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起谷爱凌的妈妈,这两个普通家庭的选择,更让我感动和尊重

 帝呱呱星球 2022-02-21



冬奥会刚刚结束,谷爱凌一人三墩,两金一银,满载而归。
 
说起这个姑娘,确实是让人羡慕:
 
从小就知道自己喜欢滑雪;
 
偏偏在滑雪上还很有天赋;
 
又通过滑雪走向了功成名就。
 
堪称是走了一条“找到热爱,并取得成功”的完美路径。
 
很多家长喜欢、羡慕的同时,也忍不住会困惑:
 
为什么我们就觉得帮助孩子找到热爱很难呢?
 
怎么样才能帮自己的孩子找到热爱呢?
 
要是找不到怎么办?
 
这其实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今天就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触。

去掉隐形的定语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意识到,我们觉得帮孩子“找到热爱”很难,其实在“热爱”两个字前面是有一个隐形的定义框的——
 
帮他们找到一个“能让他们功成名就”的热爱很难。
 
其实,难的不是“找到热爱”,难的是“功成名就”。
 
如果把这个定语去掉,你还会觉得孩子要找到热爱很难吗?
 
可能会觉得容易很多。
 
因为每个孩子一定会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无非是这个事情在大人眼里是“有用”,还是“无聊”、“瞎折腾”;是上得了台面的“大事”,还是不入流的“小事”。
 
我觉得,要回答“怎么样帮助孩子找到热爱”这个问题,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热爱”和“功成名就”剥离开来。
 
“热爱”是一回事,成功是另外一回事。寻找“热爱”并不是为了导向“成功”。

不管这件事有没有用

 
把热爱和成功剥离开来之后,帮助孩子寻找热爱的路径就变得清晰了,无非就是两件事:
 
第一,给孩子提供尽可能丰富的土壤,让他们接触不同的事物;
 
第二,他们喜欢做的事情,家长不拦着,并且尽可能提供支持,不管这件事有没有用。
 
我看纪录片《小小少年》的时候,有两个家庭让我非常感动。
 
一个是喜欢昆虫的殷然。
 
他每天往家里带各种各样的小昆虫,本来家里就不大,这些养昆虫的盒子,把家里面弄的是更加乱七八糟。
 
 
我自己不喜欢昆虫,所以换位思考,我觉得殷然的妈妈能做到容忍这一点就很不容易了。
 
殷然的妈妈不仅没有把儿子的昆虫扔掉,还尽可能支持他的爱好,陪他住到山里去找虫子。
 
她这么做也没有什么功利心,至少从目前来看,这个爱好并没有给儿子带来什么可以预见的“好处”。
 
而且爱好和学业还不可避免的起着冲突。
 
有时殷然痴迷于摆弄昆虫,该做作业的时候也不愿意去做,妈妈虽然会生气,虽然引导、平衡起来很辛苦,但她从来没有粗暴的剥夺孩子的这个爱好。
 
 
殷然的妈妈说:
 
“我们大人的思维可能会觉得,你看了这个东西没有用,到底有没有用,我也不能确切的说。
 
但是你把他好玩的事情都搞没有了,那人生不是非常没趣嘛。
 
蚂蚁有几条腿,腿上长了多少根毛,它的触角怎么样,这种东西不会影响他的人生,但他的快乐的感觉会留在心里,这个是最重要的。”
 
 
另外一个孩子叫王烁然。
 
他很喜欢音乐,在音乐上也挺有天赋,能自己作曲,很擅长即兴演奏。
 
王烁然的父母见儿子有音乐才华,就想着让他去考中央音乐学院的附中。
 
但没想到,虽然都是搞音乐,但考音乐学院这个目标,和孩子喜欢做的音乐,却起了冲突。
 
王烁然喜欢音乐,是受Beyond乐队的影响。他喜欢流行音乐,喜欢即兴演奏,喜欢玩各种各样的乐器,把这些乐器组合在一起,组建乐队。
 
 
而所有的音乐学院,几乎都是以古典音乐为基础的,对钢琴演奏的要求很高。
 
 
所以王烁然如果想要考音乐学院附中,就必须首先改变自己的音乐风格,从流行音乐转向古典音乐。而且,还要放弃玩其它乐器、搞乐队,把时间都花在练习钢琴上。
 
这让王烁然感到很痛苦。
 
王烁然的父母纠结吗?
 
