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百年名校,我们怎样为你的文化内涵再添底气呢?

 书韵闲话 2022-02-22

常德市一中前身为著名维新人士熊希龄先生于1902年兴办的西路师范讲习所,曾先后更名为西路公立师范学堂、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省立第二初级中学、省立三中、省立常德中学、省立四中,1953年定名为常德市第一中学。
2022年,常德市一中将迎来120周年华诞。她的百年文化,是植入全球一中人血脉的因素,新时代,我们该如何理解、传承并为你增添光辉呢?老编特此推出学生优秀青年教师舒蕾的开学感言!
百年名校文化底蕴深厚,我、我们怎样为它再添底气?
    
    (一)怎样再添底气?

我想无非是简简单单做老师,老老实实搞教育。简简单单做老师说到底就是抛弃一切虚妄回到教师的本质——教书育人。而老老实实搞教育,就是回归教育的常识——仁爱与尊重。

教育大家于漪说:“我不断地反思,我一辈子上的课,有多少是上在黑板上的,有多少是教到学生心中的。”这真是发人深省的一句话。“上在黑板上”容易,“教到学生心中”实难,此句,值得每一个为师者长存心间,时时叩问。

要想“教到学生心中”,我想为师者要有真学识与大格局,要有良好的内在修养,要有均衡处世的态度,需要积极踏实地投入,讲究授课的方式与方法,要让课堂拥有自己的特色。

“教到学生心中”是在时时提醒着我们:教育不能只有眼前的“苟且”,还当有 “诗和远方”;为师者也不能自满停懈,更当修身成己,精益向前。“教到学生心中”,是教育的“真谛”。

于漪前辈还说过“教育绝不能高高在上,一定要'目中有人’。”这是振聋发聩的一句话。

“目中有人”,看似简单,要做到何其艰难。从业十几载,我深知自己教学时目中无“人”时多,目中有“人”时少;心中有“我”时多,心中有“人”时少;“独乐乐”时多,“众乐乐”时少。于漪老师的这句话,其实是在提醒着我们:为师者,学生始终是教育教学的出发点。教什么,怎么教,为何教,核心始终都是学生。目中无“人”时,所谓“教育是用一个灵魂去摇动另一个灵魂”便无从谈起。而目中有“人”时,师生才能平等对话,无碍交流。其实,为师并不意味着严苛、专制、高高在上。一个好的教育者恰巧该是处下的,是懂得尊重与需要的。作为老师,我们十年如一日,面对的始终是十多岁的学生。当我们自己走过了十几岁的年纪,便好像也习惯了以高高在上的过来人姿态俯视学生,他们的苦乐似乎都忽视不见,他们的困难也似乎都不值一提。但学生始终是一个个有着自我意识的活生生的人,我们今天要培育的也绝不是流水线上千篇一律毫无个性的人,而应该是一个个有尊严、有独立意识、有精神追求、有积极乐观心态的未来公民。要培养出这样的人,作为教育者就得了解他们的需要,懂得他们的追求,尊重他们的意见,重视他们的感受,以正确的价值观作为引导,顺势而为。在上位者,不以气高而压势;在下位者,不以力微而惧服。于此,我们方可谈“以灵魂摇动灵魂”。教育是人的教育,好的教育,不是控制,而是惠利,是以我的人生让他们终能成为他们。教育,尊重为先,因尊重而后方有包容。目中有“人”,当是为师者的“人道”。

这样看来,“简简单单做老师,老老实实搞教育”说起来何其容易,然而真正做到何其困难?这些道理总是说的人多,做的人少;懂的人多,相信的人少;偶一为之者多,久久为功者少。我想若真能于复杂外界中坚守本心,不为灯红酒绿所惑,不被熙熙攘攘所扰,在是是非非中能自持守静、清醒平和,那么有朝一日“我”也便能自有底气,“我”已成底气,还要怎样为百年一中再添底气呢?
(二)关于“百年名校文化底蕴深厚”的一些感悟、一些思考

