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川镇主要姓氏考

 老魏的新视界 2022-02-21

魏立中  文

什川镇辖上车、长坡、北庄、南庄、上泥湾、下泥湾、河口、接官亭、打磨沟9个村。除接官亭、打磨沟村为山区、其他7个村均分布在黄河两岸。土地肥沃,水利条件好,是人们居住的最佳地域。据出土文物证实,自新石器时代,什川就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宋代、元代以前无据可考。自明清以来,有记载的姓氏共有46姓之多。现住36姓,主要姓氏有魏、陶、马、王、李等。

魏姓是什川地区的第一大姓。据魏氏族谱记载:自明洪武初年,始祖魏贵耒甘,初居兰州庙滩子。魏姓始居住什川,务农为主。魏氏族人,久居什川已600多年,繁衍生息25代人,丁繁叶茂,人口众多,移居外地的族人不计其数。截止2010年,现居住于什川的魏氏大房、二房、三房、五房部分族人分布在各自然村。约有3700多户,人口约有18825人,约占什川总人口的83﹪。魏氏开发,建设什川有四个特点:一是魏氏先民代代相传以诚实、勤劳为本治家。二是大力发展耕地,立足建设家乡,战天斗地,努力改善居住和生活条件。三是挖掘优势,发展水利,广植果林,保证经济来源。四是开辟商贾之道,确保物资流通。这也是魏氏家族立足于什川各自然村和长期赖以生存的四个基本条件。在漫长的岁月里,魏氏涌现出了不少杰出人才。明正德年间魏道率众在石门峭壁开凿石崖驮道。有创办水车,发展果园的魏作降、魏一侯等;有考取功名在外为官的魏命侯(进士)、魏尊德(举人)、魏建勋(举人)等。有在家乡各行各业服务的贡生:魏宝秀、魏仕双、魏以海、魏德霖等。有考取武举的魏天宇、魏彦藩、魏斗焕、魏崇基等19人。有入营殉难的武举、武生魏永悦、魏朝奉、魏朝秉、魏殿元等17人。

陶姓是什川地区的的第二大姓。现住什川镇上车、长坡、北庄、南庄、下泥湾村陶姓约有230户左右,1400多人。据清同治9年(1878年)什川陶氏族谱载:“始知吾祖乃南京直隶人也。奉明肃庄王调迁至兰,……世居肃王仪门东方。”后有兰、芳、英、芹四个房族。什川陶氏为陶芹一支,衍至第四代,陶淑与之琇父子俱联姻魏族,因经商而迁家于什川。陶之琇联姻迁往什川的大约时间为清康熙32年(1693年),初建宅于龙山脚下,地名为陶家岔。其后裔主要分布在龙山、碱坪、山腰、沙坡、中坡、什字、桃园、三合等社,并有零星陶姓散居于其他村社。陶之琇初居什川,以农牧为业,他与魏堯章(派名作降)等,创建水车、开垦田亩、引流植树,为什川水利、林果业做出了贡献,至今使人怀念。现有陶家岔、陶家园、陶家渠地名为证。陶氏迁什川派辈为“之德日法万、文明启世泽、俊彦振家声。”在什川已繁衍生息了11辈人。之琇公长子陶成德,字正田,乾隆庚申年选拔贡生,其文章品格倾动一时。有金县学政赠匾曰“文丽乡云”;县主赠匾为“人文拔萃”;清代贡生还有陶之璜、陶法孔。清代武举陶登甲(任云南千总)、陶漳、陶法虞等名人。

