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郎中采药救老翁,回家时妻女均失踪,老翁:先救你女儿

 老大姐嗨 2022-02-22

郎中郭毅仁,南宋年间人氏,年三十,妻子杨氏,女儿郭万芬年十岁,一家三口住在一座山脚下,乐善好施,悬壶济世,治病救人,是村民之福。

杨氏本是城里的大家闺秀,年幼的小芬常好奇地问她母亲,为何会嫁给爹爹,为何偏安于一个小山村?

原来郭毅仁家在这个山村,后经亲戚介绍去城里学医,聪明好学,勤于钻研,医术高明,杨氏年幼体弱,先由郭毅仁的师父,后由郭毅仁照顾,二人日久生情。

怎奈郭毅仁父母积劳成疾,他是家中独子,又懂医术,又孝顺,便放弃了在城里的生活,回到村里照顾父母,杨氏思念郭毅仁,苦苦哀求她的父母,嫁给了郭毅仁。

文章图片1

杨氏从一个千金小姐,大家闺秀变成了一个村妇,但她毫无怨言,孝敬公婆,照顾相公,教养女儿,守在郭毅仁的身边,过着平淡但幸福的生活。

小芬乖巧懂事,以父母为榜样,不仅和杨氏一起照顾爷爷奶奶,夏天她会背着小背篓给村民们送一些防暑降温,驱逐蚊虫的草药。

冬天会给村民们送一些驱寒保暖,防止冻疮的草药,颇受村民们喜欢。

杨氏生下小芬后,就再也不能生育,心存愧疚,担心郭家的香火和丈夫的医术无人继承,曾劝郭毅仁娶个妾氏。

但郭毅仁说:“娘子,我本是山野村夫,承蒙不弃,你远嫁至此,任劳任怨,对我不离不弃,我怎么会另娶她人?医术之事,可以收徒弟。”

然而因为这件事,原本平静而幸福的一家三口,起了巨大的波折。

因为郭毅仁招收了两个徒弟,一个是村里十岁的冯春,因父母双亡,被叔叔收留,郭毅仁见他可怜,主动收他为徒;另一个是邻村十二岁的刘智,对医术着迷。

冯春虽然心地善良,但是为人愚钝,让郭毅仁颇为伤神,刘智果然聪明,心地倒是不坏,但是急功近利,太爱表现,因为小芬经常帮助冯春,让刘智心存嫉恨。

一年后的一天,郭毅仁去较远的一个村庄出诊,傍晚时分到家,发现家门口围了很多人,他以为是谁家送来了重病的人,刚想走过去。

忽然,他听到妻女哭泣的声音,有人喝道:“刘智夸口能替我爹诊治,结果我爹吃了他开的药,不省人事,你们必须赔钱,不然别怪我不客气。”

旁边的人都劝那个人,还说郭大夫心地善良,医者仁心,医术高明,一切等他回来再说,兴许病人还有救。

郭毅仁顿时明白是刘智不听自己的告诫,私自给人开药方,出了大事,人命关天,他赶紧冲到院子里,让众人闪开,他来给那个人的爹治病。

那位刘老汉,年近五十,已经奄奄一息,郭毅仁赶紧给他把脉问诊,问清楚刘智给他开的药方,重新用药加施针,总算是保住了刘老汉的命。

他当场决定赶走刘智这个屡教不改的徒弟,因为他还扬言自己聪明,深得郭毅仁师父的真传,将来肯定会继承师父的衣钵,还有医馆,甚至会做郭家上门女婿。

刘智哀求了片刻,见郭毅仁意志坚决,便含恨离去,临走时说:“今日之辱,定会让你加倍偿还。”

