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崇祯皇帝找人测字,他连写了三个字,为何算命先生说:大明必亡?

 相逢就是缘 2022-02-22
历史传奇
2022/02/14 17:49

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二十二日,落水染病的天启皇帝朱由校服用“仙药”,不治驾崩,终年23岁,因没有子嗣,18岁的信王朱由检承继大统,第二年改大明国号为“崇祯”。

崇祯皇帝虽志向远大、励精图治、宵衣旰食、事必亲躬,怎奈他既无治国深谋,又无任人之智,加之性情严酷,多疑好猜忌,对朝臣动辄怒斥、问罪、诛杀、凌迟,对百姓常年乱施苛政,因而大明朝堂上罕有忠贞效命之臣,朝堂外也是三千里亡国景象。

讲崇祯测字的故事前,不妨来看看崇祯朝的的亡国景象——

大明自进入崇祯朝,北方连年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尤其陕西,民间如狱。《汉南续郡志》记载:“崇祯元年,全陕天赤如血。五年大饥,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饥,八年九月西乡旱,略阳水涝,民舍全没。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无,十一年夏飞蝗蔽天······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

可就在天下急需赈灾抚慰之时,崇祯却火上浇油,于崇祯二年五月正式议裁陕北驿站,驿站兵士李自成失业无路,揭竿而起,由此一把星星野火,顿时成为燎原之势。

民反之后,各种天灾也频繁发生。在连年蝗旱之灾的摧残下,民间草木俱尽,人竟相食,死人弃孩,盈河塞路,饥民为了活命,纷纷投靠“闯王”李自成。到了崇祯十四年,瘟疫肆虐,天怨更甚。崇祯十六年,天津又爆发肺鼠疫,有一二日亡者,有朝染夕亡者,日每不下数百人,甚有全家全亡不留一人者,排门逐户,无一保全。京城也好不到哪里去,四成人口死于俗称“疙瘩病”的瘟疫,十室九空。

天灾之外,因崇祯昏庸、猜忌、乱为,朝堂上亦是亡国景象。崇祯朝一共十七年,大明朝堂上竟然换了17个刑部尚书和50个内阁大学士。如此猜忌,自然会造成朝堂持续动荡,有心报国的能人志士既不肯又不敢请缨效命。无奈之下,崇祯只好培植私人,任用太监,越陷越深,终于导致“十万太监亡大明”的惨剧。

围剿闯王李自成的前线,崇祯所为亦是尽做功亏一篑事,先用杨鹤,后用洪承畴,再用曹文诏,再用陈奇瑜,复用洪承畴,再用卢象升,再用杨嗣昌,再用熊文灿,又用杨嗣昌,十三年中一会抚,一会剿,主意摇摆,换将之勤,如同儿戏,李自成屡次大难不死,哪里是奇迹,分明是拜崇祯昏庸所赐。对后金,惨中反间计,冤杀袁崇焕,自毁长城,更是让历史一声叹息。

关于崇祯皇帝找高人测字的民间传说,就是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生发出来的。

说有一天,整日忧急的崇祯皇帝叫太监出紫禁城,到街市寻访测字高人,进宫为他和他的大明江山测字。

太监遵命在大栅栏找到一位七十来岁的佟姓老先生。

佟老先生是个驼背,人称驼背佟,是当时京城最有名的测字先生。

驼背佟进宫之后,崇祯皇帝先赐座,跟着就问他测字准否?

驼背佟说,老朽测了五十年字,从万历爷手里测到如今,摊子一直摆在皇城根,若有胡言乱语,这口饭早吃不下去了。

崇祯皇帝觉得这话说得实在,便说,朕召你进宫,要你测字,你可要讲真话讲直话,切不可用花言巧语哄骗朕。

驼背佟毫不含糊地说,老朽平生向来直言,不讲假话,请万岁爷赐字吧。

崇祯皇帝想了想,在手心里写了个“友”字。驼背佟见到这个“友”字,脸色很不好看,他直言不讳地说,万岁爷赐的这个字,不大好。

崇祯皇帝心头一惊,问说,哪里不好?

驼背佟说,“友”字乃“反”字出头,意谓大明到处都有造反的人在出头闹事。

这一句话正中崇祯皇帝的心病,为了掩盖窘境,脸色已经陡变的崇祯皇帝改口说,朕要你测的字不是朋友的“友”,而是有无的“有”。

驼背佟见崇祯皇帝有意遮凶不认账,心里冷笑,嘴上直说,这个有无的“有”,更不好。

崇祯皇帝连忙问,为何更不好?

驼背佟说,这有无的“有”,拆开来写,“大”字少了一捺,“明”字少了一“日”,此字意味着大明江山将要丢掉一半。

崇祯皇帝听了,心中虽然惊慌得厉害,但依旧不认邪,于是又改口说,朕刚才只是随口一说,其实我要你测的字,是酉时的“酉”字。

哪里知道,驼背佟听到这个字后,紧锁眉头,沉痛而言,万岁爷,大凶啊!这“酉”字乃是“尊”字去头砍脚。尊者,万岁爷之谓也,去头砍脚,乃遭人砍杀之意。看来万岁爷要大祸临头了。

崇祯皇帝一听,瘫倒在龙椅之上,面如死灰。

一而再,再而三,崇祯皇帝终究逃不出亡国之命,故事虽然是假的,但悲凉的历史宿命却是真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