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掌上飞舞的赵飞燕,岂不也是个可怜人?

 木林随笔 2022-02-22

我们平常说男人用情专一,这是个好品德。

如果这个男人是一个位高权重甚至是唯我独尊的皇帝时,他所钟情是一位比较善良明理,懂得大道理,有大局观念女人的话,这不仅是他个人福气,更是家国的福气;如果他所钟情的是一位奸邪秽乱的女人,那这种好品德可能就成了家国的祸害,轻则祸乱动荡,重则亡国灭族。

从夏朝的喜妹,商朝的妲己,周朝的褒姒,再到西汉的这个赵飞燕,我们多少还是能够从中间看出一些问题的。当然了,历朝历代也都把皇帝荒淫无道,甚至是国家灭亡的责任推到了她们头上,这或许是不公平的,只是再去纠结的话也没有多少意义,毕竟她们干的那些事情确实不是普通善良的人所能干得出来的。

说到汉成帝刘骜的宠妃赵飞燕,木林最初听到赵飞燕故事时,那时还没有电脑网络以及今天传播这么迅速的这些自媒体平台,加上没有看到相关历史记载,从“环肥燕瘦”中,知道了她是一个可以和那个在临潼华清池洗澡的杨贵妃并肩齐名的大美女,李白在《清平调三章》中歌颂杨贵妃艳美的时侯,就曾借用赵飞燕写下了“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的名句。

在她的轻灵方面,听到的却是“曾子杀人”般的讹传,说她轻灵得像《西游记》中,那个在如来手掌心中翻跟头时孙悟空,灵巧好玩的如孙悟空在乌鸡国时所变的那个“立帝货”,整天可以放在汉成帝刘骜的手中,欢歌艳舞地供他把玩……好像扯的有点远啦。

在历史记载中,说到赵飞燕的出身时,也是比较凄惨的。说她在刚出生之后,就被父母抛弃,扔到了野外,竟然三天没有被饿死,父母以为奇,才继续抚养她。

柏杨先生在他的文章中曾说,赵飞燕也是西汉皇室血脉,她母亲原本是江都王刘建的孙女姑苏郡主,父亲本应是江都中尉赵曼,只是因为赵曼这个人没有生育能力,被他的朋友大艺术家冯万金钻了空子,结果偷偷地生下了这对双胞胎姐妹,后被冯万金收养。冯万金去世后,这对姐妹在流落中,被一个叫赵临的人收养,从此改姓赵,而这个赵临的身份则是河阳公主的管家。

等到年龄稍大一些时,赵临将她们二人送到阳河公主府上去学歌舞。赵飞燕天赋极高,学得一手好琴艺,舞姿更是出众,因为她身形瘦削,轻巧如燕,舞姿翩翩,被时人称为“飞燕”。当然了,也有说她因为走路时的姿态万种风情,美的像风拂杨柳,轻的像燕飞翩跹,才被人称为“飞燕”。唐代诗人徐凝更在《汉宫曲》中赞她:水色箫前流玉霜,赵家飞燕侍昭阳;掌中舞罢箫声绝,三十六宫秋夜长。

汉成帝刘骜就是在河阳公主家抱得了这个歌舞美人,这也让我想到了汉武帝在平阳公主家遇到卫子夫时的情境,因为她们后来还照着卫子夫的样子,也利用巫蛊案,把当时的许皇后拉了下来,也顺便把儿子早死的班婕妤也凉到了一边。之后,这两姐妹成为了成帝后宫中的专宠。

赵飞燕刚进宫时,也有过被诬蔑的历史。当时宫中有一位阅人无数,更被称为“披香博士”(宫廷教习)的女官淖方成,就曾预言她是祸水,将会淹没刘氏!之后,等到赵飞燕害死几位皇子时,长安城里更是谣言四起,并以童谣的方式传唱着:“燕燕尾涎涎,张公子,时相见。木门仓琅琅,燕飞来,啄皇孙,皇孙死,燕啄矢。”这就是后世有名的那个“燕啄皇孙”故事。即便有这么多的攻击,依然没有影响到成帝对赵飞燕的宠爱。

在帝王后宫里,能够生出皇子的皇后可怜,不能生出皇子的皇后更可怜,赵飞燕就是这种可怜的不能生出皇子的皇后!看着那个因为无子而被自己整倒了的许皇后的凄惨下场,赵飞燕为了生孩子,她开始淫秽后宫,开始不停地给成帝刘骜戴绿帽子,可是依然没有效果。焦急无奈的赵飞燕,她也曾谎称过自己怀孕,却没有搞“狸猫换太子”类把戏;为了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她只能把目标放在害其他女人给成帝生的孩子上,先是害死了一位曹姓宫女给成帝生的儿子,后又害死了许姓美人给成帝生的儿子。

看到这里时,大家会不会感觉这个心如蛇蝎的女人很坏?

不过,这对赵氏姐妹也很可怜,为讨好成帝刘骜,她们最多也就是惑君,只在后宫里对那些宫妃和皇子们下了毒手,并没有干那些干预朝政、谗害忠良类的事情,这和前朝的那些为了争宠夺势而在朝廷中痛下杀手的参政女人们比起来,确实还是要好得多。

这两姐妹的结局也不是很好,妹妹赵合德,在成帝刘骜死于她的“温柔乡”后,自杀而死;赵飞燕虽然有助刘欣继位之功,但最终还是被王莽逼得自杀而死。

在文章结束之际,木林再次想到了“环肥燕瘦”这个成语,它出自于·苏轼《孙莘老求墨妙亭诗》中的这句话:“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

对于这个成语的喻义,我们就不过多说了,我只想补充一句,苏老夫子不愧是高人,既能从明面上将两位受君王宠幸的美人联系到一起,更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地将这两位无后的人,联系到了一起。

(备注:对于文中不足的地方,还请朋友们批评指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