其实在我接到发言主题时,我真正感兴趣的是前面这句“百年名校文化底蕴深厚”。我对此有一些疑惑,就去百度上搜索了这句话,最后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凡“百年”之学校必称名校,凡“百年”之学校必称文化底蕴深厚。我不禁发问:“百年”是否就意味着一定是“名校”,一定会“文化底蕴深厚”?我思索良久,于此一问中,有了一点感悟与收获,与大家分享。

我想“百年”与“名校”“深厚”之间并不能画上绝对的等号,“百年”要想成为“名校”,“百年”要想“深厚”,非时间不可为,非积累不可为,非坚韧不可为。我进而又想到学生之成才、教师之成长、学校之发展,其实也非此三者不可。教育者,其实要有等待花开的忍性与耐性。十年磨一剑,修炼的是技艺,也许更是人心。


而在“百年名校文化底蕴深厚”这句话中,让我真正感到困惑的其实是:百年一中的文化底蕴到底是什么?我在一中学习、工作,好像从来没有真正想过这个问题。按照百度百科对“文化底蕴”一词的解释,我琢磨出了以下几个答案,说与大家,看看大家是否认可。

“银杏树”是我首先想到的。今天一说起一中总会提起那两株近五百岁的银杏树,它们已然成为了一中的图腾。但从“文化底蕴”更多指向“人类精神成就、道德修养”这一内涵来看,银杏树更主要是一中精神文化的外在表现符号,所以还得往下一探究竟。


其次我想到了文化长廊里赫赫有名的校友。粟裕、滕代远、翦伯赞……每一个一中人说起一中的历史总会提及他们,他们在共和国的建立与发展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是一中当之无愧的财富与宝藏,但他们身上到底凝聚了怎样的一中精神呢?


我想校训和校歌无疑是最好的回答。

校训:敬勤勇公,化为四句十六字——恭肃不苟、勤勉不怠、果敢无畏、正直无私。我们天天跑操时带着学生喊着这四句话,可懂得其中含义?再次感谢百度百科,对一中校训做了详细地解释:“敬为不苟,是立人、立事、立学的条件;勤为不怠,勤奋于学、勤劳于事;勇为无畏,勇于克难,敢履大义;公为无私,处事公正,有大气度。敬必勤,勤见敬;公生勇,勇为公。只有心存大公,惟求公义,才能敬、勤、勇。”


而今天我也大胆以教者身份为此作注:用心琢磨好每一堂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是为师者的不苟;广泛地阅读,深入地研究,是为师者的不怠;大胆创新,接受失败,是教育人的无畏;合力一心,互相成全,是教育人的无私。

而所谓一中文化、一种精神最终无非都化为校歌中的一句话:
“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都在我们双肩上。”——家国天下的责任与担当。

在我心里,一中的深厚文化底蕴便凝结在这四者中:银杏树、校友是精神的外化,是符号、是图腾;校训、校歌是文化的内核,是根、是魂。


解决了自我疑惑的同时,我又由此衍生了几个想和大家探讨的问题:

1.敬勤勇公、责任担当,我们为师者做到了没有?我们教出来的学生是不是这样的人,他们走入社会是不是还能认可并坚持这样的一中精神?我们是否真能做到知行合一?

2.一中新的百年已经过去了20年,如果今天重修文化长廊,有没有可以放入其中与粟裕、林伯渠等并立的新校友?今日若无,未来还会不会有?

3.那些未能进入文化长廊的看似默默无闻的校友们,他们在一中之所学所感所悟,会不会成为支撑他们在此后漫漫人生路上继续前行的力量与方向?

这三个问题,今天也许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我想它们或许就是未来为一中再添底气的方向。


最后我想说,从19022022,是一中走过的120年;从19992022,是我在一中生活的23年。我曾走过一中的辉煌与没落,一中也见证了我的甘苦与酸甜,我与一中彼此陪伴,相互成就,早已休戚相连。23年遇上120年,我于一中不过是沧海一粟;一中于我,却已是半生。 

想起了海桑的一句诗——“世界巨大,我以渺小来爱她;时间悠长,我以短暂来爱她”,谨以此句祝贺我的母校120周年生日快乐!

作者为湖南省常德市一中校友,常德市一中语文教师,杨智慧工作室成员。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湖南省首届青年教师课堂大赛第一名获得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