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释“器”

 tcfzhf的图书馆 2022-02-22

       “器”的原意应该是器皿的意思,《说文》:“器,皿也”,“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四个口应该是器皿的会意,中间一只狗在看守。《易经·系辞》:“形乃谓之器”,有形状的东西就是器。《道德经》:“朴散则为器”,人没有了主心骨,就成为别人的工具了。子曰:“君子不器”,就是说君子不会拿别人当成器皿(工具),所以我一直认为这句话很伟大,和后来康德提出的“人非工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显示了先秦儒家极高的人文主义情怀。可惜我们的历代统治者的都拿人不当人看,要么是奴隶,要么是臣仆(“臣”这个字的本意就是拿剑射穿人的眼睛,让人丧失独立能力做别人的奴隶),要么是税收的来源、被榨取的对象(黄梨洲:“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供其一人之淫乐”),要么是变成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的工具,甚至连一只鸟儿都不如(卫懿公好鹤,给鹤封上大夫、上将军之职)。既然统治者不把人当成人,老百姓就更别说了,就更加“不成器”了。所以两千多年过去了,“君子不器”这句话一直没有被深度发掘并弘扬光大,真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