第二天天刚亮,就去山中为刘老汉采药,亲手为刘老汉煎药,让女儿小芬喂他吃药,将方子交给冯春,如果自己不在家,照此办理即可。

现在他只有十一岁的冯春,他也知道招徒弟并非易事,冯春虽然愚钝,但心地善良,忠厚老实,便耐心细致地教授他医术,冯春感激涕零。

几天后的上午,家中没有来病人,因为刘老汉的病情尚未痊愈,郭毅仁辞别妻儿告诉他们这次出门少则两三天,多则七八日,还叮嘱了冯春一番。

郭毅仁上山去采药,没成想,等他回来时,家中发生重大的变故。

由于以前去过的地方的草药,郭毅仁都了然于胸,没有他想要的草药,决定去深山试试,他为了父母的病曾经冒险去过,并没有发生什么事情。

可是被杨氏知道后,她十分紧张,千叮咛万嘱咐郭毅仁不要以身犯险,家中还有妻女在为他担心,可是这一次,因为刘智的事情,让医馆名誉受损。

郭毅仁想早点治好刘老汉,尽早挽回医馆的名誉损失,因为有些老百姓去很远的地方治病,让他于心不忍,所以他决定再次去了深山。

文章图片2

他和往常进山采药一样,先到山脚下的山神庙,传说山神庙供奉这一对夫妻,一个老翁和一个阿婆,老翁原本是樵夫,阿婆是他的娘子。

他们为了拯救村民,甘愿牺牲,与蟒妖搏斗,最后和蟒妖同归于尽,可是奇怪的是,今天的阿婆不见了,老翁倒在地上,身上有破损。

郭毅仁将老翁扶了起来,简单将破损处进行了处理,放了些供品,然后说道:“我着急上山采药,等我下山后,请人来找阿婆,再请泥瓦匠来修葺。”

他说完进山,在攀岩一处陡坡时,忽然脚一滑,滚了下去,所幸抓住了树枝,并无大碍,但是他意外发现了一个山洞,里面有人发出痛苦的声音。

正所谓医者父母心,郭毅仁赶紧走了进去,发现一个白发老翁,伤痕累累,躺在一堆草上,郭毅仁扶老翁坐起来,替他诊治,还说洞中条件简陋,要背老翁下山去。

可是老翁说:“其实你来之前已经治过我了,我在洞中隐居多年,靠洞里的山泉解渴,山间野果充饥,我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不会跟你下山的,你走吧。”

郭毅仁听得有点糊涂,第一次见老翁,怎么替他医治过了呢?难不成是老翁前面病糊涂了?

虽然刘老汉等着自己的草药,但是他家中的药房,冯春照办,刘老汉也会好起来,只是需要的时日多一些,但眼下老翁才最为要紧。

郭毅仁决定留下来给老翁诊治,但是他担心老翁赶自己走,所以他说:“平日里,我奔波劳苦,劳心劳力,正好跟你一样,在这里隐居几日,可好?”

老翁想了想说道:“也好,只是委屈你了啊,你不怕你娘子和女儿担心你?”

郭毅仁说道:“我是个乡村大夫,经常外出问诊,在外停留几日无妨,临行前,我和我娘子还有女儿嘱咐过了,你就不用担心了。”

一晃七日过去,老翁痊愈,郭毅仁辞别老翁下山,临行时老翁送给他一本医书和一百两银子,说是替他诊治和照顾他的酬劳,郭毅仁坚决放下银子。

他手下了医书,书名《百草集》,上面有很多他闻所未闻的草药,老翁说是在山间不经意间捡到的。

郭毅仁如获至宝,离开山洞,可是老翁给的银子却在自己的口袋中,他返回去找老翁,却不见他踪迹。

他采药下山而去,来到山神庙跟前,发现山神庙已经被修葺一新,老翁也焕然一新,他娘子端坐在旁边。

而老翁看着有些面熟,不过山神庙的老翁显得神采奕奕,容光焕发,衣服也是新的,郭毅仁觉得很好奇,拜过之后,赶紧下山。

傍晚时分,他来到村口,就有人喊道:“郭大夫,你可算是回来了,这些年你都去哪了啊?”

文章图片3

郭毅仁觉得很好奇,因为他仅仅出去了七天,怎么说好几年呢?另外他发现遇到的村民比以前老了许多,正在犹豫之时,远处一个气喘吁吁的小伙子跑了过来。

郭毅仁仔细一看,是徒弟冯春,几天未见,怎么变成了十七八岁的小伙子了呢?冯春来到他跟前,跪倒在地。

他哭诉道:“师父,你可算回来了,怎么师娘和小芬没跟你一起回来吗?”

郭毅仁觉得不可思议,自己一个人上山采药,临行时和娘子还有小芬告辞过的啊,怎么会和她们在一起?

