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坛公园里32米高的土山是怎么消失的?︱天坛医院为何会选在外坛圜丘坛门里?︱中轴线的烟火气7

 明日大雪飘 2022-02-22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聚焦北京中轴线。在这里生活的百姓,更有着数不清的生活记忆,这些浓浓的烟火气,构成了中轴线上人们生活的动人乐章。

图片

北京中轴线,串起三处世界文化遗产,其中天坛,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就进行过整治环境改善和风貌保护。那您还记得吗?因为历史原因,天坛圜丘坛西北侧,曾经堆积过一座高达32米的土山,当代“愚公移山”的故事,就曾经真实发生过。而现在已经搬迁的天坛医院,及即将搬迁的口腔医院,您知道当年是怎样落户天坛外坛的?

天坛公园曾经有过一座高达32米的土山?

北京的天坛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它以南京的天坛为蓝本,建筑布局严谨,结构奇特。因为祭天活动的重要性,天坛也就成了最大的古建筑,占地约273万平方米,比故宫的两倍还要大。在建筑结构上,天坛遵循天圆地方的理念,以一条南北贯通的甬道——丹陛桥为轴线,将祭天的圜丘坛,皇穹宇;以及祈谷的祈年殿,皇乾殿串在了一起,形成一个完整而且以轴线对称的整体。其中,还有巧妙运用声学原理建造的回音壁,三音石,对话石等精巧的建筑声学奇观,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建筑的高超技艺。
图片
图片
图片
随着时间的推移,风雨的侵蚀,天坛的文物,建筑,还有树木遭到过不同程度的破坏。1949年共和国成立后,有关部门对天坛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保护和修缮。可是,在上世纪60年代末,因为战备的需要,京城挖出大量的地下防空洞弃土。这些弃土,最后都堆积在了天坛附近的空地上。弃土越堆越多,渐渐地,已经形成了一座占地达6公顷,高度达32米的大土山。

在《天坛公园志》中,我们看到1974年8月20日,首都人防办公室会议决定用人防工程弃土在天坛公园堆山,设计高度45米。但当年一天只进20立方米的土,再有30年也堆不完,当时的天坛公园还请求北京市园林局,请求尽快解决优质土,尽快堆完。当年10月1日国庆节,天坛内燃放焰火,还在土山上设置了12门礼花炮,并在祈年殿院内组织了8000人参加焰火晚会,演出3场。此后用了5年时间在丹陛桥西侧堆起了高达32米的土山。1977年4月27日,北京市主要领导视察天坛公园,指示土山不要堆得太高,要栽点树,要控制侵占公园情况。1983年8月8日,北京市园林局还讨论了天坛土山改造方案,确定投资5万元,以安排好排水灌溉系统,尽快绿化土山。

图片

上世纪八十年代,站在土山上看祈年殿


平地起高山,这是人类改造大自然的杰作,不是很好吗?当然不好。首先,整个天坛景区内都是树木林立,处处绿荫,而这个弃土形成的土山,光秃秃的裸露着黄土,与周围建筑的风格格格不入。其次,大土山位于祈谷坛内西南,丹陛桥西侧,不仅在整体上分隔了天坛轴线,以及主体建筑的内在联系。而且,完全破坏了天坛的中心对称的整体建筑构思。
当年堆起的这座大土山,不仅没有给天坛公园带来什么新的景趣,恰恰相反,它反而破坏了原有的意境。如果站在土山上,再看祈年殿、皇穹宇等建筑物,它们简直就象是一个盆景,其巍峨高大、瑰丽壮严的形象已大为逊色。可见,这座土山破坏了天坛公园的建筑布局以及人工造林与传统建筑群体相结合的巧妙构思,从整体上分割了天坛轴线与斋宫的内在联系。总之,大土山的出现,从建筑学,从艺术学,从美学来讲,都已经不只是画蛇添足这么简单了。

图片


天坛土山是怎么搬走的?!

