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成为米粉,我也成为不了手机摄影师”。专访获奖无数的90后“镖叔”

 玩转手机摄影 2022-02-21

他是一位做金融,懂装修的手机摄影师,微博昵称叫Memory寶镖

作为一名90后斜杠青年,身边的朋友都管他叫“镖叔”。


长相清秀的“镖叔”是一位对生活美感有追求的人,他会自己动手把家里的墙刷上喜欢的颜色,看他微博Po的照片会误以为是家装博主。

实际上认识“镖叔”的朋友都知道他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手机摄影师,获得过MPA世界手机摄影大赛十佳摄影师、IPPA世界iPhone手机摄影大赛、vivo VISION+全球手机摄影大赛、OPPO影像世界手机摄影大赛等国内外各项大奖。

Memory寶镖说:“假如没有成为米粉,可能现在我也成为不了手机摄影师”

今天这期《人物》让我们一起走进「镖叔」的手机影像故事。

阿蒙:您拍了很多优秀作品,斩获国内外各种摄影大赛的大奖,在这么多作品中自己最满意的是那一张?能否分享背后的创作故事?

Memory寶镖:要说选一张图的话应该是这张《镜中海》

那天我刚好在朋友的咖啡店里看到一面镜子,于是脑海里就在想,通过这面镜子的反射会不会拍到一些有意思的画面。

一开始我尝试了很多角度,但总觉得镜子中的反射过于形式化,拍出来的照片没有立体感。

后来我说服了我的那个朋友让他把衣服脱了,露出肌肉线条,结合镜子中波澜壮阔的大海,在正负两个空间里同时折射出一种“力量感”。我个人还是挺满意这张照片的。

阿蒙:摄影的门类有很多,自己最擅长的拍摄领域是什么?你会让自己成为某某类型的摄影师吗?

Memory寶镖:坦白讲,我还没有认真总结过自己擅长哪些拍摄领域,但通过平时的比赛以及跟其他老师交流的过程中,大家认为我比较适合创意类的拍摄吧。

风光其实我也挺喜欢,但因为工作的原因,我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到一些风光壮丽的地方,所以我拍的大部分照片都是身边一些很常见的场景。

其实,我们每个人开始喜欢摄影,都是从某一种类型开始的,它可能是我们喜欢上摄影最初的那颗种子。

但是随着自己的阅历、技术以及审美观的改变对于摄影会有新的认识与思考。

选择某一题材进行深度探索,当然会使你的作品更变得专业,但就目前而言,我还不想那么快被打上“某某标签”的摄影师。

我更想享受手机摄影带给我的那份快乐!

阿蒙:很多同学认为自己的照片拍得一般,不敢去参加摄影比赛,作为一个过来人,能否聊聊你的参赛经历?

Memory寶镖:刚入门学摄影那会儿,身边有很多朋友,不管是专业的还是非专业的,他们都会去参加一些摄影比赛,那时候我还挺羡慕的,但觉得自己去参加这样的摄影比赛就不可能获奖。

后来接触得多了,身边的朋友以及像玩转手机摄影这样的摄影媒体给了我们这些刚学习摄影的爱好者一些建议,我也就慢慢改变了“不可能获奖”这样的心态。

后来我自己慢慢主动去了解以及参加一些摄影比赛。

在这个过程当中也更直观的知道自己的照片处于什么样的水平。

不过收获最大的是通过摄影比赛拓宽了自己的视野。

‍‍‍‍‍‍‍‍‍‍‍没人敢说自己的作品一定得奖。

我觉得参加摄影比赛先不要考虑自己的拍照技术好与不好,摄影作品本身就是我们自己的个人表达。

照片的内容比拍照技术更加重要。

一场摄影比赛,有来自不同领域的评委老师,可能你的这种表达就打动了评委老师。这是我参加这么多比赛之后积累的所谓的「经验」。

阿蒙:从你成为“米粉”的第一天到今天,有没有给你带来那些变化?

Memory寶镖:很多和我年龄相仿的90后都是在大学时期接触到小米手机的。

因为它便宜!!!

