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
2022-02-22 | 阅:  转:  |  分享 
  
如何理解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摘要:市场与政府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现实不是完美主义,有效市场或者有为政府也只是一种理想状态。二者之间如何达到
相对平衡的状态并找到契机去实现有机结合是我们每个国家一直在追寻的。在这一进程中,中国有着得天独厚的体制优势。我们的摸索与坚持已经在
“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的道路上留下了属于我们自己的脚印。关键词:有效市场有为政府体制与经济引言事实上,市场有效或者
无效都在情理之中,市场无效的时候就是政府需要有为的时候。关键在于市场正常运转所带来的结果是否在政府的可控范围之内。如果在政府调控能
力的帮助下,糟糕的市场运行环境有所改善,那么政府自然是有所作为的,反之亦然。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之
所以可以获得成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借鉴了市场经济的长处,同时又坚持了社会主义制度。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关系(一)唇齿相依,互为依靠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本质上政府作为“看得见的手”是一种对公共领域进行管理的组织,在这一过程中势必存在交换的行为。因此,市场作为“看
不见的手”应运而生。不论国家性质如何,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都从来不是孤立的,而是互为依靠,这明确了二者各自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才使得市
场与政府有清晰的轮廓。要想保证市场经济体制的良性有序运行,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缺一不可。有效市场可以发挥市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出应有
的价值;与此同时,有为政府是市场能够正常运转的基础,确保了公共领域管理的现实意义。(二)紧密相联的关系市场与政府其实是相互依存的
关系,而并不是毫无交集。实际上,政府本就代表了公共利益,它不是利己主义的决策或者一个群体进行博弈而产生的结果,而是有预定的轨道和计
划去运行。由于政府自身就会产生市场经济的行为,所以其作用不仅仅是规划和把控。同样的,企业除了有市场行为以外也有其政治行为。因此,二
者不是“老死不相往来”。(三)最优平衡只是理想经济学的传统意义中,政府只是为市场体制配套的服务机构,市场机制基本上解决了所有的问题
。需要生产什么产品、怎样去生产、为了谁而去生产等一系列的问题在市场经济中都可以找到答案。我们期望市场与政府可以达到一种相对平衡的状
态,因为市场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实时变动的,所以政府也是随着变化的。理想情况下,提升自己宏观控制的同时把握好与市场之间微妙的关系
是政府眼下需要注意的,政府与市场在相互磨合的过程中逐渐走向成熟。(四)没有完美的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有效市场”、“有为政府”都
是理想状态的概念,都是目标,要实现都需要各种条件,而未见得都已经是现实。当存在不确定性的时候,有为政府也许会为自己事前不成熟的做
法和选择买单,这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和滞后而导致的。所以,有为政府并非完美的政府,并非全知全能的政府,而是在关键节点上有自己态度的
政府。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并不是含义重叠的概念,两者都重要,但目标不同。对于一个初始状态为市场不有效的情形,需要改革,也有需要为政府
去纠正弥补市场。对于一个无为的政府,我们需要政府机构与体制改革,使之变成有为政府。另外,市场不能做到完全的公平,这也需要有为政府的
干预。在现实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机制的建设完善与政府职能的改革优化,都是长期的过程。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结合
下的优势传统经济学无法解答到底怎样才可以让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做到强强联合。中国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已经在四十多年改革开放中查漏补缺
,走出了属于中国人民自己的道路。(一)主动求变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历程较为短暂缺少积淀,相应的制度也不够完善,政府也在慢慢的探
索适合中国发展的市场经济。新中国刚刚成立之际,为了稳定,主要依靠的还是计划经济,因此市场空间非常狭小。渐渐的,我们也发现了这不是长
久之计,开始逐步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这一过程中,政府也在随着市场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的每一次改变都与政府管理体制的
变化息息相关。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转折点,首次将政府与企业的职能进行了划分,这样一来政府与市场各司其职,随后党的十三大上再次指出了政
府对企业以间接管理为主,十四大明确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此后,中国政府以服务型政府的形象出现与市场经济相配套。(二)强大的治理能力
有为政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效市场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不同制度之下政府的宏观调控和调度能力是不同的。在我国,政府是公共利益的代表
。而在资本主义国家,政府有可能是利益集团的代表。强大的治理能力源于制度的优势。我们都知道市场的正常运转取决于社会的正常运转。社会
主义经济体制在应对问题、挑战的时候往往能迸发出惊人的能量。在全球治理方面,我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国际上也得到了支持与肯定。
(三)良好的导向和制度优势市场经济向来是自由的,在分配方面通常不会考虑公平的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在市场自由的基础上充分考虑
了结果的公平性。资本主义国家的财富可能集中在少部分金字塔顶端的集团手里,而消除贫富差距则是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本质上的不同使得我国
政府在经济发展的道路选择以及目标导向上与西方国家有着云泥之别。由于国家体制的原因,我国在政治和政策上有着缜密的逻辑和一致性,这对于
目标的实现尤为关键。回顾改革开放取得的惊人成就我们不难发现,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对于共同富裕的终极目标意义非凡。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效率就是生产力。因此,循序渐进并不是我们瞻前顾后,而是发展的规律和要求。当我们从对物质的追求而渐渐转变为满足精神方面需求的时候,
效率将不再是最高原则。参考文献[1]沈梓鑫,江飞涛.美国产业政策的真相:历史透视、理论探讨与现实追踪[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
19(6):92-103.[2]金碚.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范式承诺[J].管理世界,2020(9):11-17+53.[3]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我国多种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的时代内涵与“十四五”政策措施[J].经济管理,2020(6):5-24.
献花(0)
+1
(本文系燃烧的烤串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