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谷爱凌的自由式滑雪1620到底有多牛?一文揭秘这些高难度动作 | 冷知识

 Daweb_YN 2022-02-21

空中抓板,完美落地。2月8日,在万千人的注视下,中国选手谷爱凌在空中划出了一道优美的曲线,秀出令人难以置信的1620度。这是冬奥会历史上第一次有女子运动员完成这个动作,让很多人记住了“1620”这个数字。无独有偶,在2月18日的U型场地技巧决赛中,谷爱凌再次用实力碾压全场夺得冠军,以2金1银完美收官。

但很少人知道,自由式滑雪属于奥运会上高危高强度的比赛项目。2018年,谷爱凌在训练时从高台摔下,坐在雪地里大哭说:“我记不起任何事情了”。狂欢背后,滑雪选手可以说用生命在比赛。那么谷爱凌所参与的自由式滑雪比赛,到底有多难?

图片

01

刷爆朋友圈的“1620夺金大招”:

自由式滑雪,到底有多难?

2月8日,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比决赛中,谷爱凌秀出令人难以置信的“1620”,最终摘下金牌。刷屏的“1620”,谷爱凌的绝杀动作究竟有多牛?

我们先来了解下自由式滑雪:自由式滑雪共设雪上技巧、空中技巧、U型场地技巧、障碍追逐与坡面障碍技巧、大跳台5个比赛。其中,谷爱凌所参加的大跳台是自由式滑雪里最难的。

这要求运动员要先从斜坡滑下冲上跳台,在跳台尾端依靠惯性腾空的同时,表演空翻、回转等空中绝技,相当于从17楼向下滑行后并在空中翻转1620度,风险极高。

图片

▲冬奥会上的自由式滑雪“大跳台”

图片

▲冬奥会上的“自由式滑雪”

目前世界一线的大跳台比赛里面,女子选手空中旋转度数基本上是从720度开始,然后到900度、1080度、1260度、1440度共5个维度。前3个维度选手们基本都能做到,但是从1260度到1440度,全世界女子选手走了将近9年。1620这个动作,历史上没有任何女子运动员成功过。

18岁选手谷爱凌,在完成前两跳并已经知道自己百分百可以上领奖台后,她与在现场的母亲来了一次连线:“要不要做1620?”妈妈给出的建议是不要冒险。

图片

▲从1260度到1440度,全世界女子选手走了近9年 | CCTV13

可是在起跳的最后5分钟,她还是违背了妈妈的意愿。2月8日上午,谷爱凌打破了自由式滑雪大跳台的记录,选择了左侧转体1620度的高难度动作并平稳落地,以总分188.25分升至第一,获得金牌,全网轰动。

事实上,不仅是大跳台比赛,整个自由式滑雪项目都非常不容易。自1979年国际联合会正式承认自由式滑雪项目开始,为其制定了一系列的限制规则,减小了动作的危险性,自由式滑雪仍然被公认为“最危险的比赛”。纵使如此,谷爱凌2月18日在另一场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场地技巧决赛中爆发,再次夺冠。

图片

数字不断增大的背后,是挑战自我、挑战极限的意志和勇气。她一次次飞跃,不仅是中国队在冰雪运动实力的见证,更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诠释,这也是为何谷爱凌能在本次冬奥会上成为红出圈的“顶流”原因。

02

人类滑雪的起源地竟然就在中国?

激扬的雪粒、巍峨的雪山、飒爽的英姿,可能就是大家对于滑雪的第一印象,这项由欧美主导的运动似乎离我们很远。不过有学者认为,中国新疆阿勒泰地区是人类滑雪最早的起源地。

2005年,我国新疆阿勒泰市汗德尕特蒙古族乡发现了一幅神奇的岩画,上面画了多个脚穿滑雪板、手持滑雪杖进行狩猎的人物形象。

图片

▲神秘岩石壁画,将人类滑雪史再提早5000年 

经过鉴定,这幅岩画据今大概一万两千年,是目前世界上已知关于滑雪的最早记载。2006年,国内不同学科的专家从滑雪、考古、 民族学、古岩彩绘等多领域进行了全方位科学论证,向世人郑重宣布, 这里便是世界滑雪最早的起源地。

