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不学净土

 Jamiuw 2022-02-22

图片

从前到后,不少人问我净土的事。

我的观点是:少不学净土。

不要急着反驳,这里的少,并非指年龄和性别,而是指生理上容易亢奋,心态容易浮躁,思想杂念较多,不能脱离世俗生活,需要为俗务而忙碌的人。

当然,大多数的年轻人都会归于此类,特别是男性。

为什么说少不学净土呢?因为不方便。净土是很特别的法门,简单而高效,直接绕过了佛教深奥的义理,复杂的实修次第,直达彼岸。

但要想上这艘船,需要满足一些条件:

一、信根很强;

二、可以长期处于低欲少思的状态;

三、有空闲时间,可以长期念佛;

四、可以长期吃素。

综合以上四点,你就知道为什么学净土的多是老人家以及女性了。

女性的天然优势就是很容易对一件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深入信心;生理欲望也比男性来得迟,来得少;在男人沉迷于游戏的时候,女人可以静下心来绣花,当然也有时间念佛;至于吃素,对于不需要用太多体力的女性来说,也更容易实现。

而老人家活了大半辈子,性格和欲望该磨的都磨掉了,该想的也都想过了,特别符合低欲少思的条件。至于其他三点,更不必说。

能做到一心,也能做到念佛,事半功倍。这就叫大方便。

但现在的年轻人,一脑子的唯物论,满身的荷尔蒙,从小就培养起来的杂食生理和习惯,与净土碰撞,就有得苦头吃了。

首先就是信心强不起来。书本上教的都是逻辑,到净土这里一看,全是信仰。硬枪碰到棉花上。虽然很想以信仰对待,但心里总是不免疑惑丛生,按都按不住;

信心不强,自然念佛就跟划水一般,强度、力度和持久度差了不是一星半点;

再就是身体和生理特征,决定了年轻人的思虑和欲望很重,精力旺盛,与念佛所需要的净和静形成强烈反差。这使得年轻人会越学越躁,甚至怀疑人生,就像将野马强行关在笼子里一样;

最后是饮食习惯。汉地佛教是严格要求吃素的,这又让很多人陷入了困境。吃吧,觉得会生业障;不吃吧,在社交场合又过不去,处处受抵触。

我相信很多人对此都有感同身受。学佛不说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但如此痛苦也肯定是有问题。

那“少”应该如何学佛?

三个字:闻思修。

既然心静不了,就不如就让它动起来。对于年轻人来说,接受和消化新事物的能力强,用在博闻强记上也最为合适。佛教的三藏经典如此浩瀚,内容如此庞杂丰富,堪称思想的花园,怎么能不好好逛一逛呢?可以说,肯定惊喜不断,那些盘根错节的疑惑会随着阅读量增多而一一化解掉。

既能增知,又能生慧,两全其美,这才是方便。

佛教的文化在两千多年里留下了灿烂的一笔,散落世界各处;那些还没有被污染的纯净之地,山川湖海,怎么能不去走一走呢?有这样的精力和向往,就不要窝在家里学老。

既能熏信,又能耗欲,两全其美,这才是方便。

老有老的法,少有少的法,其实只有目标相同,完全可以不拘一格。佛教是最活的,八万四千法门啊朋友们,这还是虚数。有多少众生,就有多少方便之门。

我最怕年轻人钻到一条并不适合自己的道上去,还强行信仰正确,看起来走不停,其实原地踏步,累成孙子也成不了佛爷爷。

净土之妙,非言语可说,等心变老了,自然能体会得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