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减到极致的35个草书,你认识几个?

 wxhkmyz 2022-02-22

减省和省变是草书实现顺势、流便、快捷书写的重要手段,通常情况下,这种省或变都要求存其形、能别异、约定俗成。但还是有很多字的字形变化非常大,以致难以从其相应行楷字形中找到踪影,可以说是面目全非。按照自己感觉的辨识难度系数挑选了34个草书字,分类列举如下:

1、难度系数☆☆☆☆
卿、甚、愿、幸、叔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2、难度系数☆☆☆
举、曹、慰、欲、皆、听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3、难度系数☆☆
其、具、等、临、武、属、即。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4、难度系数☆
下面这些字虽然简化得厉害,因为常见而降低了难度系数。
事、身、而、两、奉、有、相、寒、得、使、识、体、礼、成、岁、微、疑。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还有许多字,很多草字是混写的,需要结合上下文才能确定,还有很多易混字,只有细微差别,全在书写时草化的笔意不同,通过对其篆隶行楷写法的领会才能确定。

扩展资料:

草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有广狭二义。广义的,不论年代,凡写的潦草的字都算作为草书。狭义的,即作为一种特定的字体, 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

大约从东晋时代开始,为了跟当时的新体草书相区别。把汉代的草书称作章草。新体草书相对而言称作今草,其又分大草(也称狂草)和小草,在狂乱中觉得优美。正如李志敏所说:“临于池,酌于理,师于物,得于心,悟于象,然后始入草书妙境。” 

草书由于字形太简单,彼此容易混淆,所以不能像隶书取代篆文那样,取代隶书而成为主要的字体。

广义的草

是指草写的书体。它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在文字不统一的远古时代,自然不会有统一规范的草书,那时出现的潦草的字,就属于广义的草书;二是在文字统一后,在应急的情况下,或者是在起草文书稿件、记录他人谈话时,行笔快捷,笔画连带、省略,信手写的不规范的潦草的字,这种潦草的字很难用于交流,隔久了甚至连写字的人也难以识别,这种潦草的字就属于广义的草书。

草书的写法

为了便捷书写,经过漫长的约定俗成的过程,尤其是在篆书向隶书转化的时期,民间流行的草字的数量逐渐增多,写法逐渐统一,经过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终于产生了具有法度的草书,那便是章草,之后进一步发展成今草,狭意的草书就是指章草和今草。

自章草起草法就基本形成了,约定俗成的草法既具有法度的规范性,又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其基本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草书是笔画省略,结构简便的书体。二是草书是以点画作为基本符号来代替偏旁和字的某个部分,是最具有符号化特征的书体。三是草书的笔划之间字与字之间相互连带呼应,是便于快捷书写和便于表达书者情感的书体。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