往往颠覆为贪睡、暴食和体重增加,情绪波动大。

如果有以下四点表现,且持续两周以上,生活、工作和学习受到明显影响,建议一定要到精神心理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的精神心理科就诊:

1.总也高兴不起来。

2.对社会交往的厌倦、冷淡,对周围的事物失去兴趣。

3.认知功能受到损害,如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创造性下降。

4.失眠、食欲减退、体重下降、身体总觉得很疲乏。

如同刘阿姨的经历,抑郁症并不可怕,经过治疗,大部分患者疾病可以康复,首次抑郁发作缓解后约半数患者也不再复发。所以,直面抑郁,早期识别,拥抱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