但是,那时候小米手机产量不高,我记得那时候每周二某一时间段大家就守在电脑前抢手机。

我抢购到的第一部小米手机是小米1S。

在这之前我也使用过国外其它的手机品牌。

第一次使用本土化的手机感觉还挺好用的,尤其是那时候的MIUI 系统设计很新潮。

那时候我心里就暗暗在想,这个手机品牌以后肯定会很了不起,所以我的米粉「第一天」应该是从大二开始的。

到今天的话,我觉得带来最大的变化就是,我通过小米慢慢去了解以及接触更多的手机数码,也有幸作为米粉去参加了小米官方组织的一些活动。

比如去小米总部参观,见到了雷总,看到了小米有一群充满活力的年轻人,他们在一起追逐同一个梦想,我很喜欢它们的那种状态,这也深深影响着当时还是在校大学生的我。

要永远相信梦想的力量

并且尽早的去付诸行动

这是雷总当时讲的话,让我有了一个追梦的过程。

那时候我的梦想是大学毕业后也成为小米的一份子。

那段时间刚好我对摄影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就经常用小米手机去到处拍一些照片。

那时候智能手机才刚起步,玩手机摄影的确实不多,但也确实是因为喜欢,所以就自己不断的摸索。

Shot on xiaomi

More

但我的专业是金融,确实跟手机这个领域不是很搭,所以毕业后还是找了一份能先养活自己的工作。

但是,当我用手机拍的照片一次次被雷总以及小米官方微博转发之后,对我来说是一个被认可的过程。

我自己也变得更加自信,在手机摄影这件事情上有了更多的想法,也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去学习,然后坚持每天拍、每天修图、每天分享,不断的积累一直延续到现在。

阿蒙:小米手机有出色的影像功能,在中国有众多和你一样的年轻用户,作为资深米粉,能否跟大家分享一些手机拍照技巧?

Memory寶镖:其实我的很多照片是用普通模式去拍的,要说技巧确实没有太多所谓的独门绝技。

不过,那些获奖的作品大部分是用长焦拍的。

比如《沙丘》这张照片,当时是用小米10至尊纪念版的10倍混合变焦拍摄的,在长焦镜头中沙丘的形态、走势、纹理都被清晰完整的记录下来。

其它手机的10倍混合变焦我不敢说,但如果是小米用户,我还挺推荐大家多尝试用10倍混合变焦来拍摄的。

此外,小米相册里的后期功能我也觉得特别好用,比如魔法换天、风格滤镜等等,有许多好玩的功能值得大家去探索。

阿蒙:小米这两年在手机影像方面不断加大投入,作为“米粉”的你,对“小米影像”未来之路有怎样的期待?

Memory寶镖:小米的硬件在同行当中确实已经做得不错了,但我个人比较期待小米在「手机影像文化」的打造能更进一步。

其它厂商和哈苏、徕卡、蔡司这些老牌的相机品牌联合开发出多款联名手机,小米在这块做得还不够。

还有就是希望小米也能够组织一些更加开放式的手机摄影比赛,打造真正属于手机摄影的社区文化,让使用不同手机品牌的摄影爱好者也能参与进来。


阿蒙:看你平时也会关注iPhone、OPPO、vivo、华为等手机品牌新动向,你觉得它们各自有怎样的优缺点?能否聊聊你使用过的一些产品的感受?

Memory寶镖:我自己平时主要是通过微博跟大家分享手机摄影作品,此外也确实会关注着数码圈的动向,因为不管是作为摄影博主还是数码博主,我希望我所传递的信息是更加客观准确的。

除了小米,我自己也还会去购买其它品牌的手机进行体验。

比如之前为了参加IPPA,我就咬咬牙买了人生中第一台iPhone

 Shot on iPhone 13 Pro Max

从客观角度讲iPhone确实「稳」

从三摄的切换、色彩、白平衡都做到很好的统一。

安卓阵营的机子虽然功能多,但是不同焦段拍出来的照片在色彩、白平衡方面总是不一致,尤其在朋友圈发组图的时候就特别明显。

此外,就是手机屏幕的预览界面和拍出来的照片效果不一致,这点让我也挺无奈的。

但iPhone三颗摄像头从预览到成片出来的效果都达到很好的一致性,该白就白,该黄就黄。

遗憾的是iPhone目前只支持3倍长焦,如果能有5倍或10倍长焦那就更牛了。 

Shot on iPhone 13 Pro Max

阿蒙:如果让你推荐一部拍照功能还不错,又兼顾一定性价比的手机,你会推荐?

Memory寶镖:如果兼顾以上两个要求我比较推荐Redmi的K系列以及vivo X系列,iPhone虽然也不错,但是价格有点贵,在性价比这块要差一些。


阿蒙:你的照片总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不知道“审美”在你的摄影世界中处于怎样的位置,能否分享一些提升审美的方法?

