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喝酒后请朋友帮忙开车,出了事故,两个人的责任该怎么来区分?

 木林随笔 2022-02-22
  • 权威类的道路交通事故裁判案例,对我们大家学习、理解道路交通事故的处理有很大的帮助,该类系列文章,也算是给很多没有时间过多仔细去读书的朋友们收集整理的资料集。大家共同努力!

这篇文章中不探讨相关人员可能会涉嫌到的刑事和行政责任,只探讨部分民事赔偿责任承担问题。在驾驶人喝酒后开车发生的交通事故中,关于同席劝酒人有什么责任,饭局的召集者有什么责任,一起喝酒后又乘坐喝酒人开的车一起发生事故的乘坐人又有什么责任,在朋友喝酒后未饮酒者在朋友的请求下无偿代替其开车发生事故后的各自又该承担什么的责任,喝酒后发生事故的能不能获得保险赔偿,等问题,法条痴查找到了相关司法判例,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法条痴郑重提醒朋友们:动了滴酒,绝不动车!不管自己是否清醒,都坚决不开车!即便找人开车,建议也找正规的代驾公司,千万不能临时找野代,网传的某视名人被代驾者挖坑的问题,绝对需要引起注意。有合同,出了问题也好解决。

(二十三)酒驾肇事中,共同饮酒人存有过失,应减轻责任人的责任。

裁判要点:交通事故责任与损害赔偿责任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交通事故责任虽认定乘坐人无责,但乘坐人和肇事者一起饮酒后,明知其酒后驾驶车辆有危险,却对可能出现的危险采取放任态度,如发生交通事故造成该乘坐人损害,适用过失相抵原则,相应地减轻责任人的责任。

案例来源号:(2009)綦法民初字第1676号,(2010)渝五中法民终字第845号。

(二十四)喝酒后请朋友帮忙(无偿)开车,法官认定这种行为为无偿代驾,发生交通事故后,将以帮工来认定无偿驾驶人和车辆所有人的责任。

裁判要点:《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总第57集)车主饮酒后找人代驾发生事故,车主喝了酒,但其并非对车辆运行没有支配力,朋友应邀代驾,车辆运行的目的地也受车主指示,从运行利益来看,代驾人驾驶车辆的目的并非为其个人利益,而是送车主回家,车主享有运行利益。本案不属于《侵权责任法》第49条租赁、借用等机动车所有人和使用人不是同一人的情形规制的范畴,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3条规定的义务帮工的性质,该条规定,为他人无偿提供劳务的帮工人,在从事帮工活动中致人损害的,被帮工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帮工人存在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赔偿权利人请求帮工人和被帮工人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提醒:对于驾驶人喝酒发生的事故,不管损失再小,都不允许私下自行协商解决,必须报警!)

法官观点:驾驶人为了车辆所有人的利益无偿代为驾驶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所有人对车辆既具有运行支配,也享有运行利益,应承担赔偿责任。无偿驾驶人和车辆所有人之间构成义务帮工的法律关系,无偿驾驶人是否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应根据其主观过错进行判断。

全国“七五”普法推荐用书《谁动了我的权利·道路交通纠纷维权必备法律常识》中“关于参加宴会醉酒后发生交通事故,受害方能否要求劝酒者赔偿?”问题,是这样解释的:

书中案例讲,在明确看出王某已经快醉酒的情况下,赵某仍然不停地劝酒,最终导致其醉酒。此时,劝酒人赵某就已经产生了照顾王某的看护义务。喝酒人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对自己喝醉应该承担主要责任,因为他有拒绝喝酒的能力。醉酒者对劝酒人就其强迫意志造成损失有追偿的权利。劝酒人劝酒与交通事故受害人受害之间虽无因果关系,但是劝酒人劝酒的结果是造成喝酒人丧失完全行为能力,同时对过于自信放任醉酒人骑车引发事故,应当说劝酒人的间接故意与醉酒人的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对于王某的交通事故,劝酒者赵某应该承担相应的损失。

在实践中,对宴会上自己醉酒和被劝酒而醉酒的处理方式是完全不同的。对于前者,若发生交通事故宴会组织者不承担任何赔偿责任;而对于后者则适用本案的处理方式。打官司打的是证据,对于此类案件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人证。在起诉前,首先需要确定能够获得证人证言;其次在法庭审理阶段需要证人出庭进行质证,否则证人证言的证明力将大大降低。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22条规定,对于未取得驾驶资格、醉酒、车辆被盗抢期间甚至于被保险人故意制造道路交通事故这四种情形,保险公司应当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垫付抢救费用,不承担受害人财产损失的赔偿或垫付责任。

    2012年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8条规定,车辆发生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资格或者未取得相应驾驶资格的、醉酒或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麻醉药品的以及驾驶人故意制造交通事故这几种情形导致第三人人身损害的,法院应当支持当事人请求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的请求。该条规定该类情况下交强险对第三者人身损害承担赔偿责任,明显地改变了以往的保险公司只对垫付有关抢救费用而不负其他责任的做法。

    但是商业三者险则不同,保险公司完全以车辆保险合同为依据,由订立合同时的免责事由条款中是否明确规定来决定是否赔偿。在商业三者险中,通常都会被写在免责条款中,一般是不能得到补充赔偿的。

主要观点来源于:

  • 《道路交通案件裁判要点与观点》姜强主编,法律出版社2016年出版。

  • 《谁动了我的权利·道路交通纠纷维权必备法律常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