他刚想说话,刘老汉走了过来,拉着郭毅仁的手说道:“毅仁啊,听闻你上山替我采药,可是你这一走就是七年啊,乡亲们到处找你,可是怎么都找不到你。

我们都以为你被野兽吃了呢,你回来了就好啊,我的病早就被冯春给治好了,你要是不回来,老汉我真是愧疚难当啊。”

郭毅仁听得云里雾里,他赶紧向闻讯赶来的村民打了招呼,拉着冯春回到屋里,可是家中不见娘子和小芬的身影,他赶紧问冯春到底怎么回事?

原来,那天,郭毅仁上山之后,他在山洞中住了七天,但实际上是过了七年,杨氏和小芬开始几天倒觉得没什么,因为郭毅仁出去个三五日不回来很正常。

但是过了十日,母女俩就开始担心了,冯春也是如此,他不仅四处寻找师父,还拜托村民一起帮着寻找,可是苦寻月余,仍然不见郭毅仁的踪影。

冯春并没有离开医馆,他虽然不能替人诊治,但是可以采药挣钱和潜心苦读医书,还有照顾杨氏母女二人,转眼冯春长得高大,结实。

他每次上山采药都会留意师父的行踪,长大之后,还冒险去了深山里去,有一次,他在山中遇到一个白发老翁,他向老翁打听师父的下落。

老翁说没有遇到他的师父,不过他送给冯春几个野果让他尝尝,冯春吃过之后,忽然觉得自己茅塞顿开,以前很多医书中看不明白的内容,都想通了。

他回家后赶紧把这个事情告诉杨氏和小芬,小芬替他高兴。

但杨氏说:“小春啊,你变聪明,师娘替你高兴,但是你以后不要再去深山了,我不想你重蹈你师父的覆辙,既然你现在茅塞顿开,就尝试着替人把脉问诊吧。”

十三岁的冯春开始替人把脉问诊,从简单的病症开始,逐步深入,虽然没有师父的指点,但是靠着自己的苦读和钻研,也能替附近的村民医治。

郭毅仁听到这里,不由得怀疑他遇到的老翁是仙人,住的是仙人的洞府,正所谓天上一日,人间一年,不然一切都无法解释,因为冯春说他已经十八岁了。

文章图片4

郭毅仁忙问道:“徒儿,你能有今日,为师十分欣慰,接下来,我会精心教导你,你刚才说师娘和小芬怎么没和我一起回来,是怎么回事?我没见过她们啊。”

冯春说道:“师父,三年前,刘智突然跑了回来,说他自从被师父赶走之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去了城里的医馆学医。

他说一次偶尔的机会遇到了师父你,不过他说你流浪街头,乞讨为生,可能是你坠崖摔坏了脑子,神志不清,以前的事情都记不清了。

刘智想带你回来,可是你不同意,说根本不认识他,所以刘智跑回来,让师娘和小芬去和你团聚,把你给接回来。

我怕其中有诈,说我去城里确认后,再让师娘和小芬去,可是师娘和小芬听到师父你的消息,十分激动,当即就跟着刘智去了城里。

师娘还说城里有她的兄弟姐妹,不会有事,如果师父真的神志不清,她会将你留在县城医治,等你好了之后,再带你回来,让我留在医馆照顾乡亲们。

师娘和小芬走了之后,许久没有回来,我十分担心,就去县城寻找,可是小芬的舅舅和姨娘都说没见到她们两个,于是我做了游医,四处打听他们的下落。

我也四处打听刘智的下落,可是直到前阵子,我才打探到刘智的消息,不过他因为赌博赔光了钱,醉酒掉河里淹死了。

可是我又担心师娘和小芬回村里了,所以每隔十天半个月,我会回趟村里,顺便也诊治村里的病人,照顾我的叔叔婶婶,结果有人告诉我您回来了。”

郭毅仁闻听此言,惊呼道:“哎呀,不好了,想必刘智对当年之事,怀恨在心,得知我失踪多年,猜想我不在人世,他要谋害你师娘和小芬啊,我这就去城里。”

可是由于郭毅仁情绪激动,担心过度,从椅子上起身太过迅速,忽然晕了过去,冯春赶紧扶他上床休息,替师父把脉诊治,所幸并无大碍。

郭毅仁晕倒期间,他做了个梦,梦中在山洞中的老翁竟然出现了。

郭毅仁赶紧磕头说道:“老人家,我现在知道你是仙翁了,没成想我在洞中住了七日,回到家中,却过去了七年,如今我妻子和女儿恐怕凶多吉少,还请你相助啊。”