那怎么办呢?移走呗,能搬来,就能移走。1990年1月5日,北京市政府常务会议最终决定:“搬掉天坛土山,恢复古坛神韵,成立“爱祖国,爱北京,爱文物,爱天坛,搬土山’指挥部,动员社会各界力量,'七一'前完工。”,恢复天坛原有的历史风貌。可是,有关部门一预算,这绝对是一项大工程,耗资要达到千万元以上。这在当时,绝对是一笔“天文数字”。
这时候,京城的市民体现出了极高的主人翁姿态。在“搬掉天坛土山,恢复古园神韵”的感召下,京城的各个部门,许多的群众,甚至是学生,纷纷利用休息时间献工出力。1月20日移山工程开工,那天正好是腊月三十,参战队伍连春节都没有休息,每天都有人不间断地过来,进行义务劳动。大家还积极献计献策,采取边移土,边整理,边栽植树木的方式,达到搬走一块,恢复一块的效果。就这样,仅用51天,一期土方工程于3月12日清运完毕,提前了34天,共清运土方近77万立方米,相当于接近整个景山的三分之一。

图片


土山搬走了,恢复了天坛的历史面貌。而工程结束后,经过统计,所花费用远低于当初的预算。

图片

今天,美丽的天坛敞开它宽阔的胸怀,正在迎接着来自天南地北,五湖四海的游客。那个被移走的大土山,也在时刻提醒着我们,保护那些仅存的古建筑,就是在保护我们传统的文化,就是在保护华夏五千年的古老文明。而“新愚公移山植树,古神坛恢复旧观”的故事,也应该让更多人记住。

图片


天坛医院最早名字里没有天坛!

天坛西门圜丘坛门内,曾经坐落着两家著名的医院,一家是天坛医院,一家是口腔医院。我想,很多人都有去这两家医院就诊的经历,那您知道这两家医院的历史吗?两家医院当年选址,为什么会在天坛外坛的圜丘坛门之内呢?
图片


图片
其实,这真是历史的误会。咱们先来说天坛医院。虽然天坛医院紧挨着天坛公园,和天坛有着很深的联系,但最早以前,天坛医院名字里没有“天坛”。
天坛医院初建于20世纪30年代,前身是原国民党陆军第31军的后方医院,当时就已经在老院区的位置了。1949年2月,医院由军委卫生部接管,改为华北军医第二后方医院,同年4月改为华北行政委员会人民医院,10月划归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领导,改名为华北人民医院。1953年1月,又改为卫生部中央直属机关第一医院。这可以说是天坛医院的“前传”。
现在的天坛医院应该从1956年说起。1956年8月,医院由卫生部交给北京市公共卫生局管辖,更名为“北京天坛医院”。1970年2月,天坛医院全部迁往甘肃省,现在甘肃省还有一个“天坛医院”呢。同年7月,原天坛医院的留守人员和当时崇文区前门医院的部分人员,在天坛医院原址重新建立了“北京市崇文区崇文医院”。1982年4月1日,恢复原来“北京天坛医院”的名称。2018年10月,天坛医院整体搬迁,落户丰台区花乡。
很早以前,天坛医院老院区里还有树林,医院就在天坛的外坛墙里面,跟天坛的牺牲所和斋宫就隔一条路。老院区现在还有古树,天坛医院历任院长在接手医院时,也要接管院区内的古树。
想当年,天坛医院周边很热闹。医院门口坛门那的中轴路还没扩建,是条小街,街的两边包括现在坛墙的位置全是饭馆,有各种各样的小吃。从这条街步行出去,就是老的中轴线,再往前走就是天桥商场,还有当时没有迁走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丹陛华。
现在,位于丰台区花乡的天坛医院新院区,在设计上也体现出了天坛文化,新院区的结构和老院区基本一样,这样,让很多经常去天坛医院的患者感觉非常熟悉。

图片

 参考资料:

《天坛公园志》

《天坛传说》李俊玲编著

《坛根儿往事》天坛街道创编

《永定门记忆之消失的东坛》 刘进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