马姓是什川地区的第三大姓。据马氏族谱载:“我始祖原籍山东济南府历城县碧石村双间巷人氏。……自明代隆庆、万历年间,我祖自东至于甘肃省,后居金邑什川堡,相其山川,察其土,宜番其物产。观其形势,三面距河,一面靠山,有桃源树木佳境,遂筑室于茲而居焉”。显然马姓始居的桃树湾。又考:马氏什川始祖马万仓子孙四辈人耕住什川。后桃树湾田产与魏氏先民用羊只顶换。从第五世应超、应起、应升兄弟三人于清康熙初年迁出什川,分别徙居打磨沟、小石峡、河口各守一处田庄,各兴其家。现住什川地区的马姓人约有215户,1100多人。马姓支派为“龙应文,万寿雄,树百苍良登,有德称礼义,兴国永长春。”截止国字辈在什川地区繁衍了21代。什川还有几户马家,另有支派。据重修皋兰县志载:清代武举有马负图、马文图、马联云、马起云等。入营殉难者有马龙图、马万图在河南商城县阵亡,封荫云骑尉世职。
王姓是什川地区的大姓之一。现居什川镇王姓人有80户左右,(其中什川30多户,泥湾有40多户,河口有3户)。王姓在什川地区共有五支。居住在南庄村中庄、南庄社,长坡村新坡社,上泥湾村10队,下泥湾村1队的王姓为一支派。他们与水阜乡长川村王姓为一支。宋代中期迁兰州泥卧子,约在清末由长川村迁往什川,现有30户左右,其派辈为“茂树毓锡立……。”下泥湾公鸡爪王姓系陕西省郃阳县黑齿镇人氏,约在清同治年间王兴义随舅父雷家人落户泥湾。现有30多户人家,其派辈为:“兴茹文学,荣华富贵”。截止贵字辈已有八辈人,他们三代为医,名贯乡里,耕读传家。有王茹林,字国藩,医术高明,相邻赠匾曰:“元兰”二字,以示显彰。居住在什川什字、碱坪的5户王姓为一支,迁入后主要以绘画、煅铁、经商为生。居住长坡的一支系四川阆中县人氏,民国时期(1936年)属失散红军而落户什川,并与魏氏联姻。泥湾8队的3户王姓又系一支,人数不多。在什川地区的王姓中有例赠承德郎吏部侯铨州同思贡生壬耒泰,其人书法颇佳,为长坡村名医瀛山先生“仁心仁术”匾额。

李姓在什川镇人口众多。现居约有70多户,350人左右。分为二支,一支为什川李姓,一支为泥湾李姓。什川李姓据明万年间李氏残碑片记载:“原陕西蒲城人,在陕西延安府甘泉县小尉。俸满归里……八传惟二郎庙后有祖茔一处,约40 余坟塚” 。“自胜明万历年间,我始祖与什川堡魏族中,结渭阳之谊,轩车往来,傍观山河,环拱交缆,幽间清雅,遂动我祖恬息之思,以为子孙计牧养之地。”今考:“李姓乃李牧始也,自古述言曰:系唐宪宗之苗裔,由山西太原而至金城(原籍陕西蒲城),为王府理膳司于西地。传至李享芳(金城第九世),约在明万历43年(1615年)与魏氏联姻,始居什川前街,自清嘉庆年间,李友斌(什川第七世)迁居什川新庄,并植桑于宅内西南角,是什川最早种植桑树的人,其意受荫于桑,乘凉于桑。该树毁于民国初年。现李姓人居住在新庄、新城、等处,族人有40户左右。解放前并置地与李家坪、东山李家大湾等处,以农牧并举传家。什川北庄村李氏派辈为“友文学继孟思贤、富贵荣华真双全,玉堂兰桂赠毓秀,永守祖泽万古传。”泥湾村李姓约有30户,其另有宗派。什川李姓中,有李洪源次子李崇德为乾隆中期贡生,李继祖为光绪29年副贡,其次子李梦吼于1936年参加红军,后任外经贸部常委(另有传)等名人。

在什川还有其他姓人,大部分与魏氏联姻而落户什川。有陆、苏、卫、刘、瞿、宁等姓均在30户以上;有颜、吴、张、谈、彭、林、唐、黄、梁、蔡、翟、杨、范、白、雷、陈、赵、韩、娄、方、邹、皮、辛、金、管等姓均在15户以下。

以上考证,主要介绍什川地区主要大姓的迁徙及发展过程,其目的在于宣传什川,让世人更深层次的了解什川姓氏的发展史,了解这许多姓的人共同开发建设了什川。为后世爱好研究姓氏的仁人志士留一点蛛丝马迹的信息和存储一些有价值的资料,共同为建设可爱的家乡什川尽一份微薄之力。

本文来源于《什川史话》

近期热读
1
虹桥飞架连什川
2
什川隘道通四方
3
独具特色的什川社火
4
什川长坡村的塑绘世家
5
什川果园生产发展史
6
皋兰什川梨园艺术团欢歌热舞闹元宵
7
纪念魏振皆先生诞辰133周年书画回顾展
8
雕塑奇人魏至清
“写留言”
跟老魏进行互动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