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冰雪奇缘”又岂止是浪漫

 克勒门文化沙龙 2022-02-22

万众瞩目的冬奥会落幕了,这四年一会的“冰雪奇缘”也告一段落。虽然大家已经回归了日常生活,仍有一些“高光时刻”被人津津乐道。其中,2月20日的闭幕式必须拥有姓名。

无论是出现在现场的大型中国结,还是富有东方韵味的“折柳寄情”,都让人有了一种“这很中国”的感慨。

大家一定没忘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那个“星光五环”吧?这次冬奥会闭幕式上它随着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我和你》一起再次冉冉升起,时光交汇,说不出的感动。


我们都说,奥运会不属于单独哪个区域,而是属于世界上所有人的一场盛会。它所带来的,是一种更加积极向上、年轻活力的精神面貌。所以今天,就和小克勒一起走入千家万户,看看这场冬奥会中的接地气的“生活元素”。

Language · 由“韭菜盒子”引发的热议


这届冬奥会中,要说谁的热度最高,那谷爱凌绝对当仁不让。她“凌空一跃”,拿下了两金一银的出色成绩,使无数国人为之振奋。当然,她比赛过程中种种“大心脏”的表现,也成为了热极一时的“梗”,在网络上流传甚广。

其中,最有名的应该是下面这张照片↓

“我们都在担心成绩,而你却在吃韭菜盒子。” 甚至连外媒问起时,还得到了当事人相当直接的“韭菜盒子”的答案,然而问题是……“我连韭菜英语是啥都不知道。”

针对这等“未解之谜”,网友纷纷发功出谋划策,别说,还挺有一点道理↓

 

“我考试肯定写nine vegetables box的”

“special smell vegetable pie”

“chinese pancake”

“我觉得还是chinese jiucai box合适”

“叫strong box,我觉得更霸气”

翻译得不错,下次别再翻了哈~最后的谜底揭露—“Fried Chinese Leek Dumplings”,有用的知识又增加了呢。

 

语言是文化交流的桥梁,而说起中翻英、英翻中这回事,上海应当会表示“有话要说”。作为当初第一批接受西方文化冲击的城市之一,曾经的上海人在翻译方面“操碎了心”~

 

“其实上海话里很多词,读起来完全就是英语发音,这么一想,是不是觉得有些词的含义就很好理解了?”

“ 比如说'老虎窗’这个词吧,你看着不知道是啥意思,最后一查发现指的是屋顶上的天窗。但如果从英语发音来讲的话,上海话'老虎’发音和英语'roof(屋顶)’很像,所以把它理解成'roof窗’的话,是不是就通畅了?还中英结合嘞。

 

“还有我们常说的'水门汀’,就是水泥地的意思,我以前小辰光一直搞不懂为啥这么叫,后来才知道是'cement(水泥)’的音译。”

“还有一个现在年轻人知道的应该很少,就是'凡尔’,这个应该也算吧?(画外音:完全就是个英语发音了呀。)……哎对,我们以前喜欢把那种十字型的水龙头叫'凡尔’,其实就是英文'valve(阀)’的意思,读起来差不多一模一样。

“其他的还有很多,比如说'沙发(sofa)’、白脱(butter)……以前人家叫这个'洋泾浜’。我其实觉得上海人一直有一种走出去的态度,不是说时髦,而是说一种开放的心态吧。

 

“最近冬奥会我当然看了,就觉得挺感慨的。以前是中国到世界,现在是世界到中国,感觉不一样了,蛮骄傲的,哈哈。(画外音:这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格局打开’吧~)”

Art · 寻找国际盛会中的“隐藏小细节”


这届冬奥会,要说“顶流”那非我们的冰墩墩莫属,甚至到了“一墩难求”的地步。无论是毛绒墩墩、钥匙扣墩墩、墩墩小包……到了最后都成了“得不到的墩墩”。

大家都应该有羡慕过奥运奖牌得主手中的“金墩墩”吧?在这个“金色传说”版冰墩墩身上其实有个国人为之一笑的小细节哦——金墩墩的金色底座并非由传统的橄榄枝组成,而是由我们传统文化中的“岁寒三友”松竹梅构成,美观大气还不失自己的特色,只能说——“不愧是我们!

除此之外,开幕式上的24节气倒计时、一幕“黄河之水天上来”;开幕式闭幕式上遥相呼应的“来时迎客松,去时折别柳”、一曲《送别》……如此种种,可以说是细思极巧妙,含蓄中又带着文化中诗情画意的浪漫,小克勒还可以细品三百回!

