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世事不再“理所应当”,你是否依然从容?

 澹泊的修炼笔记 2022-02-22


在生活中,我们还有太多的事情都习以为常,而一场瘟疫的到来,除了让我们惊出一身冷汗,也让我们有机会重新思考这世界和人性。

思考一个问题:当支撑“理所应当”背后的那些人和事不存在的时候,你能从容应对吗?

01 我们可以矫情,是因为我们变得富裕

每天出门上班,我们认为地铁或者专车理所应当会到来,慢一点我们会抱怨;

上班工作,我们认为老板理所应当要付工资,少一点我们不干;

中午吃饭,我们认为快餐理所应当会送到面前,而且理所应当有肉有菜,不好吃我们会骂;

晚上回到家,我们认为理所应当有个安静的环境,吵了我们会投诉;

当我们生病时,我们还理所应当认为有医生护士在为我们服务,出差错了还会“医闹”......

大家都知道有个马斯洛五层需求模型,将人的需求从低到高依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我们总是鄙视追求低层次的需求,也总是说自己追求的都是高层次需求。

其实,我们可以矫情地追求高层次需求,首先是因为我们变得富裕。

想当年物资缺乏的年代,我们要求的不过是一碗饭,有肉就会很高兴。那年代,大家的需求本质上没太大区别,甚至连信仰都是一样的。

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对各种事物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现在想去聚餐,是不是经常会出现选择困难症?我们要求的不仅仅是健康卫生,填饱肚子,便宜的被认为是低档,贵的被认为是俗气,常去的被认为是没新意。

于是,人类追求更加新颖的各类主题餐厅,例如海底餐厅、空中餐厅等...


鲨鱼可以看着你吃饭的餐厅(图片来自网络)

现在做产品也好,做服务也好,最重要的就是挖掘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甚至不惜要做到千人千面,才有更多的商业机会。

我们平时看人,只要看他的是不是有各种刁钻需求,对他的财富状况评估就可以八九不离十了,例如王思聪喜欢兔女郎,马云喜欢演武侠,丁磊喜欢养猪,柳传志则说:“钱不要多,挣得够打高尔夫球就成。”

总结起来,个性化需求越来越丰富,本质来源于我们生活变得富裕。我们逐渐习惯,这个社会满足我的需求是“理所应当”!

02 我们可以“理所应当”,是因为有这个体制

当我们在疫情期间,我发现我们依然可以过上“理所应当”的生活:宅在家里打开手机购物有人送货,打开游戏可以让你玩得爽,打开电脑可以获得疫情统计,下楼倒个垃圾,看到小区依然理所应当地仅仅有条。

我们依然可以矫情,只要稍有不满就可以泄愤,我们可以批评政府言论管理有问题,可以抱怨口罩生产太慢,还可以谩骂小区物业管理不严等等。

但是在这背后,有人日夜开工 10 天建起一座医院(强制时限);有人透支体力医治病人(医患数量不成正比);有人在加班生产食品、口罩(但是不让涨价);也有人一直冒着风险在路上执行封城和检查任务。

从理论上看,这些行为都是违背自由市场经济规律的,相信自由市场的欧美国家没有一个有能力在极短的时间内形成这样的合力,10 天建一座医院足以让各国惊掉下巴。不得不承认这就是体制的优势,如果你说一样东西有缺点,但在另一个场景必然就有优点,体制就是这么一回事,优点缺点都是相对的,合适才重要!


足以让各国惊掉下巴的速度(图片来自网络)

想想看,一个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也不是天天可以模拟的极端突发事件,谁能做到完美没有疏漏?谁又能保证如果换了别人,可以比武汉做得更好? 看看 2009 年美国爆发的 H1N1 流感,在纠结了 6 个月后才进入全国紧急状态,如果美国类似中国人口这么密集,那绝不仅仅是美国的 6000 万感染,1.2 万死亡这么简单。

这次新冠肺炎,如果是按照美国 2009 年的模式管理,我们今天还能“矫情”?

03 暴露人性的思想实验

如果过了春节后武汉才封城?如果火神山医院迟几个星期才能建起来?如果全国没有那么多医护人员逆流而上?如果国内网上全部充斥谣言和恐慌?如果大家还在到处聚会?如果大家初七都按时上班?...... 那结果会怎样?