Memory寶镖:玩摄影的小伙伴应该都知道,审美将决定摄影师的上线,如果审美、技术、后期、器材要排个先后顺序的话,我想审美是第一位的。

提升审美我个人认为得心胸宽阔。

能去吸纳各种好的东西,最后形成自己的审美观。

举个例子,有些人觉得私房是低俗的、对于欧美一些美学是排斥的、认为赛博朋克根本就不是摄影,如果这个接受不了,那个接受不了,那么会禁锢自己的思维。

每个事物都有它好的一面,我们应该去吸收它的长处。摄影是很主观的,你感受到了什么就会拍出什么。

我自己平时会经常关注各类摄影比赛,比如IPPA、MPA以及玩转手机摄影的MPC等等,很多作品都会带给我带来很大的启发。

我觉得任何事物都有它存在的道理,我会想着如何把它们的特点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去。

这是我的心理话:只有吸纳更多的文化,才会真正拓宽自己的视野,审美会潜移默化的提升起来。

阿蒙:有些时候同样的手机、同样的地点,不同的人会拍出不一样的感觉,对此你怎么看?

每个人的经历、技术、审美都不一样,拍不出同样的效果太正常了。

别人只学到了摄影师的构图、角度、后期,但「临场感」我觉得挺重要的,从拍摄到后期中间每个环节都会间接改变照片的表达。

技术这种东西可以模仿,但更重要的是要去发现属于你自己的美。


阿蒙:为什么你的很多照片都会采用低饱和的处理方式,你是如何理解后期的?能否分享一些你个人的后期思路跟方法?

后期可以让一张照片锦上添花,当然如果原片已经很完美了,那不需要后期,但是有时候因为一些光线、色彩的问题不能表达我想要的效果,那肯定是需要后期的。

我个人会比较喜欢平淡的表达方式,低饱和度的色彩会显得更耐看、更高级一些。

我自己平时会用手机版的Lightroom修图。

它是一款基础调色软件,我用的比较多的两个功能就是分离色调以及HSL功能。

我不会简单的去套用某某滤镜,在我看来每张照片都有它自己的特点,所以要根据不同的照片选择不同的后期思路,用一个不太恰当的词叫“门当户对”。

当然如果是发组图的话,我会复制修图步骤,然后粘贴到同一组照片后做稍微的修改。

阿蒙:你的黑白调照片也很有高级感,你是如何理解以及处理黑白照片的?

黑白照片我通常是为了体现质感以及光影,让观者的焦点注意到画面中的纹理或者人物轮廓上面,而不是被颜色分散注意力。

所以处理黑白照片得看是你要表达的是什么,不是所有照片都适合黑白。

阿蒙:你是一位喜欢到处跑的90后“镖叔”,可以分享一些你的旅拍经验吗?

我最难忘的一次旅行应该是我一个人第一次出国,去了斐济。

刚毕业那几年每天都是重复同样的事情,自己也感觉到身心疲惫,所以请了6天假,决定自己出去走一走。

一趟旅行下来我确实充满电了。感受到了不同国家的文化,我也喜欢在旅行途中结交不同的朋友。

可能是一种新鲜感吧,旅行途中的每一片海滩我都觉得特美。

要说分享旅拍经验,那确实没有太多。

我的个人习惯是,出发前做一份简单的行程攻略,对于旅行,我更享受的是旅行过程中的新鲜感。

跟着自己的感觉以及心情记录一路上的所见所闻,不用想着去什么地方,用什么器材,调什么参数,拍什么图片,那样太教条式了,失去了旅行的意义。

阿蒙:那么自己有没有很想去但一直没去成的地方?

我最想去的地方太多太多了,选一个的话我想去冰岛,哪里的雪山、瀑布、黑沙滩太美了。



阿蒙:接下来对于手机影像有没有一些规划?比如影展、比赛或者说成为专职摄影师? 

我的梦想是成为一个可以到处去拍照的摄影师,但是现实告诉我:我还有房贷要还。

所以摄影目前对我来说还只能是爱好,它还不足以养活我自己。

当然我会继续去参加一些摄影比赛,去提升自己的审美,还有就是需要一些沉淀吧。

也希望慢慢有更多的朋友能认可自己,在微博以及其它社交平台有更多的交流学习的机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