不过除了这些要素之外,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运动员手中的花束也大有文章。

这些漂亮的颁奖花束,都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绒线编结技艺钩编而成……说到这里,先让本上海人叉个腰自豪一下。

 

海派绒线编结技艺,是由东方传统结绳技法与欧洲的绒线编结技艺相结合而诞生的技艺,两者相辅相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针法、花样、载体,绒线花艺就是其中之一。

就在这届冬奥会上,这门技艺再度绽放光彩。玫瑰、月季、铃兰、绣球、月桂和橄榄,这6种寓意美好的花型,分别象征着友爱、坚韧、幸福、团结、胜利与和平,这不仅是一份艺术品,也是来自日常生活的浪漫——对此,当然是好评如潮。

“好看的好看的,要不是现在年纪大了,我觉得我也可以学学……(画外音:我觉得现在学也不迟呀~)虽然我不会结成这种花的样子,但我会结毛衣啊,感觉这两个东西还是有点像的。

“你还记得吧,你小时候的毛衣、绒线裤、手套都是我给你结的,能穿很久……(画外音:现在还在吗?)现在肯定不在了,早给我拆了去做围巾了,你今年要围巾吗?我给你再结一条。

 

“我和你说,结这个东西很费时间的,如果不要花纹的话还快一点,如果你要镂空的、要绞丝纹的还要更久,像这种绒线花肯定花的时间要多得多。”

“我觉得,像这种(冬奥会这种绒线花的技艺),应该都是人家在结毛线的时候,结呀结琢磨出来的,都说'艺术来自生活’,很多事情做多了就自然会精、会好,道理都是一样的。

Sport · 这波“冬季运动风”势不可挡


要说今年初春最火的潮流,那一定是由冬奥会举办带来的“冬季运动风”了。君不见连冰墩墩都在挑战花样滑冰的4F,那么我们又怎么能停滞不前!

说起冬季运动,可能很多上海人的印象都不是很深刻,但如果说到滑雪、滑冰场地或活动,那在上海应当是“一抓一大把”,为跃跃欲试的大家留足了展示空间。

现在冬奥会的余热未消,有一些限时开放的场地可以安排起来了。比如说位处“黄金地段”的ICE LIVE东方明珠冰上嘉年华,一抬头就能看到东方明珠的感动有谁懂?现场更有专业教练进行指导,在这里练习滑冰,可谓是排场十足~活动持续至2月24日,有兴趣的朋友记得不要错过哦。

当然,论起排场,第三届上海白玉兰国际冰雪节根本就不带怕的。位处“浦西第一高楼”上的白玉兰广场,1200平方米的室外冰雪造景,搭配上晚上高处的灯光秀,冰雪运动的魅力就在这绝美一刻了!

如果你想找个日常就能滑雪滑冰的场地,那这里也有一些特别的场地作参考。没有雪的滑雪场见过吗?S.H.O.W滑雪场是华东地区首家旱雪场,也是首家集合模拟机、旱雪公园跳台的室内综合滑雪场馆。虽然没有雪,但是模拟机、气垫跳台、旱雪道、公园道具等众多专业设施,能让人体会到飞驰在雪上的畅快。

当然,追求专业的小伙伴可以考虑一下SNOW51城市滑雪。在这里滑冰、冰壶、雪屋迷宫、小雪山、堆雪人等热门的冬季项目应有尽有,更重要的是,SNOW51是国际知名的专业滑雪培训机构,培养出了众多世界滑雪冠军!有意向滑雪运动发展的大家可不要错过这一家哦。

随着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冰雪之风正吹入千家万户,上海也为此做好了准备。备受瞩目的全球最大的室内滑雪场项目——上海冰雪之星,预计将在今年全面建成,“世界级网红打卡地标”之姿根本遮掩不住。从运动到生活,运动因为生活而生动,生活因为运动而多彩,2026年,就让我们一起——共赴下一场冰雪之约。


“克勒门”是啥?



克勒门

是一个在上海

发现美、创造美、传递美的文化沙龙

不定期邀请读者来沙龙现场

如果你还不了解我们

就先看看我们讲的这些故事吧

点击图片直达

还记得那些年住过的五星级大酒店吗?
明晚,欢乐继续

爱上,只需要几秒

你还在等什么?

阎华:2001那一场焰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