我认为,病毒感染本身就有很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上任一环节控制不好,疫情都可能全面大爆发。这一刻,我想你的生活就不是那么“理所应当”了,或许“灾难片”中的以下场景将会出现:

场景1、你等待的是救命稻草还是死亡?
医护人员数量远远跟不上患者的数量,有的医护人员心理会崩溃,有的医护人员不断还变成患者,医院住不下,大型场馆可能要成为临时收容所,那里没有厕所、没有人打扫卫生,在臭气熏天的环境下,大有可能引发其他传染病,而且在那里收容的患者得到的可能不是救治,而是在等死,连尸体都没人搬走......这一刻你患病了,没有人“理所应当”成为你的救命稻草!

场景2、是冲出封锁还是被杀死?
恐慌的人们会想办法逃离疫区,而政府要封城,疫区人开始形成羊群效应,在乌合之众的心态下,有人带头冲破封锁,作为管理者,那时候就要决策“要不要开枪”的问题了,以往理所应当保护我们的警察,这时可能正是枪口对着我们的人。韩国灾难片《流感》中,政府不但要杀死那些患病的人来阻止疫情,甚至准备动用轰炸机来炸死要逃出封锁的患者。生与死的恐慌面前,是底层人性的展现,你的生命权都可能不是“理所应当”的。


《流感》(来自视频截屏)

场景3、你真的有钱吗?
大家开始套现,股市开盘暴跌,食品大幅涨价,银行被挤兑而关门,我们平时赖以生存的手机,此刻成为废铁,一辈子辛辛苦苦存的几百万,却拿不出一分钱来买食物。此时商场的食品也早被打砸抢洗劫一空了,这一刻,“信用”还是“理所应当”的吗?

场景4、精英可能成为最没用的人之一
大家为了保命都不上班,企业没有钱发工资,各种生存必备物资缺乏,有钱也买不到,人们开始涌向人烟稀少的地方寻求安全的生活。当地的农民们看着这些平时的所谓“精英”,问你们能做啥?影视明星说我电影演得好、文案高手说我会写软文、IT专家说我懂大数据,当地的农民笑了。这世界从来就没有人规定:你“理所应当”是有用的,我们这辈子学了那么多东西,最关键的时候竟然是无用的

场景5、谁应该逃离?
或许会有个“诺亚方舟”,那么还是健康的人中谁能上这个方舟?按照阶层、财富、才能?还是优先妇女、孩子?如果你是个官员,民众此刻还理所应当地听你的吗?或许还有更闹心的问题,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理所应当”地愿意接受这个“诺亚方舟”。

这个思想实验还可以继续,直到一系列连锁反应式的崩溃,思想实验看似荒唐而又并不荒唐,往往能让我们跳出平常“理所应当”的思维,去审视我们现在的幸福,原来我们的身边的一切都来之不易。

当理解一切都并非理所应当,我们才发现我们拥有的已经如此之多,才会更加珍惜当下。而于此同时,当风险真的来临,我们也将更加从容,因为我们理所应当的就是“一无所有”!


04 珍惜当下,感恩一切

我一位群里的笔友叫“冰儿”,今年一直没发新文章了,有人说她去年下半年生病了,就去关心一下她,结果她的母亲伤心地告诉我们:她去年 12 月 2 日因病离世了!我们唏嘘:这世界太冷酷了,没有人规定二十多岁就“理所应当”活着。

群里的笔友翻看了她的最后一条朋友圈,是这样的:


从容的言语,一切静好

我又去看了她的最后一篇文章,是 19 年 11 月 写的诗歌,我摘录了一小段:

《相遇》
.
那时阳光正好
撞色的风景如油画
有些喜庆的日子
那是读书人的一道门
很多希望
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然后在因缘际会间
辗转也会相遇
......

从她最后的文笔,我看到了那种从容,看到了那种感恩,唯独没有看到那份自认为“理所应当”的抱怨!

这世界,意外和明天的太阳不知道哪一个先到,我们能做的,就是珍惜当下,感恩身边的一切,因为围绕着你身边的任何一切,没有什么是理所应当的!

今天我能坐在电脑面前写文章,我就非常幸福,再次感恩这一切!


珍惜生命,感恩一切

为冰儿祈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