很纠结。
 
但最后他们说:
 
“如果是真的逼着他去像别的孩子一样,强制长时间的练习,也是可能达到那个程度的,但是孩子的兴趣不知道还有没有这么多。
 
而且让他不要去碰别的乐器了,不要去写以前那种风格的歌曲了,不要去想乐队的事了,觉对他来说,不太公平,也挺残忍的吧,这样他很痛苦。
 
我还是希望让他,起码能够喜欢自己的事业,喜欢自己的生活,所以我们希望还是顺其自然的,给他留下一些时间,去慢慢的成长。”
 
 
虽然王烁然和殷然的父母,不像谷爱凌的妈妈那样,能给孩子强大的资源和财富的加持;
 
虽然他们不能保证孩子,一定会取得世俗意义上的功成名就;
 
虽然他们也像所有父母一样,经历着摇摆、纠结、艰难的平衡,但我觉得这样的父母一样让我很感动、很尊重。
 
我觉得《小小少年》的导演孙超在挑选这些主人公的时候,刻意没有去挑选那些一鸣惊人、功成名就的天才。
 
他想展现的,就是一个孩子最朴素的热情,是他们在寻找热爱、追求热爱的路上蹒跚的奔跑,是普通的父母,最常见的纠结、平衡,和取舍。
 
他想告诉所有父母的,是热爱这件事,并不需要“有用”;而支持孩子寻找热爱这件事,并不需要以“成功”为诱饵。
 
因为它本身,就是有价值的,它让一个人感到快乐,是滋润心灵的雨露,这就够了。

孩子无需兑现自己的天赋

 
也经常有家长会问:为什么我的小孩好像没有什么特别感兴趣的事?
 
这是非常正常的状态。
 
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每个孩子找到它需要的时间不同。
 
有些孩子,幸运如谷爱凌,三四岁时,就找到了能让自己极度热情,并且极度有天赋的事情;
 
有些孩子,就像殷然一样,很快找到了喜欢的事情,但这个事情,仿佛并没有什么用;
 
有些孩子,就像王烁然一样,找到了喜欢的事情,却与成功的路径起了冲突;
 
还有很多孩子,可能“慢热”一些,他们可能不会瞬间爆发巨大的热情;他们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去发现和寻找自己喜欢什么。
 
这都没有问题。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真正痛苦的事情是什么呢?
 
并不是需要花时间去探索、追寻,而是两件事:
 
一是心死。
 
孩子放弃了寻找,放弃了与自我的对话,因为他意识到自己从来做不了主,说了从来都不算;
 
二是冲突。
 
孩子喜欢的事情,但父母、家人,包括这个社会的价值体系,都在告诉他这件事没意义、没价值、没有用,让他对自己产生深深的怀疑。
 
或许作为父母,我们并不需要担心孩子找不到热爱,我们只需要问一问自己:
 
你观察过孩子,他们真正喜欢的是什么吗?
 
你有没有过度的干预过他们的选择?
 
当他喜欢的事情,你不喜欢,或者觉得没有用的时候,你还能支持他去做这件事吗?
 
当他喜欢的事情,和“成功”起了冲突,你还能放弃功利心,支持他们内心真正的需求吗?
 
我当时看孙超的导演笔记的时候,有一句话特别打动我,他说:
 
“对孩子而言,不能被所谓的天赋捆绑,更无需兑现自己的天赋。
 
你只要沿着自然的轨迹,该支持时支持,该放手时放手,孩子们总能找到自己未来的蓬勃之路。父母也能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成长。”
 
就像复旦大学的一位教授所说:
 

我们毕生的任务就是做一个优秀的普通人,热爱世界,热爱万物,热爱众生。然后踏踏实实地去寻找到一个自己内心喜欢又有时代价值的事情

教育,如果只有拔足狂奔,只有疲惫的内卷,却失去了独立的人格和丰富的人生,才是一种真正的错失。
 

*快速了解帝呱呱星球,可以点击下方专辑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