老翁扶起郭毅仁说:“郭大夫,你不必多礼,你曾医治过我,照顾我,不然我不会恢复得那么快,我乃山神庙的那个老翁。

那天,我和娘子追杀一只伤害百姓的狼妖,我们三个都身负重伤,要不是你在山神庙中帮我收拾塑像,让我恢复了不少的法力,不然我们恐怕凶多吉少。

后来狼妖被我们降服,不过因为在打斗中,我处处照顾我的娘子,我的伤势比较重,她扶我来到洞府,出去找仙人来给我医治,结果发现了你,就让你掉入洞中。

你果然心地善良,医者仁心,让我十分感动,我娘子得知你精心照顾我,她对你十分放心,她回到山神庙,守护山中安宁。

另外我算出你有劫难,所以我就答应你留下,好帮助你,因为那个刘智虽然聪明,但是他心术不正,他会以你作为要挟,逼迫小芬嫁给他,还会害你性命。”

郭毅仁赶紧问老翁,自己的妻女现在怎么样?如何和他们团聚?

老翁说道:“你娘子无事,你先去救你的女儿吧,她在隔壁县城的葛员外家,一去便知,记得带上我送你的医书。”

郭毅仁刚想再问,结果被冯春叫醒,他睁开眼睛一看,原来天已经微亮,冯春问他感觉好些了没,早餐已经准备好,让他去吃饭。

郭毅仁起床后,简单吃了早饭,就说去隔壁县找小芬,冯春惊呼道:“哎呀,师父,我还是很笨啊,刘智说在县城见到过你,我以为你们就在本县呢。

师父,这一次无论如何,我都要陪着你去,我现在就一直后悔,上次没有陪着师娘和小芬一起去,能找到小芬实在是太好了,想必师娘也会没事。”

郭毅仁看了看冯春,发现他每次提到女儿小芬的时候,神情不太一样,大致知道冯春喜欢小芬,想想也是,他们从小就认识。

文章图片5

郭毅仁离开的七年,四年之中他们在一起相处,这三年又四处寻找他妻子和女儿,相对于刘智,冯春这个孩子让人觉得踏实。

师徒二人去了隔壁县,很快打听到葛员外家,还没等郭毅仁问自己女儿的事情,葛员外连忙问道:“你是不是遇到过你们那里的山神庙的老翁?他托梦让你来的?”

郭毅仁连忙称是,葛员外说道:“他是我的祖先,后来我们辗转搬到这里来定居,三年前,他托梦给我,让我照顾一个小芬姑娘,第二天一早,她就站在我家门口。”

郭毅仁连忙问女儿怎么样?怎么没见到她?葛夫人伤心地说:“小芬确实在我家,她是我相公祖上所托,我们不敢怠慢,她不仅漂亮,还聪明伶俐,勤劳善良,懂得医术。

而我的儿子自幼体弱多病,大夫说他活不过二十岁,小芬姑娘精心照顾我儿子,我儿子确实好了许多,但是病情并未痊愈,小芬常说如果你在就好了,肯定有办法。

可是她说你失踪多年了,再过些日子,我儿子就二十岁了,小芬十分着急,就以身试药,劝都劝不住,结果她病倒了啊。”

郭毅仁赶紧让他们带自己去看女儿和葛公子,不过他们的病情让郭毅仁束手无策,一个病入膏肓,一个中毒太深,都昏迷不醒。

郭毅仁忽然想起老翁送的《百草集》,以前只是简单浏览了下,没仔细看,他赶紧拿出来,仔细阅读了一遍,发现了治疗方法。

几天后,小芬和葛少爷苏醒,小芬看到父亲后,嚎啕大哭,说道:“爹爹,孩儿还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呢,能再见到你真是太好了。

那天,刘智说要带我去找你,说你神志不清,如果有人精心照顾,再找人医治,或许会好起来,我和娘都信以为真,再说舅舅和姨娘都在城里 ,我们就跟着他去了。

可是中途,刘智就露出本来面目,他说从小就喜欢我,所以才处处和冯春争,也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就是为了想让我觉得他有多了不起,为了将来娶我。

