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汉朝与西域各国交往的政治舞台上,曾出现过一位传奇女外交家!

 木林随笔 2022-02-22

自从张骞多次出使西域后,汉朝将对匈奴的和亲政策,也用在了与西域各国的交往上。于是,中国汉朝历史上记载的第一位远嫁西域乌孙国的和亲公主刘细君出现了,可惜的是,刘细君在乌孙国生活的时间很短,不到五年时间就去世了,况且,在这五年时间内,她先嫁乌孙国王猎骄靡,后嫁其孙岑陬军须靡,地位一直都被匈奴嫁到乌孙国的和亲公主地位要低。

公元前101年,楚王刘戊的孙女刘解忧以和亲公主身份,当了岑陬军须靡的右夫人。公元前71年,汉朝与乌孙联军攻击匈奴,乌孙军首次大败匈奴。公元前70年,乌孙国独自再次大败匈奴,让解忧公主在乌孙国的地位得到明显提升。解忧公主在乌孙国生活的五十一年时间里,她三次两次改嫁,为汉朝与乌孙国的友好交往做出的突出的贡献,更被乌孙和其周边国家称赞为:“汉家公主的美貌赛过天鹅,爱民如子的美德天下传颂;乌孙国走出了一条济世安邦的兴国之路,前所未有的兴盛局面如同太阳升到正午一样。”

和解忧公主一起远赴匈奴的,还有她的一些侍女。在这些侍女中,有一位名叫冯嫽侍女,虽然出在低微,但她因为知书达礼、聪慧有识、沉着稳健,再加上特别能言善辩,还通晓西域的语言文字及风俗习惯,让她成为了解忧公主的得力助手,还被嫁给了乌孙国的右将军,在协助刘解忧加强汉朝同西域诸国之间的友好关系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更被乌孙国上层乃至西域多国的贵族尊称为“冯夫人”。

汉宣帝时期,解忧公主遵照乌孙风俗,再嫁乌孙狂王。因为狂王的残暴,解忧公主曾秘密联合汉朝使者,为乌孙狂王摆下过"鸿门宴",席间派人拔剑刺杀,可惜剑刺偏了,让狂王负伤骑马逃走。之后,匈奴公主所生的乌孙北山大将乌就屠弑王自立,导致乌孙国内乱。危急时刻,冯嫽受解忧公主之命,冒着生命危险亲自前去乌就屠军中谈判劝说。在汉朝强大的军事力量支撑下,冯嫽终于成功劝服乌就屠接受汉朝赐封,巩固了汉朝和乌孙的友好关系,再次让乌孙国与汉朝实现安好,史称“冯嫽定局”

汉宣帝听说了冯嫽的事迹后,召她回国陈述事情始末。冯嫽在宣帝面前,将西域诸国的山川地理,风俗人情,以及乌孙国各派的渊源分析得头头是道,高兴的汉宣帝破天荒的委任冯嫽为正式的汉朝使节,乘坐锦车,持汉朝节仗,代表皇帝出使乌孙及西域诸国。

公元前53年,乌孙国再次内乱动荡时,已经回归长安养老的冯嫽,不顾年逾古稀的高龄,毅然上书皇帝,第二次持节出使乌孙及西域诸国,在她的主持下,将乌孙国一分为二,立解忧公主长子元贵靡为乌孙大昆弥(昆弥即国王),统六万户,立乌就屠为小昆弥,统四万户,暂时解决了乌孙国内乱问题,也让汉朝与乌孙的边境再次迎来了平静安宁。

公元前51年,元贵靡去世,解忧公主的孙子星靡即位为大昆弥,因为其生性懦弱,继位后又治国无方,致使乌孙局势再起动荡,乌孙国内的势力大多归附了乌就屠。身居长安的冯嫽,向汉元帝上书请求再为汉使,出使乌孙以镇抚星靡。汉元帝同意,她以汉使身份出使乌孙。冯嫽以她的威望与才干,游说乌孙各方消释嫌隙,精诚团结,帮助星靡治国安民,乌孙得以国泰民安,汉朝与乌孙的友好关系也因此得以继续。也就是在这一年,冯嫽和解忧公主一起回到了长安,叶落归根。

       对于冯嫽的历史评价,因著有《中国历朝通俗演义》而被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的蔡东藩先生曾夸赞她:“苏武后,复有冯夫人之锦车持节,慰定乌孙,女界中出此奇英,足传千古,惜乎重男轻女之风,已成惯习。”

       冯嫽以女子身份,三次持节以出使乌孙及西域诸国,为汉朝和西域诸国的和平友好作出的突出的贡献,不要说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即使是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中,也是难得一见的!

    难怪蔡东藩先生更会作诗称赞她:“锦车出塞送迎忙,专对长才属女郎;读史漫夸苏武节,须眉巾帼并流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