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史之乱中,为何仅有4000人的回纥骑兵,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历史解密坊 2022-02-22

在唐朝平定安史之乱时,一支只有4000人的回纥骑兵,曾在战争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回纥骑兵的战斗力为何如此强悍?如果你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你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唐朝天宝年间,大唐王朝的繁荣到达了顶点,可是在繁荣的背后,也隐藏着巨大的危机。一方面,唐朝下层阶级的生活仍然贫困,土地兼并情况尤为严重,贫富差距十分巨大。另一方面,各地藩镇势力逐渐崛起,开始试图摆脱唐中央政权的控制。随着矛盾的不断激化,终于在公元755年12月时,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的始作俑者为唐代藩镇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发动的叛乱战争,是以夺取唐王朝政权为目的的军事行动,是唐朝由盛转衰的重要转折点。此次内战极大的消耗了唐朝的国力,致使国内人口大量丧失,国力也一年不如一年,因其指挥官为安禄山与史思明,故此叛乱被称作是“安史之乱”。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唐王朝最终还是派兵镇压了叛乱,而在平叛的队伍中,还有一支特殊的骑兵队伍,它被冠以“平定安史之乱首功”——回纥骑兵。

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唐王朝曾调集各路军队对叛军进行剿杀,但效果都不尽如人意,直至一个国家骑兵的加入,才彻底扭转了战局。当时的唐朝属于岌岌可危的状态,正所谓“患难见真情”,原本是唐朝属国的契丹与渤海国都作壁上观,而南方各国也都趁火打劫,不断蚕食大唐领土,唯独回纥地区的骨力裴罗可汗派来的4000回纥骑兵,以及曼苏尔哈里发派来的4000雇佣军前来增援。为了能够最大发挥外援军队的作用,唐军全部被按照地域区分,调配给安西、北庭、朔方和关内行营三个集团,致使唐军的实力大增,开始形成对叛军的反攻态势。

回纥骑兵的战斗力究竟如何?史书中称他们击溃敌军时如“虎入羊群”,足以说明其冲击力的恐怖。回纥骑兵生于苦寒之地,是真正意义上的“马上民族”,故此骑射技术十分精湛。据史料记载称,回纥骑兵在出战之时,往往会携带两匹马,一匹马为主马,另外一匹马为副马,两马可以换乘,更有甚者,还有“率一兵得四马”的情况。如此一来,骑兵就能进行长途跋涉,而马匹却能轮流休息,其机动性会大大增加,真可谓是“风驰电掣,往来如飞”。

除此之外,回纥骑兵的战马与士兵都全身披甲,其武器仍以弓箭为主。书中称他们是“控弦鸣镝,弓马是凭”。其骑兵队伍中既有轻骑兵也有重骑兵,二者之间相互配合,能够将骑兵强大的冲击优势发挥出来。

回纥骑兵真是战斗力的恐怖之处,完全被书写于战绩中。宝应元年,也就是公元762年时,回纥骑兵在洛阳战胜叛军首领史朝义后,对其穷追不舍,居然长途跋涉两千多里直追到河北地带,并“枭朝义首而还”。如此长距离奔袭能力,即使在现代也是一次不小的长途作战,故此,其高机动性也大大弥补了唐军在战略中的劣势。除此之外,回纥骑兵的战术策略也令叛军防不胜防,他们充分利用高机动性的优势,擅长对叛军进行侧方打击及绕后袭扰,往往唐军列阵于正面,“广张旗帜以当之”,而回纥骑兵则“傍南山出于阵北,两军举旗内应,表里击之,一鼓而拔,贼死者数万”。

此时可能会有读者感到好奇,为何回纥骑兵会如此卖力的帮助大厦将倾的大唐王朝?原来,回纥国也是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唐王朝与回纥地区的贸易十分频繁,在与唐帝国的贸易中,回纥国可谓是赚的盆满钵满,他们当然不希望自己的“金主”被灭,更不想宿敌吐蕃趁机崛起,威胁到自己的国家安全。

由此可见,在国与国的交往之中,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正因如此,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国家之间都应该摒弃“零和博弈”思想,保持平等互利,普惠包容的原则,形成真正的“命运共同体”。

参考资料:《安史之乱》 李伟彤著 陕西出版社出版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