图片

▲阿勒泰市在新疆的位置,坐标:47°50′52″N 88°08′07″E

不过,起初阿勒泰人滑雪只是为了打猎。由于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冬天非常寒冷和漫长,高高的山上全是积雪。生活在这里的古阿勒泰人主要以打猎为生,但在冬天出去打猎时,双脚很容易陷入雪中,非常不利于行走,于是他们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他们在脚底垫了块板子,这种板子比鞋子要长、要宽,这样一来,他们的双脚就不容易陷入雪中,方便打猎。在脚底垫了块板子虽然方便了很多,但也很容易摔倒,于是他们又想到了手持棍子,这样就可以滑着走。

图片

先秦时期,《山海经·海内经》中也有记载:“北海之内有钉灵国,钉灵国人膝盖以下覆有长毛,足似马蹄,因此善于在冰雪中驰骋行走。”说的就是先秦北方先祖以毛皮长裤御寒、以马蹄状的原始滑雪板所进行的生动描述。

图片

隋唐时期,居住在蒙古高原的民族已经踏着“木脚”或乘着“木马”在冰面飞驰,追逐猎物。元朝时,生活在北方森林中的民族会拿着滑雪杖,站在滑雪板上追逐山牛等猎物。不过此时人类对冰雪的征服仍停留在基本的生存欲望上,直到17、18世纪,滑雪逐渐从狩猎加速向体育竞技和观赏演变上。到了清朝,冰雪运动成为了一门全民参与的赛事活动,在此期间滑雪装备的形态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为冬季奥运会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03

乾隆钟爱的冬季活动:

紫禁城里的“千人冰上运动”

由于乾隆本人对冰雪的喜爱,规定宫内每年举办一次冰嬉大典,冰雪赛事活动热火朝天。据《清文献通考》记载,每年从八旗各挑选善走冰者200名,由内务府预备冰鞋、行头、弓箭、球架等项,从十月开始训练,至冬至后皇帝驾幸瀛台等处阅视。如今故宫博物院的《冰嬉图》就对清代千人冰雪运动有着生动的描绘。

▲四维时代通过3D数字技术,复活故宫《冰嬉图》

据记载,当时清朝每年参加冰嬉的选手规模在1600名左右,堪比清代的“冬奥会”。正是从此时开始,冰雪运动变成了兼备观赏价值与体育竞技于一体的精彩项目。在每年清帝举办的千人冰嬉盛宴中,既有花样滑冰的大蝎子、金鸡独立、哪吒闹海、双飞燕、千斤坠,也有杂技滑冰的爬杆、翻竿子、飞叉、耍刀、使棒等具备军训性质的溜冰射箭动作,技巧与难度几乎可以和现代冬奥会相媲美,表演者各种姿态也让凛冽的寒冬充满生机。

图片
图片

▲通过3D数字技术,四维时代还原《冰嬉图》冰上表演

以《冰嬉图》中惹人注目的“抢等”(即冰上竞速跑)赛事为例,乾隆帝会与臣僚站立在琼华岛下的冰面上,作为比赛的终点。冰道上有大约100余名八旗士卒参与比赛,听到炮声后从起点飞速滑行到终点,速度最快者为优胜。在皇帝冰床的前方,有负责牵拉参赛者的士卒做裁判,以防参赛者速度过快,站不住脚。画面动感十足,感染力强,反映出赛事活动热火朝天的竞技特点。

其中还设了宫廷贵妇冰上竞速项目,清朝诸贝勒的妻子和福晋们也会参与到赛事中来。如果将冰嬉盛典纳入冬奥发展历史,那么它应该是最早允许妇女比赛的奥运会。

图片
图片

据记载,清代冰嬉表演持续了大概100年,这在中国传统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最有可能的冰嬉开始时间是乾隆七年至道光二十二年),加之每一届冰嬉花费也是非常之高,这就足以彰显冰嬉盛典的宫廷庆典地位,伴随冰雪运动被提到了国家大典的高度,从此国人的冰雪运动也迎来了“黄金时代”。

2022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圆满闭幕!
一起来回顾古代冰雪运动盛宴

再回看,与其说自由式滑雪难,倒不如说是人类体育竞技精神的敬畏,以及突破自我、超越自身的勇气。如今冬奥会的举办成功,是一代代冰雪人不懈的艰苦奋斗,也能看出中国体育健儿运动精神的自强不息。

 科普问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