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合唱教案
2022-02-21 | 阅:  转:  |  分享 
  
《等你到天明》合唱教案

教学目的:1、能够参与无伴奏合唱《等你到天明》的学习活动,掌握自己本声部的旋律,较为恰当地运用所学过的歌唱技能演唱歌曲,感受、体验、表现歌曲的音乐风格及民族特点;

2、感受、体验无伴奏合唱的艺术表现力及其哈萨克族音乐风格,拓宽文化视野。

教学重点:学习无伴奏合唱《等你到天明》

教学难点:1、解决合唱中的和谐与均衡问题;

2、较为准确地感受、体验歌曲的地域风格及民族风格。

教学工具:投影歌谱校音

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展示、讲授、互动

学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鉴赏歌曲

(1)简单介绍合唱作品以及哈萨克族的民俗民风(同步播放视频)。

(2)、聆听合唱并提问:

(a)歌曲的典型节奏是什么?

(b)歌曲的旋律进行方向有什么特点?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具有怎样的地域风格和民族风格?

二、发声练习:

12?34│5—│54?32?|1—‖

mima

歌唱的姿势、口形、喉位、咽壁位置、呼吸方法、气息控制、咬字等基本的发声技巧。

2、学唱歌曲《等你到天明》

(1)聆听歌曲《等你到天明》,引导学生对歌曲艺术的艺术表现力留下较为完整的印象。

(2)学生分声部用“哼鸣”的方法演唱《等你到天明》的旋律。

(3)用元音“U”代替歌词进行演唱。

(4)排练合唱:学生演唱《等你到天明》的歌词,并尽力表现出应有的情感,掌握相关的歌唱技能。

教师要自始至终注意歌曲的情感表现问题,要注意演唱时的音准和声音位置问题,根据以前所学的声乐知识和技能,尽量把呼吸、发声、共鸣、吐字等技能配合到位、协同运动,体验科学发声的方法。在学习演唱中,学生可以交流演唱体会,达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

引导同学们想一些辅助练习的方法,来感受体验正确的声音位置。用“分拍”及“合拍”两种指挥方法指挥学生唱歌,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其不同的音乐艺术效果;学生相互纠正,教师个别辅导等。

3、歌曲处理

(1)欣赏无伴奏混声合唱《等你到天明》

(2)师生共同对欣赏曲及自己的合唱进行审美评价,找出自己进一步提高的学习目标。

(3)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合唱的美感要表现在音乐的音响上。即:合唱音响是否和谐,是否均衡,是否具有适当的音乐情感等。要达到这种目标,必须从音色音准上去寻求和谐美,从各个声部之间恰当的音量上寻求声部之间的均衡美,必须在力度上有变化、有层次感。

(4)学生再次演唱《等你到天明》,要力争表现得安详、宁静、和谐、有变化、有层次感。

(5)教师小结:《等你到天明》为无伴奏合唱。歌曲采用了哈萨克族民歌为素材。歌曲那优美的意境,饱满的和声效果,令人回味无穷。在演唱这首作品时,要领悟歌词所蕴含的诗情画意,宜用柔美的音色来演唱,声音不宜太强、太亮,即使是主旋律也不必大声唱出。最好使用半声演唱,以便将安静祥和、浪漫悠远的意境尽可能完美的表现出来。

(6)完整地、有表情地、有表现力地演唱《等你到天明》。

三、拓展学习

(1)浏览性聆听以下几首歌曲,感受和体验其音乐风格,简单讨论产生不同音乐风格的原因有哪些?(《乡音乡情》、《曲蔓地》)

(2)简单讨论(略)

5、小结

通过学唱无伴奏混声合唱《等你到天明》和聆听不同民族的民歌或改编合唱曲,使我们感受、体验到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也使我们拓宽音乐文化视野,认识到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丰富灿烂,懂得了地域环境、民族生活习俗、当地的文化传承及文化交流、人们的审美习惯等,都会对当地的音乐风格产生巨大的影响。在这节课中,同学们用不同的方式发掘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民歌内在的审美内涵,感受、体验、认识、理解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艺术风格,这不仅是一种较高层次的艺术体验,也是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价值的一种较为深刻的体验。



献花(0)
+1
(本文系老马和老马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