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广率领的骑兵,会不会是我国的第一支外军(匈奴)模拟部队?

 木林随笔 2022-02-22

看到我这篇文章的题目的朋友们,估计开始嘀咕了,无论是在《汉史》还是《史记》等典籍中,都没有提到李广曾建立过外军模拟部队这种概念(这个叫法是近代才出现的,我只是借用了这个名词),也没有明确的说他是在依照匈奴人的做法、习性组织和训练部队,木林你会不会在信口胡说呢?

下面,我开始阐述自己的观点,不正确之处还请朋友们指正。

一是,关于李广所率军队的有关情况记载,很多人都把它从不同领导方式方面进行解读,而忽视了这支军队对匈奴人作战习性的模拟。

《史记·李将军列传》中有一段关于李广和程不识带军驻防方面的事情,如果我们仔细琢磨一下这段记载的话,再结合木林的题目,先从整体上感觉一下李广的军队。记载中讲:两人以前是边郡太守的身份率领军队屯守驻防,到出兵攻打匈奴时,李广率领的主要是骑兵部队,行军没有严格的队列和阵势,靠近水丰草茂的地方驻扎军队,停宿的地方人人都感到便利,晚上也不打更自卫,幕府简化各种文书簿册,但他远远地布置了哨兵,所以不曾遭到过危险。程不识对队伍的编制、行军队列、驻营阵势等要求很严格,夜里打更,文书军吏处理考绩等公文簿册要到天明,军队得不到休息,但也不曾遇到危险。关于这两种带兵方法的优劣,程不识说:“李广治兵简便易行,然而敌人如果突然进犯他,他就无法阻挡了。而他的士卒倒也安逸快乐,都甘心为他拼死。我的军队虽然军务纷繁忙乱,但是敌人也不敢侵犯我。”那时汉朝边郡的李广、程不识都是名将,但是匈奴人害怕李广的谋略,士兵也大多愿意跟随李广而以跟随程不识为苦。

二是,需要再来了解一下史籍中,对当时匈奴人军事作战及生活习性的有关记载。

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人的祖先淳维是夏后氏的后代,他们以游牧方式生活在北方边疆,逐水草而居,没有城郭和固定的住处,也不从事农业生产,过着骑在马背上的日子。之前没有统一的名称,但被所谓的中国人(中原汉族)根据地域划分,笼统地称为东夷、西戎、北狄,因为没有文字记载,再加上势力时大时小,离散分化,导致无法将它们的变化记载下来。经过了一千多年到秦统一中国时,匈奴这个名字才出现,当时的匈奴单于是头曼。头曼的儿子冒顿自立为单于后,将北方的外族全部臣服,统一了匈奴各部,向南和中国相对敌。

好战是匈奴人的天性,他们在和平时期以猎取鸟兽为生计,一到打仗能够使用弓矢的人都将成为部族的战士,通过“狩猎军事训练”的方式,使得他们能够熟悉包围和攻击猎物的技能,集结成灵活机动的骑兵,具有骑乘战马冲锋搏杀的能力。在军事行动中,他们依靠星月的光辉,月满出击,月亏退兵;作战时多劫掠财物人畜,不以攻城占为主,重攻击轻防御;打仗时人人趋利,善于用诱兵冲击敌人;有利可图则奋勇前进,如同鸟群翔集;战事困败无利,则瓦解云散而退。由此来看,匈奴军队主要靠的就是领导者的个人魅力甚至于是氏族宗法制来实现对部队的管控,作战就像狩猎,打得赢则打,打不赢则逃。

三是,李广是陇西郡成纪县人,而陇西郡和北地郡二郡所辖地域,则是秦所灭亡的义渠国所在地。

汉文帝时的晁错曾上过《言兵事疏》,他在文中写到:“现在义渠的少数民族来投降汉朝的有数千人,他们的饮食和长处与匈奴一样,可以赐给他们盔甲棉衣、强劲的弓弩和锋利的箭,让边境的优秀将领统率他们。让将领了解他们的习俗,懂得他们心理,用陛下的规则约束他们……”到景帝时,李广开始在边境各郡转任太守,曾先后出任上谷、上郡太守,后来又转任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上郡等边郡太守,长期负责对匈奴的防御作战,因为经常与匈奴交战而出名。到武帝时,被左右侍从之二臣推荐为未央宫卫尉,后来以骁骑将军,也就是勇猛的骑兵将军身份参加了马邑伏击战。首次雁门出击时因兵败被免职,几年后出任右北平郡守。景帝时以百骑围猎匈奴射雕人,面对匈奴几千名骑兵全身而退;武帝时出兵雁门,匈奴单于还曾下令说要“活捉李广”,他被匈奴人称为“汉朝的飞将军”,他率领的军队每次都因为是匈奴军队的攻击重点而损失惨重,等等,说明他对匈奴的军事很熟悉,甚至于用的是匈奴的人作战方法对付匈奴人。李广是秦朝名将李信的后代,使得他家世代传习箭术,懂得军事作战指挥,因为善于骑马射箭,长期在边境负责对匈奴作战,使得他对匈奴人的作战和生活习性了解,很有可能成为汉朝模拟匈奴部队的长官。

四是,我们再从我军的首支模拟外军部队的有关报道来对照地看,或许会认为,当时李广所率军队的管理模式就是仿照匈奴人的做法,以蛮夷制蛮夷。

198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模拟外军部队在南京军区某合同战术训练基地建立,也称为模拟蓝军部队。这支部队的官兵,头戴贝雷帽,身着与解放军军服不同的蓝白相间的迷彩服,肩佩攻击与包围交叉的徽章,使用的装备力求接近敌军部队;军衔、口令、作战文书,完全模拟敌军部队来实施;班排编制严格按照外军的编制序列,训练也严格按照外军的条令、训练大纲进行;在对抗训练中,要求他们要努力体现、运用外军作战原则和战术手段。

汉军在与匈奴作战的过程中,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摸索,最后才找到了克制骑兵的方法,达到了将骑兵战术与阵地战完美地结合。如卫青在公元前119年进攻匈奴时,在与匈奴大军相遇时,用武刚车列成环形阵营,后用骑兵去抵挡,随后进行围攻,战胜。公元前99年,李陵率五千步兵出征匈奴,当被十几万匈奴骑兵围困时,他先是在营前摆上辎重车阵抵御骑兵冲击,车后是持戟荷盾的人墙兵士,人墙之后是弓驽士兵,直到箭尽才兵败。

古代时的中国,和北方游牧民族作战由来已久,周平王就是因为游牧民族入侵才东迁的,秦穆公听从了由余的计策,称霸西戎;到宣太后时,用女色腐蚀的方法,灭了义渠国;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中原国家才开始逐渐地占据上风。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这是一次由君王主导的全国性运动,自然会影响空前;而李广的仿照匈奴,则是为了应对匈奴入侵的一种军队内部的小范围改革尝试,因为影响范围有限,而没有被明确的记载下来。

    如果这样来想的话,司马迁在《史记·李将军列传》中浓墨重笔的写下李广和程不识治军区别这件事情,他想告诉我们什么,又想给我们暗示什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