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操败走华容道,历史真相竟然被《三国演义》骗了好多年

 昨日残荷 2022-02-21

曹操败走华容道在《三国演义》中是这样写的:曹操由乌林向华容道败退,并在途中三次大笑诸葛亮、周瑜智谋不足,未在险要处暗设伏兵。然而,一笑笑出赵子龙,多亏徐晃、张郃二人双敌赵云,曹操才得以逃脱;二笑笑出张翼德,又是张辽、徐晃二将抵挡张飞,使曹操再次脱险;三笑非同小可,笑出了关云长,且又在“一夫当关”的华容险道上,加之此时曹军几经打击,疲惫不堪,已无力再战,无奈,曹操只得亲自哀求关羽放行,关羽念旧日恩情,义释曹操,使曹操得以回到江陵。

实际上,并非如此。据《三国志》记载,当时曹操虽然战败,但面临的形势并不十分严峻。因为在赤壁交锋之前,是曹操强大,孙刘弱小,孙权和刘备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挫败曹操的强大攻势,使曹操不得渡过长江,以保全自己的势力范围,或保证自己不被曹操消灭掉,在胜负未卜的情况下,他们没有也无力抽出部分兵力去在曹操可能败退的路线上去设伏。所以,曹操在败退的路上,虽后有追兵,但前无伏军。虽然遇到恶劣天气、道路泥泞,后又遭刘备在后面放火等,但都有惊无险,最后曹操令羸弱之兵割草垫路,大军才得以通过。不过由于水土不服,官兵身染瘟疫的不少,羸弱之兵又遭到战马践踏,死伤不少。

《三国演义》写曹操三次大笑,笑出了三个英雄出场,是为了表现曹操虽奸诈,但不如诸葛亮神机妙算;写关羽在华容道义释曹操,是为了表现关羽知恩图报、义重如山的人格,均系作者欲神化诸葛亮与关羽二人的演义之笔,并非史实。正史从未记载关羽在华容道埋伏曹操。《三国演义》为了表现出诸葛亮的神算,同时又能使事情的逻辑更为合理,于是就编出了诸葛亮看天象,算出“曹贼未合身亡”这些事。

可见,作为文学作品的《三国演义》为了刻画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对历史事件进行了艺术加工,作为文学作品来讲,无可厚非,但要作为史料来研究,还是要读《三国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