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造全球化软骨修复平台型公司,再生医学“黑马”睿生科技完成数千万天使轮融资

 中国健康管理 2022-02-22


方兴未艾的再生医学领域杀入“黑马”。

2月22日,致力于组织器官修复与再造的再生医学公司睿生科技完成了数千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久友资本、赢迪资本联合领投,道理资本共同参与,将主要用于公司新产品的海外引进与自主研发,及中美两地研发团队搭建。

据悉,睿生科技首个产品线主要聚焦软骨缺损修复,未来还将通过自主研发,运用更为前沿的多来源细胞与3D打印生物支架材料有机结合技术,面向骨科运动医学领域的关节透明软骨、骨软骨、半月板修复,以及整形外科领域的外耳再造等开发性价比更高的软骨再生产品。

参与本次天使轮融资的久友资本管理合伙人孙毅表示,久友资本一直关注再生医学领域进展,睿生科技则是公司参与投资的首个再生医学领域的科技公司。“睿生科技创始人赵兴博士在生命科技尤其再生医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全球视野,研发和商务拓展经验丰富,希望睿生科技在赵兴博士的带领下立足中国,放眼全球,尽快开发出丰富的能够满足临床需求的产品服务于广大的患者。”


填补国内软骨修复空白

相比内脏、血管等关键器官,人体内软骨组织的健康情况往往容易被忽略。由于软骨组织中并不包含血管,仅能依靠细胞间接接触供给营养,损坏后就难以自我修复。

世界卫生组织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世界骨关节病患者已超过4亿人,我国骨关节炎患者超过人口总数的10%,且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在市场人士看来,骨关节炎的主要患者群由关节软骨缺损所导致,如未得到及时处置,同样存在引发慢性残疾的风险,且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针对软骨缺损问题,临床普遍建议患者服用止痛药进行保守治疗,病情严重者会采取清创手术减少炎症反应。更进一步的治疗方法如富血小板血浆(PRP)、微骨折、软骨移植、关节置换等也均已应用到临床环节。但由于无法真正实现软骨组织再生,除彻底进行关节置换外,多数情况下仅能在短期内缓解病人症状。

实际上,目前全球范围内主流市场仅有两款上市产品,能以生物科技的方法实现软骨修旧如新,分别为美国Vericel Corporation公司的MACI和德国Co.Don AG公司的Spherox,而睿生科技此番正将在中国及美国市场引入德国Co.Don AG公司的Spherox产品。

据睿生科技创始人赵兴博士介绍称,相比必须进行开膝手术的美国同类产品MACI,Spherox可以在关节镜下进行操作,减轻患者的痛苦,对于医患双方更为便利。且Spherox采用自体细胞和自体血清,在体外培养软骨组织,以此大大降低了制备成本,目前其在欧洲售价平均在1万美元左右,仅为MACI的五分之一。

“Spherox引入中国后,我们有信心进一步降低成本,以使更多患者受益。”赵兴博士表示,公司计划在2022年内向中国NMPA监管部门正式申报,同时筹备完成技术转移并支持必要的临床桥接实验,争取产品早日在中国上市。

另据透露,在引入Spherox的同时,睿生科技也希望同步引入其背后的生产体系,在国内建成相关全自动化生产车间。目前公司占地近2000平方米的GMP车间也正在南京江北新区修建。


自研能力支撑公司瞄准再生医学蓝海

引入海外成熟产品,仅仅是睿生科技发力再生医学领域的起点。公司未来还将在德国产品的基础上,通过自主研发,运用更为前沿的细胞与3D打印生物支架材料结合技术,开发性价比更高的软骨再生产品,满足运动医学市场需求。

赵兴博士表示,未来睿生科技自主研发的软骨缺损修复新品,将进一步减少手术带来的不便,为关节软骨缺损更为严重的患者,提供安全、高效、疗效持久、价格易接受的产品。

实际上,作为睿生科技创始人的赵兴博士,在再生医学领域深耕多年。其先后在再生医学领域全球顶级学府荷兰乌得勒支大学(Utrecht University)医学院及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攻读再生医学专业博士,并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在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进行博士后研究期间,凭借软骨再生论文获得了美国整形外科教育基金会组织的全美论文竞赛第一名,于29岁被破格提拔为哈佛骨科学讲师。

2015年,赵兴博士进入产业界,在美国再生医学领军企业Vericel Corporation(纳斯达克上市公司: VCEL.US)担任研发负责人及科学指导委员会主席。与此次睿生科技引入的德国产品齐名的美国软骨修复产品MACI,正是由赵兴博士在Vericel任职时共同领导开发,且于2017年底获得FDA上市批准的美国唯一同类产品。

除作为公司技术核心支持的赵兴博士外,睿生科技还将在中国南京与美国波士顿两地搭建研发团队,充分调动中美欧资源,为后续面向全球市场开发软骨修复新品奠定基础。

如睿生科技自主研发的关节软骨修复产品将在波士顿开启早期研发工作,而基于公司在再生医药领域的积累,预计2年时间内公司即可完成包含体外和动物实验在内的所有临床前实验。

与此同时,围绕骨软骨双层修复及外耳再造确定自研产品线,睿生科技也将与哈佛医学院及麻省理工学院等国际知名学府合作,计划在今年一季度开始体外实验,同样在2年之内完成临床前实验,并快速开启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

赵兴博士表示
通过对包括干细胞在内的不同细胞共同培养以及相关材料的有机结合,睿生科技可以实现人体器官和组织的'再造’。未来公司将基于再生医学不断开发适用于不同领域的产品,打造一家全球化的软骨修复平台型公司。

参与了此次融资的赢迪资本合伙人王晔也指出,睿生科技搭建了细胞与新型支架材料的共生平台,以达成组织与器官的修复与重建。在细胞方面,公司将利用体细胞与干细胞共培养的理念,并将不断结合基因编辑等最新技术发展趋势;支架材料方面,则将不断试验新型可降解与不可降解材料的合理搭配,与最新的3D打印技术结合,最终实现在骨科运动医学及整形修复外科领域的多项突破。

从软骨修复领域入手,睿生科技所面向的无疑是再生医学领域广阔的“蓝海”市场。据市场研究公司Verified Market Research分析,2020年全球再生医学市场规模为277亿美金,预计2028年将达到1498亿美金,平均年增长率为23.54%。

“再生医学领域刚刚起步,但已经展现出十足的潜力,行业正处于爆发的前夕。”道理资本创始合伙人黄倩平即认为,睿生科技创始人赵兴博士在再生医学领域具有极强的复合型背景和多元化的视角,在填补临床未满足需求上也极其富有激情。目前,公司已从海外引入了聚焦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新锐产品,填补国内市场空白,未来还将运用更为前沿的多来源细胞与3D打印生物支架材料自主研发出性价比更高的软骨再生产品,并进军整形外科修复领域的外耳再造产品,发展前景广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