他被你赶走之后,怀恨在心,去了城里在医馆重新学徒,可是还是死性不改,急于求成,又被赶了出来,后来得知你失踪后,他心生毒计。

将娘和我骗了出来,逼着我嫁给他,我誓死不从,他竟然要将我和娘卖掉,幸亏被一个善良的老婆婆给买下了,他收了银子就走了。

老婆婆放了我们,但是她说怕刘智还会找我们的麻烦,就让我来葛员外家中,让娘跟她住三日就来和我团聚。

葛老爷和夫人,还有葛少爷对我就像家人一样,为了报恩,我就照顾葛少爷,等娘来找我,可是三年了,都没见娘来找我。

我想去找娘,可是害怕遇到刘智,又不放心葛少爷,因为他离二十岁越来越近,爹,葛少爷怎么样?你一定有办法救他的对吧?

冯春哥现在怎么样啊?他还好吗?你见过他吗?他有没有找过我啊?他成亲了吗?”

郭毅仁说道:“傻丫头,小时候让你好好跟我学医,你总说自己是个女孩,现在知道不行了吧?葛少爷没事,冯春跟我一起来了,有什么话,你自己和他说吧。”

小芬心情大好,不过她说想先见见冯春哥,郭毅仁说道:“真是女大不中留,不去找你娘了吗?不过你还要休息两日。”

葛员外和夫人对郭毅仁千恩万谢,葛夫人说道:“既然你来了,我有个事情想和你商量一下,我想替我儿子跟小芬提亲,可好?”

郭毅仁连忙说道:“虽说儿女的婚姻大事,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这些年我都没有陪伴小芬,她的婚事,我想让她自己作主,另外,我还要去找我的娘子。”

正说着话,小厮跑来说:“老爷,夫人,门口有阿公和阿婆,带着一个夫人求见,夫人自称是郭神医的娘子。”

文章图片6

众人大喜,来到门前,只见杨氏一人,小厮所说的阿公和阿婆不见了,郭毅仁冲了上去,夫妻二人紧紧相拥,泪流满面,喜极而泣,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

杨氏说:“来的路上,阿公和阿婆说你在这里,我一直都不相信,阿婆说三日之后,我来找女儿小芬,我确实和阿婆家中住了三日,出来后,发现却是三年。”

郭毅仁一家三口得已团聚,杨氏问女儿小芬说:“葛夫人说葛少爷对你有意,想来提亲,可是我知道你从小和冯春相好,你打算怎么办啊?”

小芬说:“爹不在的那几年,冯春一直照顾我们,我们两个被刘智骗走后,他四处寻找我们,这份恩情不能忘,我想和他在一起。”

杨氏说:“葛家同样对你有恩,听说葛少爷对你也很好,你怎么不考虑他呢?再说葛家富足,冯春只是个郎中,还是孤儿,我看你所说的报恩,只是借口吧?”

小芬害羞地说:“娘,你别笑话我了,我小时候常问你,为什么要嫁给爹,住在一个偏远的山村,我现在知道答案了,看来我真的是你的亲生女儿,走的路都一样。”

几日后,郭毅仁一家三口和徒弟冯春辞行,葛少爷对小芬依依不舍,但他听说冯春和小芬的经历之后,自叹不如,祝福他们。

途中,郭毅仁忽然说道:“娘子,你因为我不能常伴你父母左右,又不能和兄弟姐妹时常团聚,和我偏安小山村,你为我付出太多。

我想用老翁给我的酬劳,在城里开个医馆,山村的医馆,就交给冯春和女儿小芬去打理,你看怎么样?”

杨氏感动地说:“听凭相公的安排,你去哪里,我都跟着你。”

小芬十分欢喜,因为她听出父亲已经同意了自己和冯春在一起,她高兴地看了看冯春。

冯春说也很激动,他说道:“师父,师娘,这几年我寻找师娘和小芬,在村中呆得不多,邻村来了个医术高明的郎中,我想你的医馆中帮你,跟你学习,因为我也不想小芬和你们相距太远,我会抽空看望我叔叔婶婶的。”

郭毅仁和刘氏甚感欣慰,连连点头。

几个月后,郭毅仁在县城的仁春医馆开业,寓意医者仁心,妙手回春。

文章图片7

冯春和小芬择良辰吉日,拜堂成亲,后生儿育女,冯春虽不是入赘,但他懂得感恩,主动让一个儿子姓郭,他们孝敬父母,行善积德,悬壶济世,家庭和睦,其乐融融。

(故事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